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理論視野·經典觀點再探

創意賦能與資源稟賦
——基于創意資本理論下的創意鄉村類型探究

陳昱陳昱,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北京102699)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文化產業對鄉村振興的賦能已成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新主題。鄉村獨特的資源條件和稟賦差異決定了其創意賦能路徑的個性化和特色化。本文基于創意資本理論,對鄉村進行了一種相對客觀的類型學劃分,形成了四種理想類型:重創型、協調型、特色型、互益型。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白馬花田、西溪南、余村三個案例,深入研究了不同類型鄉村的特點及其獨特創意賦能過程。本文還從微觀視角出發,構建了鄉村創意賦能框架,揭示了創意鄉村建設的內在邏輯,進一步討論不同賦能方式的適用條件,為我國鄉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創意資本理論;鄉村振興;資源稟賦;創意賦能

Creativity Empowerment and Endowment Disparity:
A Study on the Types of Creative Villages Based on Creative Capital Theory

Abstract:With the steady progress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pro mo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emerged as a new focal poi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The distinctive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endowment disparities in rural areas determine the individuality and distinctiveness of their creative em powerment paths. Based on the Creative Capital Theory,the study objectively categorizes ru ral areas into four ideal types:the creative type,the coordinated type,the distinctive type,and the mutually-beneficial type. Building upon this foundation,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ree cases—Baima Town,Xixinan Town,and Anji County—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areas and their unique processes for enabling creativity.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the study would construct a framework for empowering creativity in rural areas to unveil the internal logic behind fostering creative rur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it explores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various enabling approaches t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hina’s rural regions.

Key words:Creative Capital Theory ; Rural Revitalization; Endowment Disparity;Creative Empowerment

一、引言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了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提出了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美術產業、手工藝、數字文化、特色文化產業、文化和旅游融合8大領域。該文件充分證明我國政府部門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文化產業在鄉村振興中關鍵地位的深刻認識,旨在通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的全面振興。為什么文化產業發展逐漸成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最關鍵的原因是文化產業能夠通過外化與內化兩方面推動鄉村建設水平的全面提高。崔娜。文化資本視角下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理論模型構建研究[J].寧夏社會學,2022(06):125-131.從外化視角來看,文化產業具備環保、高附加值等特性,同時對創新與智力資本的需求較高。因此,通過創新為鄉村文化賦能,可以深入發掘鄉村的優質文化資源,將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提升鄉村產業的競爭力。此外,創意為鄉村文化注入新穎的元素與風格,使之更契合現代社會的審美和需求,進一步提高鄉村文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這將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與投資者前往,提升鄉村的經濟效益與文化效益。時家賢,趙耀。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機制與路徑[J].社會科學家,2022(12):65-70.從內化視角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村民集體意識的形成及提升文化自豪感具有積極作用。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部分農民對自身文化認同度降低,甚至出現迷失的現象。因此,提升農民思想意識和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文化產業的發展為這一任務提供了可靠的抓手,通過倡導村民對當地文化進行深度探索、重塑和創新,可以重塑村民對鄉土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同時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文化的培育功能,樹立文化自信。張波,丁曉洋。文化產業何以助推鄉村振興:一個分析框架[J].求是,2023(03):82-94+112.

調查發現,我國不同鄉村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尤其在資源稟賦與創意資本兩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特色。為此,本文從創意資本的視角對鄉村進行了相對客觀的類型學劃分,分析不同類型的鄉村特點及創意賦能的過程,從微觀視角切入,構建鄉村創意賦能的框架,最終還原創意鄉村建設的內在邏輯。

為了客觀公允地劃分各維度,本文綜合運用了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通過創意資本理論的解釋及多次實地調研訪談,最終確定了資源稟賦與創意資本為劃分類型的重要維度。此外,由于創意賦能是一個演變過程,它本身根據鄉村當前情況而不斷發生變化,需要以生成的視角去探索。因此,本文以動態視角分析創意賦能,研究賦能機制,希望通過這一研究能夠為鄉村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進而推動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文獻綜述與概念界定

