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簡歷
- 那些歲月里的故事
- 長江之友
- 875字
- 2025-03-18 22:41:12
檔案室的百葉窗漏進斜斜的光柱,細塵在光里浮沉。老周摘下老花鏡,往搪瓷缸里續了半杯茉莉香片。這口缸子跟了他三十年,杯壁的紅雙喜早褪成粉白色,倒像幅水墨畫。
牛皮紙檔案袋在樟木柜里堆成小山,每個都鼓著肚子。老周摸出個1952年的袋子,灰撲撲的麻繩結早朽了,輕輕一扯就散成幾截。里頭滑出張毛邊紙,豎排的蠅頭小楷洇著淡淡墨痕:
“柳文淵,光緒三十年生,北平中國大學畢業。曾任冀中行署文教處科員,現于縣立中學教授國文......”
老周的手指頓在“家庭成分“欄。小楷添了朱批:“該員祖父系前清舉人,父輩置有田產。建議調離教育崗位,轉后勤處使用?!奔埥怯忻锻噬≌?,依稀辨得“人事專用“四個字。
窗外蟬鳴忽地炸響,驚得老周手一抖。七月的陽光爬上玻璃柜,照見七十年代那摞油印表格。老周抽出一張,表格右上角貼著泛黃的一寸照。照片里穿中山裝的男子眉目清朗,簡歷欄卻填得潦草:
“周硯秋,京劇武生,師承厲慧良。六六年起下放五七干校,七二年調入縣劇團......”鋼筆字在“代表作”欄洇開團墨漬,像是有人懸筆太久。老周記得那年冬天,這個會唱《挑滑車》的角兒,在鍋爐房給他比劃過云手。
茶涼了。老周起身續水,瞥見柜底露出的半截信封。拆開是張香煙紙裁的報名表,藍黑墨水爬滿褶皺:
“陳志華,知青,插隊八年。申請報考師范學院中文系。代表作品:《麥收時節(組詩)》——發表在公社黑板報......”
老周瞇起眼,想起八零年那個雪天。穿藍布棉襖的年輕人攥著錄取通知書沖進檔案室,鼻頭凍得通紅,說要補交學歷證明。那天爐子上煨著紅薯,甜香裹著紙頁的霉味,竟出奇地融洽。
蟬聲漸歇,西曬挪到九十年代的彩色簡歷上。銅版紙印著藝術照,穿西裝的小伙子在長城垛口擺造型。老周扶正眼鏡:“......漢語言文學專業,擅長廣告文案創作。曾為縣釀酒廠策劃'老窖醇香'專題報道......”
窗欞投下的影子斜了又斜。老周把最后一份簡歷塞進塑封套,忽然發現背面有行鉛筆小字:“其實想寫小說,但父親說廣告賺錢。”他搖頭笑笑,指腹抹過那行字,鋼印的凹凸硌著手心。
下班鈴響了三遍。老周鎖柜時聽見新來的大學生在走廊打電話:“簡歷?嗨,網上模板多的是!”聲音脆生生的,驚飛了窗外槐樹上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