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望向沉默的謀士們,“諸君可有破敵良策?“
程昱突然拍案:“袁紹五十萬大軍多為新募之卒,可遣精銳夜襲......“
“精銳?“夏侯惇扯開滲血的繃帶,“虎豹騎折了三成,青州兵十日前就斷了肉食!“
沉默中,郭嘉的咳嗽聲格外刺耳。
他忽然抓起三枚銅錢擲向《孫子兵法》,卦象在“九變篇“停住:“明公,該考慮退路了。“
“奉孝何意?“曹操獨目充血。
“劉備,孫策如今按兵不動,就是要等主公與袁紹兩敗俱傷。“郭嘉的指尖劃過沙盤上兩道箭頭,“待明公與袁紹兩敗俱傷,這二人便會像鷸蚌相爭后的漁翁......“
荀彧突然接口:“昔日光武皇帝得漁陽、上谷突騎而取天下。今幽州已失,并州淪陷,明公當效法高祖,退守兗徐......“
“啪!“
曹操佩劍劈斷令旗:“孤寧死不退!“
五更時分,袁軍戰鼓震碎秋雨。
沮授的斑竹杖點在沙盤“白馬津“:“曹軍糧道在此,當遣輕騎焚之。“
顏良的金盔在晨光中燁燁生輝:“末將愿往!“
“且慢。“田豐按住輿圖,“曹操多詐,必在糧道設伏。“
話音未落,東南天際騰起狼煙——正是白馬津方向。
曹操站在望樓上,看著二十里外沖天的火光冷笑:“燒得好,那三千車麩皮本就是要送給袁紹的。“
郭嘉淡然一笑道:“明公,袁軍見到糧車,必以為我軍糧盡……“
荀攸眼睛一亮:“可詐退誘敵!“
午時雨勢轉急,曹軍突然拔營后撤。
袁紹的金盔從車輦中探出:“曹阿瞞撐不住了!全軍追擊!“
文丑的鉤鐮槍剛要揮動,田豐斑竹杖橫攔馬前:“明公,曹軍陣型不亂,旗鼓嚴整,此必為誘敵之計!“
“滾開!“袁紹馬鞭抽在田豐肩頭,“孤親率二十萬大軍,豈懼曹賊詭計!“
漳水北岸的蘆葦蕩里,曹仁的虎豹騎正在嚼著生米。
當袁軍前鋒踏入河灘淤泥時,三百架床弩突然從蘆葦叢中現身。
“放!“
許褚的咆哮聲中,特制的三棱箭洞穿三層皮甲。
文丑急舉盾牌格擋,箭矢竟穿透精鐵盾面,將他連人帶馬釘在泥地里。
“起陣!“
曹操令旗揮落,看似潰逃的曹軍突然返身沖殺。
夏侯惇的獨目在鐵面下泛著兇光,重甲騎兵像鐵錘般砸入袁軍側翼。
“中計矣!“沮授的竹杖劈斷車轅,“快鳴金收兵!“
暮色降臨時,漳水漂滿斷戟殘甲。
曹操望著退去的袁軍冷笑:“不過如此。“
郭嘉卻盯著沙盤上靜止的蜀吳旗幟:“明公,今日雖勝,然我軍折損已逾過萬。“
謀士們的低語戛然而止。
郭嘉掙扎著起身:“明公,該決斷了。“
曹操獨目掃過眾將:夏侯惇左臂纏著滲血的麻布,許褚鐵甲遍布凹痕,連最年輕的曹真都掛著木制夾板。
秋雨連綿的官渡大營里,曹操望著案上發霉的粟米沉默不語。
帳外傳來傷兵壓抑的呻吟聲,與帳檐滴落的水聲交織成令人煩躁的樂章。
“明公,青州運來的最后三百車糧秣被劫了。“荀彧的聲音輕得幾乎被雨聲淹沒。
程昱突然拍案而起,震得青銅燈盞里的油脂潑在布防圖上:“許昌糧倉已空,再不退兵……“
曹操的獨目在陰影中泛著血光,佩劍劈斷了半截箭桿。
他望著沙盤上袁紹密密麻麻的令旗,忽然抓起把沙土撒向鄴城方位:“傳令子和,虎豹騎今夜襲擾袁軍右翼。“
五更時分,夏侯尚帶著渾身泥水撞進大帳。
年輕將領的左臂無力垂著,鐵甲上插著三支折斷的箭羽:“末將無能,袁軍箭樓新增了鐵皮擋板......“
曹操正要發作,帳外突然傳來騷動。
許褚揪著個披蓑衣的漢子摔在青磚上。
“他說是許子遠的人。“許褚的虎口還沾著血漬。
蓑衣客從懷中掏出半塊玉玨,與曹操手中的嚴絲合縫。
浸油的密信在燭火下顯出字跡:“烏巢存糧二十萬石,守將淳于瓊酗酒無備。“
郭嘉蒼白手指劃過沙盤上蜿蜒的鴻溝:“烏巢距此七十里,輕騎一夜可至。“
“許子遠與審正南素來不睦。“荀彧突然想起月前細作的情報,“袁紹長子與三子爭儲......“
曹操的指節在案幾上敲出急促聲響。
帳外雨勢漸大,他忽然抓起令箭:“著元讓率五千精兵,多帶火油松明!“
寅時三刻,夏侯惇的重甲騎兵卸去馬鈴。
許褚用麻布裹住雙戟,五百死士口銜枚、馬蹄裹革,像幽靈般沒入雨幕。
烏巢糧倉的刁斗聲有氣無力,淳于瓊抱著酒壇癱在箭樓。
當第一支火箭釘入草垛時,他醉眼朦朧地嘟囔:“哪來的流民......“
“敵襲!“親兵剛扯開嗓子,喉嚨就被飛斧貫穿。
夏侯惇的獨目在火光中燁燁生輝,浸油的長矛點燃了第七座糧囤。
許褚雙戟劈開倉門,陳年粟米瀑布般傾瀉而出。
火蛇順著溝壑竄向主帳,將“袁“字大纛燒成灰燼。
鄴城正殿的蟠龍柱映著跳動的火光,袁紹將戰報重重拍在田豐臉上:“你說烏巢萬無一失!“
“明公若聽諫言,留張郃駐守......“田豐的斑竹杖斷成兩截。
“報!張郃、高覽率部投曹!“傳令官的聲音帶著哭腔。
袁紹的咆哮震落梁間積灰。
他望著沙盤上不斷熄滅的令旗,忽然抓起酒樽擲向二十八宿屏風:“撤軍!回鄴城!“
沮授的竹杖突然橫攔殿門:“明公,此刻撤退曹軍必趁勢......“
“滾開!“馬鞭抽在老者額角,血珠濺上青磚。
殘月西沉時,數十萬袁軍像受傷的巨蟒蜿蜒北撤。
文丑的鉤鐮槍挑飛第七個逃兵,卻發現中軍大纛不知何時已消失在夜色中。
“放!“
曹操的令旗劈開晨霧,張遼率三萬伏兵從酸棗崗殺出。
特制的鐵蒺藜撒滿官道,驚馬將袁軍陣型沖得七零八落。
夏侯淵的弓騎兵占據制高點,箭雨專門射向扛旗的士卒。
失去指揮的各部人馬在鴻溝岸邊自相踐踏,浮尸阻塞了整條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