(一)創意資本理論

布爾迪厄指出,資本是一種積累的勞動。它需要通過時間進行積累,并且需要以一種具體化、身體化的形式進行積累。同時,資本亦具備一種潛在能力,即通過單一或擴展的形式獲取生產利潤,并實現自我再生產。然而,經濟學家普遍只認可單一形式的資本,即經濟資本。布爾迪厄主張,為全面深入探討社會世界的架構和功能,必須引入各類資本形式,他將資本具體劃分成3大類別: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關系)資本。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劉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經濟資本是經濟學理論所認可的資本形態,可徑直兌換為貨幣,其轉換過程以私人產權制度為框架。文化資本則是一種反映行動者文化優勢或劣勢的資本形態。在特定條件下,文化資本可轉化為經濟資本,且轉換過程依托于教育資質的制度化保障。

由于文化資本的出現沖擊了經濟學的固有認知,因此引起了經濟學家的廣泛關注。從表現形式上看,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有著明顯的不同,例如,古建筑與藝術品,它們的價值來源是人們對其認知,所以難以被歸類為經濟資本中的任何一種。因此,布爾迪厄提出,當文化資本以文化產品的客觀形態體現時,行動者要在真正意義上擁有文化產品,除了必須投入經濟資本,還要進行身體形態文化資本的投資,即需要對產品進行感受、學習、理解。薛曉源,曹榮湘。文化資本、文化產品與文化制度——布爾迪厄之后的文化資本理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01):43-49.其獨特性在于它不僅是經濟的產物,還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在布爾迪厄的理論中,除了肯定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還關注了各個形態要素之間的轉換能力,即創意賦能。這種能力有助于進一步發掘各要素所蘊含的剩余價值,進而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因此,本文根據資本與轉換能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創建了資源稟賦與創意賦能兩個核心維度,以此將鄉村進行分類。

(二)資源稟賦

作為鄉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本底要素,資源稟賦在鄉村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在我國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利用鄉村資源稟賦,發揮其比較優勢,對于推動鄉村經濟轉型升級、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村莊的異質性資源稟賦與其產業發展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不同區域的資源要素決定了鄉村的差異化發展趨勢。楊亞東,杜婭婷,楊萬青,等。資源稟賦與鄉村產業的耦合評價——基于市場化視角[J].農業經濟問題,2023(04):134-144.盡管學界尚未對資源的分類有統一標準,但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資源稟賦大致可以分為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兩類。Galbreath J. Which Resources Matter the Most to Firm Suc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Resource-based Theory[J]. Technovation,2005,25(9):979-987.鄉村的有形資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態、文化建筑、特色美食與服飾等具備客觀形式的物質資源;鄉村的無形資源則更強調精神層面,主要體現形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傳統藝術。

有形資源對鄉村產業的作用往往是直接的,豐富的物質資源能夠賦予地區“資源紅利”Meek R B W T. Agricultural Requisites in Latin Americaby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fair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by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fair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51,17(3):354-356.,降低當地的生產成本,對鄉村產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豐富的物質資源的支撐,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資源為鄉村產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創意,向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向君。自然資源稟賦、環境規制對地區綠色經濟增長效率的影響[J].統計與決策,2023,39(08):51-56.自然生態與文化建筑作為文化和旅游產業的優良基礎,鄉村的文旅產業在這方面有著獨特優勢。這些自然生態和文化建筑不僅具有顯著的景觀價值,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隨著鄉村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些資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度假,進而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對鄉村文化的熱愛,鄉村的無形資源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鄉村的無形資源包括但不限于傳統手藝、民俗文化、鄉土信仰、口頭傳承的歷史等,這些資源承載著鄉村的文化記憶、傳統知識和鄉土智慧,是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過去,由于城市化帶來的農村人口外流和鄉村經濟的困難,許多鄉村的無形資源曾被忽視和遺忘。然而,隨著人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個性化、多樣化文化體驗的追求,鄉村的無形資源再次得到了重視。作為鄉村特色的體現,鄉村無形資源能夠展示鄉村的獨特魅力和個性,蘊含著巨大的品牌價值,能夠打造出獨特的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和文化愛好者前來體驗和欣賞,帶來經濟效益。此外,鄉村的無形資源也是鄉村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以傳統手藝和民俗文化為例,往往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承,促進了鄉村居民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這種社區凝聚力的增強有助于促進鄉村的和諧發展,加強社會聯系,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認同感。

