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數字化對企業的影響

數字技術的滲透式應用既為企業帶來了諸多增長與創新的機會,也給企業帶來了諸多挑戰。如今數字化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不論是范圍還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為了更為深入地理解這種影響及由此催生的變化,我們需要思考數字化為企業業務運營與組織管理帶來的底層變化,而這種底層的變化我們常常用一個詞來進行描述——“賦能”。那么,數字技術是如何對企業業務運營與組織管理進行賦能的?我們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討論。

幫助企業捕捉或創生更多的增長機會

數字化轉型本身并不是企業追求的目標,數字技術是一種工具或手段,最終目的是幫助企業獲得持續增長。這可以通過如下機制來實現。

(1)幫助企業捕捉長尾需求。在數字經濟時代,市場需求具有更高程度的多樣性和變化性。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啟發了人們的個性化意識,另一方面是因為供給方借助于數字技術有了滿足這種需求的能力,進而正反饋式地推升這種需求的多樣性和可變性。人們也常常把這種離散性或多樣性的需求稱為“長尾需求”,它源自美國《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以描述需求存在的冪律分布或無標度現象——少數個體對應較高的需求屬性數值(通常是需求數量),而那些對應較低需求屬性數值的個體在數量上占總體的絕大多數。亞馬遜最早的機會就來自互聯網賦能所抓住的圖書和唱片的長尾需求。此外,由于需求日益出現離散化趨勢,工業時代以標準化、大批量需求為核心的生產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這類需求。

(2)幫助企業更好地滿足“被排斥的需求”。許多產品對用戶存在能力門檻的要求,而最為常見的是兩類能力門檻:支付能力門檻、使用技能門檻。支付能力門檻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在一些情況下也包括產品的使用成本。而產品的使用技能門檻是一個相對隱性的限制,例如汽車有對駕駛能力的要求。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需求端所面臨的門檻限制,如數碼相機對拍攝技能的要求遠遠低于原有的光學相機。

(3)數字技術催生了大量的商業模式創新,而這些商業模式創新則為那些創新者帶來了打破行業中原有領先者優勢壁壘的力量,進而獲得快速的戰略性增長機會。這事實上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過去20年里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榜單或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中大量涌現的公司都來自與數字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的領域。

(4)隨著數字技術所提供的連接能力(對網絡節點和資源的連接)的不斷上升,企業在價值創造和價值提供上越來越多地嵌入并依賴于其背后的商業生態系統。這也意味著如果把所有的參與者看作一個整體的話,生態系統可以創造一些價值增量,這些價值增量依靠單個參與者是無法實現的。

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基于效率和靈活性的競爭優勢

數字技術可以支撐更高效率和更大規模的個體及組織間的協調,這一方面使得企業在組織內部可以大大降低協調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價值鏈與商業生態系統中的組織間的協調成本極大降低。這既是生態系統成為當今商業組織戰略思考的重要環節的原因,也是協同效應產生的技術基礎。考慮到效率與靈活性在組織設計中一直被視為存在潛在沖突的兩個目標,因此在數字化企業出現之前,人們通常認為這兩者是難以同時獲得的,即平衡這兩者的難度非常大,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數字技術的賦能給了企業兼得“魚和熊掌”的可能性,從而使得企業的競爭優勢獲取空間被大大拓展了。

(1)當一個產業的價值鏈條形成并穩定之后,當中的一些環節可能會成為整個價值創造過程中的瓶頸,并制約價值鏈條的參與者滿足現有需求的能力。數字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消除價值鏈中的瓶頸,進而提升價值創造的效率。如果說消費互聯網的進化方向是更好地消除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不對稱問題(也就是更高效率地完成兩者的匹配,以及幫助企業更好地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如個性定制、按需生產等),產業互聯網的進化方向則是不斷消除產業價值鏈中的瓶頸,進而提升產業價值鏈的效率。產業價值鏈整體效率的提升取決于如何有效地消除那些制約效率提升的瓶頸,以及提高產業價值鏈的合作參與者之間的協調性。

(2)提升企業在價值創造和價值提供上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與組織間的協調和合作有關。數字技術使得數據透明成為可能,通過降低信息不對稱,產業價值鏈或者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參與者可以更高效率地調整、協調和整合。

(3)數字技術在激發網絡效應上具有天然優勢。網絡效應與臨界規模密切相關,數字技術在連接上的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在供給端和需求端更快地觸發正反饋效應。

