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半輩子白學了
- 萬界傳送門?可這是我家超市啊!
- 萬劫水
- 2104字
- 2025-03-22 11:59:52
盡管很不解,王璣還是選擇相信一句俗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辦”,翻出了那串狐耳娘coser留下的銅錢物料——“大黎通寶”。
“咔——咔!”
從幾個不同角度拍好照后,他直接發給了丁胖子,隨即身子一軟,靠在樓梯扶手間,靜候佳音。
......
湖城,回西區,玉泉路。
一間古玩鋪子坐落于整條街面最好的黃金地段中心位置上,其裝飾風格幽靜內斂,透著一股古雅的氣質。
這間鋪子連外墻都是頗具年代感的青磚灰瓦,與周邊統一玻璃門的現代化店鋪格格不入。
陽光正好,映得那塊百年烏木牌匾上“長憩閣”三個金漆字多了幾分光采,配以黑底,華貴不失穩重。
早風鉆進雕花木門,一路穿行到內堂,微微撫過八仙桌上線裝《金石考》的封面。
桌旁,一位身著繡紋唐裝的中年男人正端坐在太師椅上,臉上留著對奪人眼球的八字胡,平添怪氣。
他左手把玩著兩顆表面呈深棗紅色的獅子頭核桃,右手鼓搗著一個新款折疊手機,眉頭微皺,不知在苦惱什么。
若站至其身側,便能看清手機屏幕上的內容——那是一張照片,拍得很業余、不甚清晰,連鏡頭都有些晃動,分明是隨手一拍。
畫面中間是枚銅錢,印有“大黎通寶”四字。
沒錯,這正是王璣昨晚發給丁胖子的那張照片,此時看照片的八字胡男人就是丁胖子口中那個“做高定古風周邊的小販”——馮開泰。
但實際上,丁胖子的說法并不準確。
馮開泰并不是什么專業漫展小販,做高定古風周邊只是他的一個“小兼職”罷了。
他的真正身份,或許用墻掛的那幾塊牌子和證書更好解釋——
【綏遠州收藏家協會,理事】
【大夏聯邦鑒定協會,會員】
【湖城青年·歷史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
【綏遠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客座教授】...
這幾個頭銜加起來,答案不彰而顯:
馮開泰不是什么資深二次元,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古玩收藏家、專業鑒定師,同時也是這間“長憩閣”的店主。
至于他為什么會在一個看似毫不沾邊的漫展小販群里,自有緣由。
和他被尊稱為“馮老”的爺爺馮戊寅相比,馮開泰性子急、功利心強,從這一墻戰利品似的炫耀就可見一斑。
馮開泰向來不信古玩一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他認為時代變了行業就要跟著變。
在他眼中,當下就是搞錢至上的時代。
“六年都要開張,吃多吃少看鉆營。”秉承著這樣的信條,馮開泰閑暇之余總在四處參加飯局、宴會,尋找生意。
掛名賣書、開巡回收費講座、吃抽成幫玉石店直播帶貨...
只要夠掙錢的活,他就會接,絲毫沒有半點兒作為文化界人士的傲性。
碰巧,湖城富二代中有不少二次元愛好者,衍生出一批高定古風周邊的需求,馮開泰來者不拒,很有服務行業的職業素養。
給錢就是大爺,伺候伺候大爺們就能把錢賺了,不虧!
這是門新時代的新生意,老一輩們矜持,不愿為兩個錢低頭給這幫小輩“做玩具”,故以往都是些水平參差不齊的廠家在做。
馮開泰在古玩界稱不上多大的人物,至少沒人用“馮老”二字稱呼他,可放到湖城漫展古風周邊這一角小行業內,他就是翻江倒海的“蛟龍”。
普通廠家做古風周邊,多是照著原番、原作的圖去打個大致相像的模具,走流水線生產。
效率是快,卻模樣少、品質低、沒b格,根本不能滿足富二代們的高要求。
馮開泰不一樣,他造物料無論大小都是親自監制,每處細節均按客戶需求還原;配以扎實深厚的古文化底蘊,除了收費昂貴外,堪稱業內標桿。
此刻,這位“業內標桿”看著照片里那枚“大黎通寶”,眉頭越皺越深。
今早,他一如既往地快速翻看著手機里各類聊天群,以防漏掉些可能的生意——也就是那時湊巧瞥見了這張照片。
第一眼,他只以為是個做工較為精致的古風周邊,沒當回事。
但點開原圖一看,他臉上的漫不經心便飛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和不解。
無他,實在是這銅錢物料太過逼真,就連銅銹都做得栩栩如生,看不出半點破綻來。
半響過后,死活找不到做工上漏洞的馮開泰才意識到不對——這種做工,壓根不可能是古風周邊啊!誰勾八把古幣照片放上來了?
一念起,疑惑未解,更大的疑惑立刻涌上他心頭:
倘若真是古幣,沒道理自己看半天沒印象啊?
身為底蘊深厚的鑒寶世家傳人,馮開泰自有他的底氣——凡是市面出現過的古幣,他都能輕松背出其特征、不同鑄次品類及相應鑄版細節區分。
但,唯獨這回他也難得糊涂了。
這什么“大黎通寶”...到底是從哪蹦出來的啊?
“嗡嗡——”
手機一陣振動,來消息了。
見提示小框里顯示的是【AAA珠寶玉石丁三金:(圖片)(圖片)(圖片)】,馮開泰心間一喜,知道他等的終于來了。
點開一看,果不其然,是更多關于那枚“大黎通寶”的照片,雖然依舊不專業,光線和角度并不好,但至少是清晰的。
伸手從抽屜里掏出一副單邊金絲眼鏡戴上,馮開泰仔細觀察起這幾張圖片來。
鏡片反光之下,是來自實力的絕對自信:
即便不是實物擺在面前,但憑他數十年古玩功底,這東西是真是假、是何來歷,隔空也必能看出!
...
十五分鐘后。
馮開泰滿頭大汗,臉色泛白,難掩頹勢。
桌上攤著一堆與各朝古幣相關的資料書籍,東一本西一本,頗顯凌亂,像極了此時馮開泰的內心。
他不明白。
如果這“大黎通寶”是真的古幣,為什么自己會壓根找不到半點相關的歷史記載?
如果這“大黎通寶”不是古幣,只是個古風周邊,為什么能做到如此逼真、自己從技術層面找不到半點破綻?
良久,馮開泰終于放棄了掙扎,無力又無奈地癱靠在椅子上,嘴里喃喃道:
“得,老爺子當初沒罵錯我。”
“半輩子都白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