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河岳英靈集》所錄李白諸詩

李白的新朋友杜甫有一位兄弟住在離李白很近的臨沂,于是杜甫在李白定居后不久也來到了山東。那年秋天,杜甫離開了山東,第二次去長安碰運氣。李白為杜甫寫了一首傳統的送別詩,李白在詩中只說了一句:“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1]在杜甫離開后不久,李白在詩中抱怨道:“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2]從此之后,李白再也沒有給杜甫寫過詩了;而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杜甫有大約十四首詩是寫給李白或者是關于李白的,如《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贈李白》等。他有時會抱怨得不到李白的消息: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3]

李白沒有和他的家人在山東待太久。745年到753年,他大部分時間是在河南東北部的開封和歸德之間度過的[4],偶爾會去山東和中國東部的其他地區。我們前文所提到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就創作于這一時期。我大膽猜測這是李白最高產的時期,他的二三十首名作大多是在此時寫就的。其中至少有十三首的創作時間早于754年,因為它們被收錄在一本名為《河岳英靈集》的詩集中,該詩集收錄了714年至753年之間的中國詩歌[5]。這十三首名詩中的大部分都沒有標明日期。其中一兩首前文已然提及,現在我想談談其余詩作。

《戰城南》是翻寫的樂府舊題,原文我已翻譯完成,刊登在《中國詩歌》(1946)第52頁:

去年戰,桑干源[6];今年戰,蔥河道[7]。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8]。

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再“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了。本詩很可能寫于751年,因為在那一年的夏天,唐朝軍隊遭受了兩次重大失敗,一次是在云南中北部的大理附近的西洱河[9],另一次是在數千英里外的突厥斯坦北部的塔拉斯河[10]。在云南,大唐對南詔進行了一次懲罰性遠征,他們調用了未經訓練的士兵,其中許多人死于瘧疾。關于這次戰役,李白描寫了國家本應海清河晏之時,卻突然大規模征召士兵的情形: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11],將赴云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12]

隨后他在同一首詩中說道:“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幾個月后,在塔拉斯戰役中,唐朝軍隊被阿拉伯人和屬于突厥部落的葛邏祿人的軍隊夾擊[13],只有很少的殘部回到了庫車[14]。李白在寫下《戰城南》一詩時,很可能想到了這兩場災難性的戰役。

《遠別離》是一首關于娥皇和女英這兩位妃子的詩作。她們是傳說中的堯帝的女兒,堯帝把她們嫁給了舜,并讓位給了舜。舜的大臣們密謀反對他,把大禹推上了王位。傳說湘江之竹上的斑斑印痕就是由兩位妃子的眼淚留下的: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云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

雷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之亦禪禹。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言堯幽囚,舜野死,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中國人熱衷于鳥類寓言。李白的《野田黃雀行》中就包含著一個與大人物為伴會招致災禍的寓言。在此詩中,麻雀被警告不要跟在翠鳥的身后飛行,因為翠鳥的羽毛很鮮艷,極易被人類誘捕;也不要在吳宮之燕的附近筑巢,因為這座宮殿在前236年被一個舉火照燕的守夜人失手燒毀[15]:

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

吳宮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網羅。

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鹯奈若何。

《蜀道難》是一個樂府舊題,題下原文早已失傳,但它可能是一首述行詩,描述了從陜西到四川一路攀山越嶺的艱難險阻。而在陰鏗筆下(陰鏗大約卒于565年),它變成了一首政治寓言詩,旅途上的危險象征著政治家事業上的困難[16]。在討論李白的詩是一篇寓言抑或僅僅是對一條著名山路的簡要敘述之前,我將嘗試翻譯它。但需要說明的是原作的巨大影響來自其語言之壯麗,而這是翻譯完全不可能復制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17],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

