- 英國金融組織變遷
- 馬金華
- 903字
- 2025-04-08 14:54:16
第一節 英國金融組織體系基本結構
英國金融業發展至今,其金融組織體系大體有六種組織,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地位、職能。
一 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成立于1694年,最初是一家私人銀行,后來逐漸演變成典型的現代中央銀行,專門負責執行政府的貨幣政策,并監控金融市場。英格蘭銀行與英國財政部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機構,各有各的職權,但在執行金融政策時又是互相配合的。
二 零售性銀行
過去被稱為一級銀行,現在是指那些在英國國內設有廣泛分支機構,或直接參加英國清算體系的銀行,主要從事貨幣傳遞業務,為社會提供支付機制。主要有清算銀行(即商業銀行,又稱存款銀行)、英格蘭銀行銀行部、國民劃撥銀行、信托儲蓄銀行、貼現行等。
三 批發性銀行
曾被稱為二級銀行,以經營外國貨幣為主的批發性銀行是在二戰以后,由于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資本的國際流動加劇,歐洲貨幣市場形成以后出現的主要從事中介業務、大額存款、長期信貸和國際業務的銀行。到目前為止,由承兌行(又稱商人銀行)、英國海外銀行、外國銀行和國際銀行財團所構成的批發性銀行已迅速發展成為英國金融機構的重要力量。
四 非銀行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有證券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包括人壽保險和一般保險公司)和投資信托、聯合信托、養老基金等,特征是不接受存款。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都是通過各種信用途徑來籌集全社會的剩余資金,從而為工業、商業、金融業和政府部門的長期資金融通提供服務,以滿足全社會各行業對貨幣資金的需求。
五 政策性金融機構
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有投資于公債的國民儲蓄銀行(由郵政儲蓄銀行演變而來)、互助性的非營利的房屋互助協會、英國農業支付署、出口信貸擔保署和中小企業管理局等。它們可以吸收存款。
六 互聯網金融組織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英國銀行業進入相對收縮的狀態,這為互聯網金融等替代融資渠道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和產業滲透至各個經濟部門的背景下,英國也成為首批金融業與互聯網產業融合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英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有:P2P商業貸、P2P消費貸、P2P商業貸(房地產)、票據融資、股權型眾籌、股權型眾籌(房地產)、社區股份、回報型眾籌、養老金融資、捐贈型眾籌、債務型證券化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