通過對以往研究的梳理,部分學者認為除了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創意能力也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潤生。企業內部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關系與創新[J].科學學研究,2003(01):101-106.,創意能力能夠保證對于不同形態資源的順利轉化羅輝道,項保華。資源概念與分類研究[J].科研管理,2005(04):99-104+57.,而人才資源就是這種能力的客觀體現,這一類人才也被稱為“創意階層”。根據Florida的觀點,創意階層是未來城市與經濟的主導力量,其中包括“創意核心”成員和“創意專家”。這個階層的人員屬于人力資源,但不同于其他人力資源,因為他們能夠發現新的組合或新的可能性,從而可能對現有的經濟結構產生沖擊,打破原有的均衡。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Revisited:Revised and Expanded[M]. Perseus Distribution,2014.

(三)創意賦能

現代經濟發展到新時期,文化創意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使得創意賦能逐漸進入廣泛實踐中,形成文化創意賦能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特征便是創意作為生產要素進入經濟生活中,為管理與生產提供新的要素組合,從而能夠優化產品屬性與結構,以此提升產品競爭力并提高銷售績效。當前,由于基本物質需求被滿足,人們對購買的商品與服務內在的文化需求逐漸增加。要讓文化元素嵌入商品與服務之中,就需要發揮創意,傳遞包括審美、精神、象征等在內的文化價值。

文化創意不斷滲透各個行業,成為產品高附加值的源泉所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具有先導產業作用,能明顯提升各行各業的產品和服務品質,增加附加值,塑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催生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滿足新需求,成為新時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原動力。可以認為,創意賦能就是文化資源的正向創造及產品設計。蔣友燏,閔曉蕾。基于鄉村文化資源的內生創意系統[J].裝飾,2018(4):5.具體來說,創意賦能有多種途徑,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UCCN)的成員,有7個大類:設計、文學、美食、音樂、手工藝與民間藝術、電影、媒體藝術。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文件中的8大領域,本文在此基礎上進行梳理和延展,總結出創意賦能途徑主要有創意設計賦能、文學與影視賦能、演出與音樂賦能、美育美術賦能、非遺手工藝賦能、數字文化賦能、民俗與美食賦能、文旅體融合賦能8個類別。在具體的賦能過程中,創意主要通過場景化、故事化、形象化、數字化、品牌化、傳播化等方法,對產業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革新,以此創造新的要素組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配置,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

在當前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從創意的生成到實際的產業運營,文化創意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持續地對鄉村產業進行賦能。這個過程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傳統文化創新、文創產品設計、藝術表演與展覽、鄉村品牌建設、數字化技術應用、生態旅游創新等。作為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鄉村,在創意賦能下,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獨具匠心的思維和創新的實踐,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商業化,表達多樣審美意境,給消費者帶來全感官的全新體驗范周,譚雅靜。文化創意賦能文化旅游產業發展[J].出版廣角,2020(06):6-9.,使鄉村不再僅僅是商品消費的場所,而成為提供綜合類消費體驗與服務的重要目的地。這對于推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促進鄉村產業的繁榮與興盛,無疑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三、創意鄉村的類型學:一個理論框架