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18],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人們通常認為,李白寫這首詩是為了勸阻皇帝在756年安祿山威脅長安時逃到成都。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它被收錄在成書于753年的選集中,所以這種解釋是不可接受的。此外,這首詩的內容本身也不符合這樣的假設。李白在詩中為我們描畫的情形是這樣的:某人歷盡艱險行至成都,覺得這樣的旅途勞頓令人難以忍受,因此他覺得自己最好馬上“回家”。這似乎與玄宗皇帝無“家”可回的處境沒有什么關系;畢竟在他離開長安五天之后,長安就被叛軍占領了。這首詩讀起來與其說是寫實,不如說是一種關于政治生活遇到困難的隱喻。我不禁懷疑,這篇氣勢磅礴、生動鮮活的文字僅僅是為了在詩人行至川北卻未往成都與相候許久的親友見面之時,為自己開脫的說辭。

《河岳英靈集》所錄的下一首李詩是《行路難》,它的主題與《蜀道難》相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在此為這一樂府舊題賦予了新的神秘意志。他已經厭倦了自己作為一個揮金如土的貴族的奢侈生活方式。他環顧四周,覺得必須出手一擊,把國家從重重危難中拯救出來。然而時機未到,于是他遁世高蹈,過著清凈的隱居生活。突然間,他登上了道家神秘主義的大船,這首詩的其余部分與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風格大致相符[19]:

越過房屋,越過海岬,

進入永恒深處。[20]

下一首詩與前一首緊密相關,是對一個夢的記錄。這首作品篇幅很長,所以我將僅對其中一部分進行翻譯: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21]。

謝公宿處今尚在[22],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23]

緊接此詩的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我在前文中已翻譯過了。接下來是一首需要稍加解釋的詩,因為它運用了道家著作《莊子》中的一個典故:“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24]同時,這首詩還運用了另外兩個典故:仙女麻姑說自從她來到蓬萊以后,蓬萊周圍的海水變淺了許多。它很快就會變成干燥的陸地,[25]以及秦朝的一個大人物東陵侯,在漢朝推翻秦朝后被發現在長安青門外的一塊荒地上無奈地種瓜。[26]全詩如下: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

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27]

下一首詩是禮貌地感謝當地的一位小職員,他給住在客棧的李白帶來了兩條魚和兩斗酒:

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

山東豪吏有俊氣[28],手攜此物贈遠人。

意氣相傾兩相顧,斗酒雙魚表情素。

雙鰓呀呷鰭鬣張,跋刺銀盤欲飛去。

呼兒拂機霜刃揮,紅肥花落白雪霏。

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29]

《答俗人問》(我依照的是《河岳英靈集》中所列的標題)[30]一詩像大多數抒情詩一樣尤難出現令人滿意的翻譯。無論如何,我嘗試著翻譯了它,這首著名的絕句大意是這樣的: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接下來是辭別家人的詩,這首詩是他在742年秋動身前往首都時寫的[31]。之后是《將進酒》一詩[32],“將進酒”的意思是“準備上酒”,也就是說這是“喝酒之前唱的歌”。這是一首用笛子和鼓伴奏的樂府舊曲。最初的文本也許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現在也仍然留存著,但它們已經無可救藥地腐朽難解了,唯一可以理解的句子是“放故歌,心所作”[33]。下面是李白所作的新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日宴平樂[34],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35]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我們不知道“岑夫子”是誰[36],但知道“丹丘生”是一位叫元丹丘的道士,李白給他寫了很多詩[37]。李白曾在《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中提及過一位胡紫陽真人。我們從李白為胡紫陽所寫的碑銘中得知,742年元丹丘在洛陽附近的嵩山上從紫陽受箓[38]。以下也是李白寫給元丹丘的一首詩:

故人棲東山,自愛丘壑美。

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

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39]