(4)在企業內部將資源和數據資產連接成一個整體,可以被企業進行整合配置和調用,消除傳統意義上存在的數據孤島和資源孤島,形成即插即用的“資源云”。這為數字經濟時代普遍存在的需求多樣性和可變性要求的靈活性與傳統組織結構以效率為核心的設計之間的沖突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向。就此而言,數字中臺的出現就是其中的一種具體呈現。

(5)在企業組織邊界之外通常存在大量的外部資源,這些資源分布得較為離散,并且在現有的價值創造過程中被閑置。數字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從兩個方面來獲得特定的競爭優勢:通過充分利用來自外部的這些離散資源,可以彌補因內部資源不足導致的需求滿足效率問題,這些外部資源的存在也可以提升企業在滿足顧客需求上的靈活性要求;數字技術還可以降低對外部資源的要求,換言之,企業可以在數字技術賦能的基礎上用技能或邊際生產率更低的資源來提供同等質量甚至更高質量水準的服務。

(6)幫助企業提升決策質量。決策質量取決于信息的質量、信息的充分性,以及對信息處理的能力。數字技術可以降低信息獲取的成本,提升信息獲取的及時性,通過對多重來源的信息進行交叉校驗過濾出高質量信息。更為重要的是,數字技術不僅僅可以從硬件和數據技術本身來提升信息處理能力,還可以通過調用社交網絡的計算能力(也就是把個體看作社交網絡中的節點,把每個個體的大腦對信息的處理看作一種信息的處理或者計算能力)來高效率地處理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糊性和非結構化特征的信息。

幫助焦點企業在價值獲取上獲得更多的議價能力或控制力

數字技術有潛力幫助整個價值鏈或者生態系統創造更多的價值。不過,對于焦點企業而言,它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創造更多的價值,它們還關心自身能夠多大程度上從這些增量價值中獲利。數字技術可以改變供應鏈或網絡中個體的議價能力(bargain power)或控制權的分布,這是因為它可以通過賦能改變個體在整個價值系統中的能力狀態,或通過改變數據資產的分布影響個體在價值系統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幫助企業更高效率地滿足市場需求

企業所創造和提供的價值,最終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甚至可以說,市場需求是數字技術發揮作用與產生價值的起點。

(1)數字技術為企業更好地洞察市場需求及其動態變化提供了基礎。這一方面是由于顧客行為可以被大量數據較為精準地刻畫,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覆蓋整體客戶群體的行為特征。與此同時,實時數據的大量存在及計算能力的提升,使得數據背后意義的解讀可以更靈敏地反映顧客行為的變化趨勢。

(2)與傳統的以廠商為創新主體、用戶作為被動的創新接收者和測試者的模式不同,數字經濟下的用戶可以更為主動地、更大范圍地、更深程度地參與到創新與價值創造過程中。這意味著創新的效率可以被大大提升,并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出現沖突的可能性。

(3)用戶的價值體驗可以被極大地提升。用戶的價值體驗實際上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內含在產品功能設計中的價值;用戶在獲得產品的過程中獲得的體驗價值;用戶從產品的使用中獲得的感知價值。毫無疑問,數字技術可以大大提升后兩者。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被嵌入基于互聯的社交網絡當中,不論是我們獲得的信息、我們的偏好形成,還是我們所做的選擇,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交網絡中他人所做選擇的影響。在一些情形下,我們甚至會直接在產品上賦予源自社交網絡的某種價值判斷,例如我們會認為某種顏色的手機外殼代表著更有社會身份的意義,某些產品的消費行為代表著品味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由于競爭和模仿行為的大量出現,通過產品的內含價值來尋求差異化的有效性會越來越多地讓位于提升用戶在獲得和使用產品中所獲得的感知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新密市| 库尔勒市| 台北县| 南澳县| 托克逊县| 永丰县| 咸阳市| 繁峙县| 正阳县| 汉川市| 嘉峪关市| 绥滨县| 芦溪县| 荥阳市| 安远县| 司法| 板桥市| 当雄县| 铜川市| 漾濞| 元氏县| 兴安盟| 河西区| 盐源县| 北京市| 临武县| 依兰县| 东乡| 信丰县| 城口县| 商都县| 会东县| 盘锦市| 自贡市| 杭锦旗| 松溪县| 普安县| 温州市| 临猗县|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