(一)創意鄉村基本形態

本文根據鄉村的資源稟賦與創意賦能生成的這兩個維度之間的區別,構建了一個數字坐標以區分各個鄉村的不同類型。(見圖1)在這個坐標中,x軸為資源稟賦。鄉村的資源稟賦主要是內生的存在,是鄉村所具備的客觀條件;y軸為創意賦能水平者的區別為靜態與動態。本文認為,鄉村自身具有的創意資本是靜態的,而通過場景化、故事化、形象化、數字化、品牌化、傳播化等方式激活資源稟賦是動態過程。由此,本文根據這個坐標,將創意鄉村分為四個象限,并表示其不同特征。

圖1 創意賦能資源稟賦的類型學建構圖

輕資源—輕創意(重創型):在第三象限里,鄉村的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都較為匱乏,物質資源與人才儲備都較為缺少,導致鄉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內生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鄉村建設需要注入外生動力,除了有外部項目與資金投入鄉村建設中,還根據創意賦能路徑制定相應的發展方略。這一類鄉村往往人員流失嚴重,村委會成員由村中較為德高望重的村民擔任,但是由于農民自身的觀念守舊及局限性,難以為鄉村發展提供好的建議。相對于物質資本的投入,創意賦能更加重要。因此,本文將其命名為重創型。

強資源—輕創意(協調型):在第四象限里,鄉村資源的豐富性與創意的匱乏性形成了鮮明對比。鄉村往往坐擁優良的自然資源,又受限于地理條件等因素,開發難度較大,成本高昂。但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與賦能路徑的豐富,鄉村保留下來的傳統建筑、民居、雕塑等成了重要的文化資源,可通過創新創意路徑轉化為鄉村發展的新動力。此類鄉村發展模式對本地資源依賴性較強,創意賦能作為新的環節,主要發揮協調各類資源的作用,以構建鄉村特色產業鏈。因此,本文將其命名為協調型。

輕資源—強創意(特色型):在第二象限里,鄉村地區依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以創新為引擎,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系列具有鄉村特色的產品與服務。這些創新舉措包括創意園、沉浸式體驗、網紅景點等,它們在本地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逐漸成為周邊城市居民周末或短途假期的好去處。創意資本的運用猶如一把鑰匙,為鄉村產業打開了通往繁榮的大門。通過不斷創新,鄉村地區得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發文化和旅游產業潛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創意資本的導入還提升了鄉村的軟實力,豐富了鄉村的文化內涵,使得鄉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但鄉村硬實力有所欠缺,有待進一步開發。因此,本文將其命名為特色型。

強資源—強創意(互益型):在第一象限里,此類鄉村已經具備豐富的資源、完善的配套設施、完備的產業鏈,創意賦能從鄉村設計到實際運營都有所體現。鄉村的創意設計能夠借助當地的景觀、表演、展覽、手工藝等展現,而鄉村的多種資源也通過賦能路徑煥發活力,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在鄉村創意設計與資源賦能的相互促進下,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得以加速,吸引眾多創意人才與投資者投身鄉村發展,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與此同時,產業轉型升級亦推動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作為鄉村發展的最終形態,諸多優秀鄉村案例被視為借鑒與推廣的典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參考。因此,本文將其命名為互益型。

(二)創意鄉村賦能路徑

1.重創型向特色型轉化。重創型鄉村往往面臨的發展問題是多元而復雜的,除了勞動力與經濟資本的欠缺,村民的思想意識也較為局限。根據內生增長理論,由于鄉村內生動力不足,只能通過外力推動發展。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鄉村技術創新能力,即實現創意賦能。然而,全面創意賦能是一個長期而又持續的過程,短期內難以取得成效。因此,需要釋放鄉村的部分動力,先將發展重點放在鄉村的部分特色資源開發上,打造網紅打卡點、文化創意館、沉浸式體驗園區等能夠短期內吸引關注且取得成效的項目。在此基礎上,以產品與服務為核心,逐步搭建鄉村產業鏈,優化鄉村結構,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2.協調型向互益型轉化。豐富的資源稟賦為協調型鄉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鄉村建設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對鄉村整體要素進行合理規劃與分配。根據熊彼特的觀點,創意作為新要素,重塑了鄉村產業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條件,以新的組合投入鄉村生產中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財富創新的秘密[M].杜貞旭,鄭麗萍,劉昱崗,譯。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9.,而協調型鄉村向互益型鄉村的轉化關鍵就是如何選擇最優組合。鄉村在頂層設計上要關注如何利用創意將鄉村豐富的資源串聯起來,合理規劃和分配鄉村整體要素,實現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人才培養的協同發展。

