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炳哲作品系列(第3輯)
- (德)韓炳哲
- 943字
- 2025-03-19 17:02:37
前言
Vorwort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渴望,一種想要親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決定每天去做園藝。經歷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我在被我稱為秘苑(Bi-Won,韓語“秘密花園”)的花園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之前住在這里的人在玫瑰拱門上安裝了一個心形的牌子,上面寫著“夢之園”,我沒有動。我的秘苑其實也是個夢之園,因為我在那里夢見了來臨中的大地。
園藝對我來說是一種靜默的沉思,是在靜默中的駐留。它使時間逗留不前,芳香彌漫。我在花園里越久,對大地的敬重,對其令人陶醉之美的敬重就越強烈?,F在我堅信,大地為神之創造。這是花園幫我建立的信念。準確地說,這是一種洞見,一種在我看來業已帶上明證性的確信。“明證”(Evidenz)本意為“看”(Sehen)。我已然“看”到。
在花朵競相開放的花園里駐足停留,使我再次變得虔誠。我相信伊甸園曾經存在,也將再次出現。我相信神,相信造物主,相信這位總是重新開始并以此讓一切從頭再來的玩家。人,作為神創造之物,也必須參與到游戲中。工作抑或績效正在摧毀這場游戲,它們都是盲目、赤裸、不堪言狀的“做”(Tun)。
在眼前這本書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禱,在告白,在對大地和自然進行愛的告白。沒有什么生物學的進化,一切都歸因于神的運行(g?ttliche Revolution)。這是我的體會。生物學也是一門神學,是神的教導。
大地不是死的、無生氣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個善言的生命體,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就連石頭也有生命。癡迷于圣維克多山的塞尚深諳石崖的神秘及其特殊的活力和力量。老子曾經教導說: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
大地作為“神器”是脆弱的。今天我們恰恰正在殘暴地利用它,蹂躪它,并由此徹底摧毀它。
大地發出請求,要我們愛護它,善待它。“愛護”(schonen)在詞源上與“美”(sch?n)同源。美要我們承擔愛護它的責任,確切地說,是下達愛護它的命令。要對美愛護有加。愛護大地乃是一項緊迫的任務,是人類的責任,因為大地如此美好,如此壯麗。
愛護它,就要贊頌它。以下文字皆為贊美詩,是對大地的贊頌。對大地的贊頌聽起來應像一首美妙的大地之歌。然而,對一些飽受自然災害之苦的人來說,這大地之歌聽起來更像兇訊。自然災害是大地對人類之魯莽和暴行的憤怒回應。我們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大地的敬畏,因此既看不到也聽不到這種兇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