《河岳英靈集》中所錄的李白的最后一首詩是《烏棲曲》,這也是一首樂府舊題。它是關于吳王與傳說中最美麗的女人西施歡飲作樂的故事。當然,衛道士們認為這是在諷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迷戀。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是在745年(楊氏在這一年被冊封為貴妃)之前還是之后寫成的,所以不能判斷這種解釋是否正確: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正如我此前所說,這部《河岳英靈集》成書于753年,而本詩也是此集所錄的最后一首李詩。我將再翻譯一首創作時間不可考的詩作,它的題目是《春日醉起言志》: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就像很多偉大的詩人一樣,李白為一般讀者所熟知的也只有少數幾篇作品。但是李白的其他詩作確實也值得全面研究,因為只有將其所有詩作視為一個整體,才能充分理解其中經典和杰出的作品。但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李白的大量詩作是在宴會或其他社交場合中與朋友的贈答唱酬之作。它們遵循既定的程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由當時任何一位訓練有素的詩人寫就。在他最著名的詩作中,還有一些是為應制而作。但我認為它們之所以聲名顯著,更多的是有賴于后世關于它們寫作背景的傳說而非它們自身的內在價值,因此我并未試圖對其進行論述。

有一種詩歌題材李白從未嘗試過,那就是田園詩。在他的作品中沒有農家庭院里的生活場景,沒有田園詩般的在黃昏中吹著笛子的牧童,也沒有快活的樵夫或富有哲思的漁夫。最吸引他的永遠是大自然的野性:廣袤無人的曠野、飛流而下的瀑布、人跡罕至的山嶺和荒涼寥落的峽谷。

注釋

[1]見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2]見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3]見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4]歸德,即今河南省商丘市。商丘縣,清代屬歸德府,府縣同城,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銷歸德府。

[5]《河岳英靈集》是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唐詩選本。書中自序說:“粵若王維、王昌齡、儲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靈也,此集便以《河岳英靈》為號。”此集錄李白詩十三首,即《戰城南》《遠別離》《野田黃雀行》《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詠懷》《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山中答俗人》《古意》《將進酒》《烏棲曲》。

[6]此處有韋利自注曰:“桑干河從西向東流經山西和河北北部,位于長城以北。”

[7]此處有韋利自注曰:“蔥河即喀什噶爾河,在突厥斯坦。”譯者注:喀什噶爾河是位于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條內流河,發源于帕米爾與北部天山支脈阿里山。

[8]此處有韋利自注曰:“本句引自《道德經》。”譯者注,《道德經》有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9]天寶十載(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帥兵討南詔,大敗于瀘南(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南詔王閣羅鳳聞唐軍來伐,遣使謝罪,并請還天寶九載(750)所俘掠唐之人物,并修復云南(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城仍歸于唐。鮮于仲通不允,且囚禁其使者。進軍至西洱河(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洱海),與閣羅鳳所帥南詔軍戰,唐軍大敗,戰死者六萬余人,大將王天運戰死,鮮于仲通僅以身免。

[10]此戰即著名的怛羅斯之戰,是天寶十載(751)7—8月高仙芝率領的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怛羅斯相遇而導致的一場遭遇戰。戰場在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北,具體位置尚未完全確定。怛羅斯城得名于塔拉斯河,在今哈薩克斯坦塔拉茲市西約18公里。這是阿拉伯人與大唐幾次邊境沖突中唯一一次打敗安西都護府的軍隊。

[11]此處有韋利自注曰:“瀘水在長江上游。”

[12]見李白《古風(其三十四)》。

[13]葛邏祿,亦稱葛羅祿、卡爾魯克等,是6—13世紀中亞的一個操突厥語的游牧部落,為鐵勒人諸部之一,地處北庭西北,金山(今阿爾泰山)之西,與車鼻部接。葛邏祿人最早游牧于阿爾泰山南部,即新疆北部的草原,8世紀中葉遷徙至錫爾河流域、七河流域、伊犁河河谷與費爾干納盆地,蘇坎特、白水胡城、怛羅斯成為了他們的活動中心,另有一部分分布在伽色尼、巴爾赫與吐火羅斯坦地區。