3.重創型向互益型轉化。與特色型鄉村的轉化路徑類似,重創型鄉村向互益型的轉化同樣是需要大量的外力投入來推動,但與特色型鄉村轉化不同的是如何利用創意使得重創型鄉村的資源“從無到有”。大部分鄉村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加之獨特的地理地貌,這些自然資源構成了鄉村發展的堅實基礎,對城市居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日常休閑與放松的場所。從過去的農家樂模式到現今的生態鄉村建設,皆充分展現了優美自然環境的巨大商業價值。在實現鄉村從重創型向互益型的轉變過程中,應充分遵循綠色發展條件原則,以生態為基礎,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創意轉換,開發天然氧吧、綠色跑道、露營基地等項目,將自然的基礎條件充分利用,再通過開發娛樂、民宿、特色餐飲等配套設施展現鄉村特色文化、完善旅游產業鏈,為游客提供良好的出行體驗,從而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

四、案例選擇與分析:從創意資本理論視角

(一)鄉村創意資本的概念框架

鄉村創意資本具有多樣性,為了更科學系統地規劃設計,需要對鄉村的各類資本進行識別與分類。依據文化資本理論,同時,受到向勇、李伯一兩位學者關于創意資本理論的啟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創意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No.1:創意經濟與城市更新(2019—2020)[J].[2023-09-20].,本文將鄉村創意資本分為四種類型。(見表1)

表1 創意資本的基本類型

創意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主要立足于文化和旅游領域,把握鄉村文化要素(文化資本)、人才要素(關系資本)、品牌要素(符號資本)的基本特征與功能,在此基礎上發掘鄉村數字要素(數字資本)這一未來趨勢。通過創意賦能有效融入鄉村振興,促進鄉村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培育適宜的鄉村支柱產業,從而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案例分析

1.重創型到特色型:白馬鎮的花田營造

此類模式以宣漢白馬鎮畢城村最具代表性。白馬鎮是四川的一個偏遠小鎮,位于川東地區。小鎮林海掩映處是一個個散布在山谷間、溪流畔、半山腰的小山村,農田里四季作物更替,一代代農人深耕,仿佛與世隔絕。作為一個普通小鄉村,白馬鎮畢城村附近沒有名山大川、名人故居,無法依靠風景名勝吸引游客。如何擺脫平庸,利用鄉村自然生態資源使鄉村脫穎而出,成為鄉村開發面臨的首要問題。

2016年,北大師生在宗族親友和社會力量的幫助下,開啟了對“白馬花田”的改造與提升,并在2019年組建了白馬花田營造社。在當地沒有品牌資源的條件下,積極創造品牌活動,通過月度、季度、年度的各類活動增加當地吸引力。代表性的“大巴山花田藝穗節”,通過策劃實施藝術家駐村、花田藝繪、花田影像、花田劇社等20余場創客活動,賦予白馬深厚的歷史文化和靜態的自然風物新的活力。藝穗節融入了新銳、創新的文化內涵,以及多元、開放、互動的表現形式,構建了藝術家、觀眾與當地居民共同探索、表達和參與的開放式鄉村藝術生態系統,將日常生活空間轉變為藝術和審美的舞臺。向勇。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與方法——以白馬花田營造社的創新實踐為例[J].藝術管理(中英文),2023(01):83-95.

