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月下醉舞,朱棣的決斷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
- 吟游滄海
- 2132字
- 2025-03-27 22:07:56
“殿下需要注意,對于秦王的處置?!?
“是削爵、圈禁還是處死,三者截然不同?!?
姚廣孝提及更為實際的事情,“殿下雖已經做好秉公處置的準備,但這其中尺度,還需仔細考量?!?
朱棣皺眉:“處死是否太過于嚴重?我知道二哥所犯罪行,的確罄竹難書?!?
“但他……終究是我二哥,召回應天圈禁便可?!?
“若是處死,且不說老爺子那邊會怎么看,我那些兄弟,又會是什么看法?”
“如此做,豈不是自絕于宗室?”
姚廣孝冷笑,道:“殿下是想留下秦王?未免太過婦人之仁!”
“太子早逝,秦王是諸王中最為年長者,已經是事實上的嫡長?!?
“假若有一天,殿下登臨九五,有人不服,欲要扶持秦王以奪江山,殿下該如何處置?”
朱棣沉默了。
姚廣孝做出假設之后,他心底已經有了答案。
“我只是擔心,落得個手足相殘的罵名。”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勤懇,開創貞觀之治,但也無法洗清手足相殘的罵名?!?
“身后之名啊,一筆一劃皆如刀,我怎能不在意?”
姚廣孝嘆息一聲:“殿下自行考量,對秦王的處置,關系到將來。”
“如何抉擇,老衲無法為殿下做主,一切只能依靠殿下自己?!?
“一念之差,或鑄成大錯,一念之仁,恐后患無窮?!?
“殿下,老衲告退。”
……
酒水入喉,愁苦難消。
軍中漢子尚飲酒,酒壯俗人膽,亦可解千愁。
朱棣一碗接著一碗,可稱海量。
他的思緒凌亂著,腦海中諸多記憶打轉兒,似乎要纏繞成一團亂麻。
在他的記憶中,二哥自小就聰明,勇武過人,為人也十分開明英武。
怎么去了西安,竟然變成這副模樣?
以前也并非沒有聽朱元璋訓斥朱樉,但被朱元璋訓斥,這幾個兄弟,誰不是家常便飯呢?
為何,這一次的后果,會如此嚴重?
朱棣不理解,好端端一個人,前后變化如此劇烈。
他微瞇著眼,輕輕拿起桌面上紀錄著秦王朱樉罪證的奏本。
奏本中的文字似乎在滴落著鮮血,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是無辜百姓的苦痛哀嚎。
他提著酒壇走出房間,漫天繁星隱沒,唯有月華如水。
酒不醉人人自醉,朱棣步伐凌亂,來至院中,又猛灌一口。
一口接著一口,酒水濃烈,入喉間化作苦澀。
“呵!”
他深吸一口氣,冰涼的空氣擠壓著每一個肺泡,將濃烈的酒氣驅散。
朱棣提腿一踢,兵器架上一桿長槍順勢落入他手中。
塞王多習武,朱棣自小廝混軍中,舞刀弄棒是家常便飯,此刻長纓在手,他滿腔苦悶似乎都灌注進手中長槍之中。
酒壇傾倒間,琥珀色的酒液潑灑成弧,與槍尖寒芒交織成網。
長槍時而似游蛇吐信,虛點三寸即收;時而如驚濤拍岸,劈空砸落激起落葉紛飛。
朱棣身形似醉非醉,擰腰旋腕間長槍柔如柳絮拂水,倏忽又轉剛若雷霆裂帛。
一桿長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靈性,挑、刺、抹、掃皆在失衡的醉態中迸發精準力道。
“砰”的一聲悶響,朱棣懷中奏本掉落在地,激起簌簌灰塵。
他朝下看著,沉默許久,仰頭灌下一口烈酒,旋即將手中酒壇擲入長空。
喉結滾動間他驟然向下折腰,手指觸碰奏本,長槍卻是回首上挑,只聽“咣當”之聲,空中落下的酒壇被槍尖刺成碎片。
半壇烈酒尚未落地,他手中長槍連續抖動,將下墜的陶片悉數蕩除。
錚!
烈酒落地,酒花四濺,長槍已經被他投入兵器架中,槍尾劇烈搖晃,發出銳利的錚鳴聲。
朱棣渾身酒氣散了,緊抓著奏本的手指捏得發白。
……
翌日。
院中的狼藉早有人打掃干凈。
姚廣孝坐在石桌前,手中佛珠輕輕轉動。
盡管已經還俗,但他還是習慣捏著佛珠,每一次轉動,都能夠讓他的心靜下許多。
吱呀!
房門打開的聲響傳來,姚廣孝看向面容嚴肅的朱棣,道:“看來殿下已經做出決斷。”
朱棣點了點頭,嘆道:“這并不容易?!?
姚廣孝道:“世上沒有容易的事情,殿下欲圖霸業,更不會容易?!?
“現在是早朝時間,老爺子布局良久,這一番同等律,應當已經在朝會上言明。”
“以老爺子的性格,此事不會有難度,六部尚書帶頭,其他人就算有意見,也只能壓在心中。”
朱棣深吸一口氣,思路清晰:“老和尚,依我看,老爺子想要利用同等律解決的,并不僅僅是宗室問題,還有勛貴?!?
“一夜洗禮,殿下已經蛻變,這也正是老衲想說的?!?
“原以為殿下需要老衲提醒,看來如今并不需要,只不過陛下的目標,遠不止這么簡單。”
姚廣孝面帶欣慰之色,道:“‘論同等律’中提及,天下之人,皆在其下。”
朱棣聽懂了姚廣孝話里的意思,微微皺眉:“難!此事過于艱難。”
“從古至今,多少人多少事,老爺子想要辦到,難難難!”
姚廣孝:“老衲倒是覺得,有開始便會有繼續,力量雖然微弱,但未必沒有成長的機會。”
“陛下在文章中也言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說著,馬和自院外進來,手里還拿著一份報紙。
“殿下,大師,這是今早的報紙?!?
兩人對視一眼,一同看起了報紙。
報紙上面并未有文章,而是宣布頒布一則新的律法。
同等律!
洋洋灑灑上千字內容,詳細介紹了同等律中十六條。
再往后,還有些許案例介紹,可謂是言之詳盡。
姚廣孝讀完,不免感慨道:“陛下果真是運籌帷幄,不僅在朝會上通過同等律,還提前印刷成報紙?!?
“如此一來,京中百姓人人皆知此事,便是有人想要從中作梗,也無從下手?!?
朱棣點了點頭,看向馬和,問道:“京中百姓是什么反應?”
“回殿下,彈冠相慶,歡呼雀躍,講報堂更是人山人海?!?
馬和回想起所見,斟酌詞句,又道:“奴婢回來的時候,不少文人談論此事,皆稱陛下圣明。”
“此事一出,之前陛下所做之事,潛在的阻力也會少上許多?!?
“老爺子這是篤定我的選擇了?”
朱棣呵呵一笑,“既如此,入宮面圣吧,也好讓老爺子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