[14]庫車,古稱龜茲,現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級市,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緣。唐貞觀十四年(640),唐朝置安西都護府于交河城,顯慶三年(658),治所移至龜茲,龜茲仍為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高宗時,設龜茲都督府,以龜茲王為都督。

[15]春秋時期吳國都有東、西二宮,漢代袁康《越絕書》有載:“西宮在長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宮者照燕,失火燒之。”后以“吳宮燕”比喻無辜受害者。

[16]陰鏗《蜀道難》:“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燒。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17]此處有韋利自注曰:“這五個壯士是由蜀王(蜀是四川的舊稱)派來接秦王的五個女兒的。我們可以假設他們經過長江和漢江,并在試圖從陸路返回時死亡。”譯者注,“五丁開山”之典,見《華陽國志》《蜀王本紀》《水經注》等書。

[18]此處有韋利自注曰:“錦城即四川的首府成都。”

[19]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國傳奇詩人,被視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狄金森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詩風凝練婉約、意象清新,描繪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強,極富獨創性。

[20]見艾米莉Exultation is the going(即《歡欣鼓舞》)。

[21]此處有韋利自注曰:“剡溪全程處于浙江北部。”

[22]此處有韋利自注曰:“謝靈運(385—433)是一位著名的登山客,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登山鞋。”

[23]此詩在《河岳英靈集》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李太白全集》題作《夢游天姥吟留別》。

[24]即“莊周夢蝶”,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25]即“海底生桑”,典出東晉《神仙傳·王遠》:“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26]即“青門種瓜”,典出《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

[27]此詩在《河岳英靈集》題作《詠懷》,《李太白全集》題作《古風(其九)》。

[28]此處有韋利自注曰:“唐朝時期的山東是指整個中國東北部,包括現在的山東省。”

[29]此詩在《河岳英靈集》題作《酬東都小吏攜斗酒雙魚見贈》,《李太白全集》題作《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文字亦稍有不同。

[30]此詩在《李太白全集》題為《山中問答》,文字亦稍有不同。

[31]即《古意》一詩,此詩在《李太白全集》題作《南陵別兒童入京》,文字亦稍有不同。

[32]此處有韋利自注曰:“這首詩在敦煌卷子第42號中名為《惜樽空》。”

[33]這首《將進酒》見錄于《樂府詩集》:“將進酒,乘大白。辨加哉,詩審搏。放故歌,心所作。同陰氣,詩悉索。使禹良工,觀者苦。”

[34]此處有韋利自注曰:“此事在232年。”

[35]《河岳英靈集》所錄《將進酒》與《李太白全集》所錄文本稍有差異。

[36]清代王琦注此詩曰:“岑夫子,即集中所稱岑徵君是。”李白有《鳴皋歌送岑徵君》《送岑徵君歸鳴皋山》《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等詩。

[37]元丹丘是李白二十歲左右在蜀中認識的道友,曾與李白一起在河南嵩山隱居。李白有《元丹丘歌》《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以詩代書答元丹丘》等詩。

[38]李白《唐漢東紫陽先生碑銘》有云:“天寶初,威儀元丹丘,道門龍鳳,厚禮致屈,傳箓于嵩山。”

[39]即李白《題元丹丘山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浦北县| 那曲县| 孙吴县| 呈贡县| 黎平县| 福清市| 类乌齐县| 札达县| 舟山市| 台山市| 富川| 黑山县| 榆林市| 榆树市| 新郑市| 云安县| 如东县| 汶川县| 交城县| 阜平县| 贞丰县| 建德市| 措勤县| 连南| 鄂尔多斯市| 深州市| 洞头县| 寻乌县| 通州市| 太白县| 濮阳县| 偃师市| 鄂托克旗| 罗田县| 曲靖市| 历史| 应城市| 滨州市| 海门市|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