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緒論》: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意識形態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它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整體發展方向并主導著其基本道路的選擇,要想讓一個社會的其他各項事業正常進行和順利發展,必須保證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和絕對安全。冷戰結束和蘇東劇變可以說是20世紀后30年發生的最大的歷史事件,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使我們愈發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東西方文化沖突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和平演變”戰略,實際上都是從意識形態上爭奪領導權的直接表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建設之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意義,這一切都凸顯了文化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在當今時代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因此,如何及時吸取蘇東國家意識形態建設失敗的教訓并為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尋求智力資源就顯得極為緊迫。

列寧(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列寧是他的筆名,是蘇聯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布爾什維克黨的創立者和蘇聯的締造者及列寧主義的創始人,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是意大利共產黨的創始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開創者之一。他因領導意大利共產黨從事反對法西斯的斗爭而被捕入獄,其思想主要集中在他于獄中形成的理論論著《獄中札記》。列寧與葛蘭西作為同時代東西方兩大不同陣營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曾是本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靈魂人物并自始至終都在追求、信仰并豐富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他們都敏銳地捕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轉型所引發的一系列變化,都不約而同地對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權和意識形態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深入的探討,在與本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意識形態思想,不僅對其所處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后世也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出于他們所共享的身份(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共同關心的議題(意識形態概念、理論與實踐),還是考慮到時間上的前后承接性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論所帶來的實際意義,我們都有很好的理由對二者的意識形態學說進行比較研究”[1]。

伴隨蘇東劇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資本主義世界迅速擴張的現實,列寧與葛蘭西這兩位馬克思主義者的意識形態思想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這一方面源于他們的理論之于蘇東劇變及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策略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另一方面也源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文化意識形態領導權建設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書旨在通過對列寧與葛蘭西意識形態思想的比較研究,讓人們更加準確地認識與理解列寧與葛蘭西意識形態思想的實質、特征、價值、局限性與互補性,從而進一步探尋列寧與葛蘭西意識形態思想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啟示與借鑒意義。

(二)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第一,本書研究有助于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不斷完善和豐富。在對列寧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比較過程中,本書也系統梳理了意識形態這個概念的豐富內涵,這些研究無疑將非常有利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史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第二,本書研究有助于準確理解列寧及葛蘭西意識形態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的地位。無論是列寧還是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都曾遭到過人們的誤讀,從而遮蔽了兩位思想家的理論光芒。如柯爾施和西方的“列寧學”家們對列寧的意識形態觀基本上就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態度。而一些西方學者對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讀。本書通過對列寧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的比較,也對他們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以及他們在繼承和創新馬克思意識形態思想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力圖還二者的思想以真實的面貌,從而彰顯出它們應有的重大意義。

第三,本書研究有助于為我國政權合法性提供理論依據。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的現在,如何在保證政權統治權威性的同時,又可使廣大民眾對這種統治自覺認同,即發自內心的認可,這是當前我國政權建設的一個極為緊迫的問題。如果說列寧的意識形態思想強調統治、強制,那么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則側重同意和服從,只有將二者的理論相結合,即將外部環境的改造與意識形態領域的內在革命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獲得政治統治權與文化意識形態領導權的雙重合法性。

2.現實意義

第一,本書研究能夠為正確處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與多元文化之間的關系提供方法論指導。我國當前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基于經濟利益多元化基礎上的思想文化層面也日趨多元化,這無疑是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嚴重沖擊。面對這些不同性質的文化沖突與矛盾,對列寧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進行比較研究,既有助于捍衛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中的主導地位,也有助于解決多元文化沖突。

第二,本書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命運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既可為我國意識形態建設提供應對問題的思路,也可為制定相關決策提供依據。眾所周知,暴力革命是馬克思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核心,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是此理論成功的典范。然而,蘇東劇變重新引發了人們對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及社會主義命運的再思考,此種背景下,反思、比較列寧與葛蘭西意識形態思想的差異性和相同性并用這些理論來對當今東西方意識形態建設的經驗與教訓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詳細的闡釋,對認清我國意識形態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和挑戰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啟示意義。

第三,本書研究有助于提高人們對西方和平演變策略的辨識能力,從而有效防范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的入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經濟等各方面的優勢,向別國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大肆宣傳其文化價值觀,從而達到其對世界的文化殖民統治。通過對列寧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思想的比較研究,有助于引導全民樹立意識形態安全意識,對于形成良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認同氛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柘荣县| 乌拉特后旗| 天门市| 鲁山县| 潼关县| 深泽县| 本溪| 宾川县| 林周县| 巴塘县| 青冈县| 台湾省| 宜宾县| 芮城县| 安吉县| 德格县| 池州市| 新晃| 金山区| 宣威市| 土默特右旗| 冕宁县| 娱乐| 北流市| 玛沁县| 九江县| 彩票| 新泰市| 香格里拉县| 安溪县| 莲花县| 黄平县| 阿拉善左旗| 都匀市| 玛多县| 辽中县| 资溪县| 莎车县| 渝中区|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