為持續推動鄉村創新,花田營造社系統性梳理當地的文化資源與文化脈絡,倡導藝術家、學者、規劃師等多元人才進行鄉創實踐,以藝術創作的形式讓古老而久遠的鄉村文化與靜止的自然景觀重獲生命力,將藝術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強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鏈接,實現鄉村價值開發的藝術效益,并以此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

在花田營造創客行動中,隨著鄉村創意的逐步釋放,白馬鎮也在積極推動鄉村品牌打造。白馬花田系列文創產品將豐富的巴文化、獨特的大巴山自然景觀,以及深厚的土家族民俗文化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每一件產品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在眾多白馬花田系列文創產品中,巴匠編織和巴匠手作備受矚目,這兩款產品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傳統手工藝,將大巴山的美麗風光和土家族的獨特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設計者還結合現代設計理念,使傳統工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成為市場上獨具特色的搶手商品。此外,花田醉酒也是白馬花田系列文創產品中的佼佼者,這款產品以當地優質農產品為原料,運用傳統釀造工藝,精心釀造而成。它不僅口感醇厚,品質上乘,更是將大巴山區的農耕文化融入其中,讓消費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能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文創產品在市場上獲得的廣泛認可,無疑彰顯了白馬花田鄉村創意模式的功效,使外界能夠多途徑領略白馬花田的獨特魅力。

白馬鎮同時也在推動鄉創賦能數字平臺的建設,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為鄉村產業的智能化建設提供公共支持,充分運用平臺思維推動創意賦能鄉村,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益借鑒。通過創新發展模式實現轉型,在充分發揮連接、賦能和共生功能的基礎上,白馬鎮成功構建了利益共生、生態共生和效益共生的新型鄉村發展體系。這不僅為鄉村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鄉創人士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如今,白馬鎮已成為鄉創人士的共有家園,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華美篇章。

2.協調型到互益型:“綠野仙蹤”西溪南

此類模式以徽州西溪南村為代表。西溪南村坐擁豐富的自然環境,同時臨近五岳之一的黃山,發展潛力巨大,創意資本的投入能夠進一步激發鄉村價值。西溪南村因傍豐樂河南岸,該村由后唐始建,經五代、兩宋鼎盛于明清,有1200年歷史,素有“歙邑首富”之稱,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歷史遺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屋閣和綠繞亭,先后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傳統村落”等榮譽。憑借著豐富的資源稟賦,西溪南村的發展擁有眾多優勢。然而,豐富的資源也為西溪南村帶來“資源詛咒”之困,當地發展過分依賴旅游業,陶醉于資源所帶來的紅利,導致鄉村發展陷入停滯。

2017年,西溪南村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在這個項目中,村莊重點進行了三項工作:村污水治理、改廁和風貌整治。這些舉措旨在提升村莊的環境質量,為村民們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在安徽省政府的領導下,西溪南村還規劃建設了特色小鎮,使其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為了打破“資源詛咒”,西溪南村采取了主動開放的政策,歡迎游客免費參觀,并積極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同為古鎮古村旅游類型,西溪南古村落建筑與完整度均無法與宏村、西遞等抗衡,僅僅打文化牌,或僅僅打生態牌均無法充分表達西溪南的特色,“綠野仙蹤”文旅概念的提出,是對西溪南文化和生態優勢的精準提煉,更是與競爭對手的特點進行了顯著區分,是對內容打造的有力指引。憑借著“千年古村”“千畝楓楊林濕地”“千米高鐵”三項資源的加持,西溪南村加大對創意產業的招商力度。迄今為止,西溪南村已成功引進來自北、上、廣、深、滬、杭等地的85位,包括藝術設計、書畫創作、攝影影視等領域的創意人才。

