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卷首語

《太平洋島國研究》(第三輯)主要關注太平洋島國與大國關系、教育、旅游、文學等議題。

近年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友好關系發展迅速,尤其是中國對薩摩亞的教育援助引起了薩摩亞總理的高度重視,本輯特稿收錄了薩摩亞獨立國總理圖伊拉埃帕·薩伊萊萊·馬利埃萊額奧伊為聊城大學援薩支教隊隊長石瑩麗博士的專著《走進薩摩亞》所寫的序言。

由于南太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推出之后,大國在這一地區的爭奪愈演愈烈。梁甲瑞撰寫的《安全復合體理論與南太平洋地區》以安全復合體的四個結構為變量,對南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態勢進行分析,認為雖然該地區的安全態勢弱于其他大部分地區,但滿足安全復合體理論的關鍵結構,因此該地區出現了安全復合體。李德芳撰寫的《“印太戰略”視域下的澳大利亞—帕勞關系》一文,對“印太戰略”下澳大利亞與帕勞的關系予以剖析,認為帕勞是澳大利亞進入東南亞和印度洋的樞紐以及“第二島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澳大利亞推進“印太戰略”的“利益攸關”地區,為此,澳大利亞通過政治互動、經濟援助等方式加強了與帕勞的關系,以鞏固澳美同盟,共同遏制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影響力。姜蕓對國內外關于澳大利亞對太平洋島國援助問題的研究進行了梳理,為我們了解大國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打開了一扇窗。

2016年7月教育部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教外〔2016〕46號)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教育部在2016年開始向薩摩亞派出援外教師,2018年3月,中國與湯加王國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湯加王國教育部關于教育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這些都表明我國與太平洋島國地區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因此,本輯重點推出三篇論文,即趙少峰的《太平洋島國教育發展現狀與中太教育合作路徑》,韓玉平、呂桂霞的《瓦努阿圖教育述評》和石瑩麗的《理念與現實的錯位——21世紀以來薩摩亞中小學教育狀況》。三篇論文各有側重,既有對整個太平洋島國教育現狀的梳理,也有對相關島國教育現實的評述,在此基礎上,三文均對“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教育合作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由于自然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旅游一直是太平洋島國的支柱或重要產業,而旅游吸引力是旅游目的地旅游業發展的根基,為此張劍鋒通過旅游吸引力模型對這一地區的旅游吸引力進行研究,認為南太地區旅游資源吸引力較好,但因旅游接待力嚴重不足,旅游阻力較大,整體旅游吸引力較弱。劉建峰、劉晶則主要關注中國與斐濟的旅游合作情況,認為中國與斐濟的旅游合作順利推進,旅游外交在中國與斐濟的外交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應采取措施進一步提升與斐濟的旅游外交關系,不斷豐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內涵。

官士剛、陳明燕的《英國殖民統治對斐濟政治現代化進程影響之探析》對英國長達百年的殖民統治對斐濟歷史的影響進行探析,指出,斐濟政治一方面受惠于英國殖民遺產;另一方面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產生諸多問題,斐濟的政治現代化之路異常曲折和艱難。趙昌的《反常的“城市化率”:略論南太地區的城市化問題》認為,戰后南太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化率不斷提高但質量較低,呈現發展不均衡、貧困人口和非法定居人口增加、依賴外援等特點,也帶來了用水、失業、性交易、環境污染、城市管理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薩摩亞最具影響力的《薩摩亞觀察家報》組織了一次“史蒂文森短篇小說大賽”。這是在南太平洋國家中首次舉辦的地區性寫作大賽。投稿人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薩摩亞、庫克群島、湯加、美屬薩摩亞、紐埃等的業余作家。賽后,報社總編薩維亞·薩諾·馬利法先生從參賽的200多篇作品中選出了16篇,結集出版,書名為《海洋·家園》,此書已由童新、王雪峰譯成中文出版發行。隋清娥對《海洋·家園》的多重主題進行爬梳和發掘,從人性主題、反家暴主題、文化反思主題、愛情主題、反種族歧視主題五個方面,探討其主題成因、主題表現、主題思想等,從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其所包含的南太平洋國家人民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情況,以及《海洋·家園》的人本思想。

2018年8月下旬,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與薩摩亞國立大學薩摩亞研究所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聯合舉辦了第三屆太平洋島國研究高層論壇。王作成的學術報道對此次論壇盛況做了簡要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禄丰县| 长治县| 杂多县| 牡丹江市| 莆田市| 西林县| 克山县| 车致| 河间市| 蛟河市| 宝坻区| 台中县| 永宁县| 扶余县| 双柏县| 秀山| 玛纳斯县| 兴安县| 连州市| 阳山县| 利川市| 隆子县| 上林县| 通榆县| 林周县| 文成县| 获嘉县| 海宁市| 得荣县| 巴彦淖尔市| 井研县| 和龙市| 闽侯县| 璧山县| 东台市| 温宿县| 且末县| 松潘县| 瑞丽市|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