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西溪南村還積極發展民宿產業。目前,村莊共有54家民宿,總客房數達665間。2021年,這些民宿的總營業額達3000余萬元,吸納了當地300多人就業,其中包括5戶貧困戶的9人。此外,鄉村咖啡廳、藝術文化空間的建設也同樣豐富了當地的產業生態。通過鄉村文化空間的建設,游客能夠從中感受西溪南獨特的文化氣質,增強文化的同感體驗,也為村莊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2021年,該村接待游客量達50萬人次。借此契機,村集體通過運營區間車、停車場收費、集體資產租賃等方式,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42.51萬元,為村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西溪南鎮正以創意產業為引擎,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充滿活力、創意的西溪南鎮將呈現在世人面前,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3.重創型到互益型:安吉余村模式

此類模式以浙江安吉縣余村為代表。安吉作為浙北的一個小縣城,沒有名川大山,又缺少文明景點,作為一個平平無奇的地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卻逐漸成為旅游地的“黑馬”。

20世紀80年代,為了盡快擺脫貧困縣的稱號,安吉縣選擇走“工業強縣”的道路。盡管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引進的造紙、化工、印染等企業卻不斷破壞當地環境,甚至受到政府的警告。為此,余村大力整治污染企業,以生態文明為核心,加強環境管制,發展綠色產業,挖掘了“竹葉、桑葉、茶葉”等優勢資源,并大力發展加工、手工等配套產業,“安吉余村模式”也由此逐漸浮出水面。

安吉模式與當前許多鄉村的發展模式不同,沒有過度強調產業的轉型升級,仍然以農業為基,生態為本,注重產業互動,三化同步。唐建兵。“安吉模式”對美好鄉村建設的借鑒與啟示[J].衡水學院學報,2015,17(04):4852.當地毛竹資源豐富,質地優良,白茶歷史悠久,品質上乘,安吉縣根據這一優勢,大力打造竹品、白茶等綠色品牌,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姚禹陽。“安吉模式”對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啟示[J].現代化農業,2018(03):37-38.

農業的穩步發展為余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因此,當地緊鑼密鼓地展開產業布局,以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為核心,推進旅游業的發展。不久,“中國竹海”、安吉茶園、高山療養等特色景區和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此過程中,游客還能夠領略余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得益于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和游客間的口碑傳播,余村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以農業和旅游業為基礎,成為浙江省的典范鄉村。

余村模式的成功,源于其創新能力的助力,使其在眾多鄉村中獨具特色。該地區持續推動創新與發展,確保鄉村活力的持續注入。依托茶園生態,余村打造了咖啡廳、民宿、露營基地等文化空間,并借助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吸引了年輕一代的關注:人口僅50萬的安吉,咖啡館數量超過300家,其中包括全球單日出杯量最大的咖啡館——“深藍計劃X”。此外,全國首個且目前規模最大的數字游民基地DNA也位于安吉。隨著創意階層的涌入,安吉已成為鄉村創意人才和產業的實踐基地。在此地,兩位曾分別在蔚來和阿里巴巴工作的年輕人創立了一家被房車圈的車友譽為我國房車改裝天花板的工作室——松木巴士。如今,安吉創意中心的建設備受矚目,這將是一個致力于鄉村發展的創意中心。安吉縣政府也積極招商,引入外部文化產業,期待借助文化產業的發展使余村再次創造奇跡。

五、總結與討論

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創意賦能則是將縣域、鄉村的特色進一步發揮。在鄉村創意賦能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兩個問題:第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已有資源,對資源進行科學梳理與提煉并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與開發;第二,創意賦能并非簡單復刻其他鄉村的發展模式,而是要真正結合當地特色進行規劃設計,結合地區規劃和地區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形成科學且系統的產業空間布局,從而激發鄉村發展潛力。

在我國大力促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本文經過對現有研究的總結歸納與實踐調研,依據資源稟賦、創意賦能兩個維度提出了4種類型的鄉村模式。這4種模式能夠較為全面覆蓋當下各類鄉村,再通過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詳細論述了如何合理運用創意對鄉村產業進行賦能,最終形成創意鄉村發展的簡單范式,為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理論參考。但是,鄉村的條件并非“千村一面”,因資源稟賦不同和創意賦能方式不同,決定了各個鄉村只能成為“第一個”,不能成為“下一個”。三種賦能轉化過程各有特點,從重創型到特色型的“先鋒”打造模式,協調型到互益型的創意協調資源模式,重創型到互益型轉化中的優勢引導與產業協同。三種轉化途徑有著不同側重,很難評判哪一種模式更適合推廣,因為在鄉村遇到的實際問題是復雜而多元的,所選擇的發展模式僅供參考。

本文主要探討了創意鄉村的演變及類型學劃分,這是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探索。關于鄉村發展中的具體影響因素,包括吸引人才與資金支持的策略,以及相關政策引導等問題,本文并未深入研究。在未來的研究中將持續深化探討,力求不斷完善創意鄉村研究框架,助力鄉村在傳承與創新中找到準確定位,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娜。文化資本視角下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理論模型構建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22(06):125-131.

[2]時家賢,趙耀。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機制與路徑[J].社會科學家,2022(12):65-70.

[3]張波,丁曉洋。文化產業何以助推鄉村振興:一個分析框架[J].求是,2023(03):82-94+112.

[4]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M].劉暉,譯.判斷力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M].商務印書館,2015.

[5]薛曉源,曹榮湘。文化資本、文化產品與文化制度——布爾迪厄之后的文化資本理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01):43-49.

[6]楊亞東,杜婭婷,楊萬青,等。資源稟賦與鄉村產業的耦合評價——基于市場化視角[J].農業經濟問題,2023(04):134-144.

[7]向君。自然資源稟賦、環境規制對地區綠色經濟增長效率的影響[J].統計與決策,2023,39(08):51-56.

[8]方潤生。企業內部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關系與創新[J].科學學研究,2003(01):101-106.

[9]羅輝道,項保華。資源概念與分類研究[J].科研管理,2005(04):99-104+57.

[10]蔣友燏,閔曉蕾。基于鄉村文化資源的內生創意系統[J].裝飾,2018(4):5.

[11]范周,譚雅靜。文化創意賦能文化旅游產業發展[J].出版廣角,2020(06):6-9.

[12]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財富創新的秘密[M].杜貞旭,鄭麗萍,劉昱崗,譯。中國商業出版社,2009.

[1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創意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No.1:創意經濟與城市更新(2019-2020)[J].[2023-09-20].

[15]向勇。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與方法——以白馬花田營造社的創新實踐為例[J].藝術管理(中英文),2023(01):83-95.

[16]唐建兵。“安吉模式”對美好鄉村建設的借鑒與啟示[J].衡水學院學報,2015,17(04):48-52.

[17]姚禹陽。“安吉模式”對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啟示[J].現代化農業,2018(03):37-38.

[18]Galbreath J. Which Resources Matter the Most to Firm Suc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Resource-based Theory[J]. Technovation,2005,25(9):979-987.

[19]Meek R B W T. Agricultural Requisites in Latin Americaby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fair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by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 fairs[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51,17(3):354-356.

[20]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Revisited:Revised and Expanded[M].Per seus Distribution,20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嘉祥县| 孟津县| 工布江达县| 乐东| 中方县| 大名县| 嘉祥县| 黑水县| 博野县| 舞阳县| 民丰县| 阿拉善左旗| 荔浦县| 贵德县| 大庆市| 长寿区| 游戏| 奉化市| 沅陵县| 都江堰市| 会泽县| 高陵县| 从江县| 紫阳县| 云南省| 师宗县| 莱阳市| 莲花县| 库尔勒市| 碌曲县| 云龙县| 六安市| 乌鲁木齐县| 濮阳县| 松江区| 留坝县| 绍兴市| 镇巴县| 呼玛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