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明新青年報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
- 吟游滄海
- 2057字
- 2025-03-23 21:53:29
朱棣回到應天,并沒有大張旗鼓,隨行人員不超過十個。
一路上輕車簡從、快馬加鞭,并沒有驚動其他人。
因此,來迎接朱棣入朝的官員,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林圭年。
數名錦衣衛乘著馬車而來,裝扮也是極為簡單的車夫服飾。
幾輛馬車到了近前,趕車的錦衣衛紛紛下了馬車,上前來跪倒在地:“臣錦衣衛指揮同知林圭年,叩見燕王殿下。”
“起來吧。”
朱棣居高臨下的掃了眼,又瞧了瞧馬車,沖著旁邊的道衍和尚道:“老和尚,看來你說的不錯,這回是好事。”
“殿下洪福齊天,遇事能逢兇化吉,無論什么事,都是好事。”
道衍和尚心中大石落下,松一口氣,問道:“只是殿下如何看出來的,老衲不明白。”
“還有你猜不到的事情,說起來簡單,全程錦衣衛包接包送,來的還是馬車。”
朱棣指了指這幾輛不起眼的馬車,“你是不知道老爺子性子,他能讓你坐馬車去見他,說明對你還是很重視。”
“老衲明白了,多謝殿下解惑。”
一行人都上了馬車,朱棣和道衍同乘,其余人則是各自分散。
蔣瓛一路跟著朱棣回來,此刻見到林圭年,心情放松不少,問道:“老龜,近來京中可有什么事情?”
林圭年比他年長了有二十多歲,滿臉都是褶子,見蔣瓛問起,小聲道:“京中很熱鬧,事情很多。”
“哦?這才不到半個月時間,京中還能生出什么是非來?”
蔣瓛驚訝不已,靠著馬車,饒有興致的問著:“你挑幾件重要的說說,我也好跟一跟最新的消息。”
林圭年眼睛往后邊一瞥,隔著簡單的布簾子,他們的聲音能夠很輕松的傳到里面人的耳中。
“老龜你只管說,沒什么犯忌諱的,怕啥。”
得到肯定的回答,林圭年這才娓娓道來。
“京中的事情多,錦衣衛耳朵尖,聽得也多。”
“近來一段時間,陛下命令翰林院沒有官職在身的學子,都下鄉歷練,秋收之后才允許回朝。”
蔣瓛疑惑:“這是為何,那幫書呆子還能下地種田了?”
“這我就不清楚了,陛下的旨意,遵從就是,你路上瞧見的那些扭捏的農夫,八成就是這幫翰林學子。”
“難怪,我說一路上怎么還有這么笨的農夫,原來都是書呆子裝扮出來,嘖嘖,有意思。還有呢?”
“陛下命令禮部新開設一個部門,名為編輯部,很拗口的名字。”
林圭年從懷里掏出來一疊紙,上面密密麻麻的是楷體的小字,最上方則是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大明新青年報
蔣瓛將這幾個字讀了出來,神色訝異:“大明新青年報是什么?這就是你說的編輯部要做的事情?”
“的確如此,編輯部的責任,就是發行大明新青年報,陛下把這個稱之為報紙,上面的內容五花八門。”
林圭年說著,掀開簾子,將手里的報紙往里面一遞,出來時手里面已經空了。
他繼續講述:“陛下自己寫了幾篇文章發在報紙上,就在應天及周圍地區發行。”
“每一份報紙售價只需要一文錢,相當便宜,買的人也不少。”
蔣瓛撇了撇嘴:“老百姓又不識字,他們買回去,能看懂嗎?”
“陛下圣明天縱,能想不到這件事?現在應天城中,專門設置了講報堂。”
林圭年神色越發的古怪,“只要你拿著報紙,就能夠進去,找人給你講解。”
“不白進,只要你去三次,講報堂就送一斤大米,最近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講報堂了。”
“而且,陛下還下旨,凡是大明百姓,都可以向編輯部投稿,文章一經采用,按照評級,會有不同的獎勵。”
“最低一檔獎勵,三斤大米,一兩精鹽。”
“這些天我投了數份,可惜都被打了回來,沒被選上。”
提起這個,林圭年不免沮喪。
“三斤大米,一兩精鹽,對你這個錦衣衛指揮同知來說,不至于這么心疼吧?”
“唉,你不懂,我手底下有人投稿,然后被選上了。”
林圭年嘴角一抽,“我官職比他高這么多,吃過見過的人,沒被選上,你說這多丟份。”
“這些日子,京中那些文武大臣,都在摩拳擦掌,拼了命的投稿。”
“爭的可不只是獎勵,還有面子,總不能說我們做官的,還比不上老百姓吧。”
蔣瓛還是有些不以為意:“老百姓連字都不認識,還能會寫字?最后這些東西,不還是給那些讀書人準備的。”
“你太笨了,還記得剛才我說的翰林院學子下鄉嗎?”
“記得,這有什么關系?”
“翰林學子一下去,那些本來在地里種地的老百姓,時間就多了。”
“這段時間講報堂為什么這么熱鬧,還不是因為有大米送,那幫農民每天都來,比誰都勤快。”
林圭年感慨不已,“而且我還聽說,下去的翰林學子為了能夠輕松點,還搞出了一個扶助社。”
“那些身體弱一點的翰林學子,就在扶助社里面,教那幫種地的讀書認字。”
“這……”蔣瓛眼睛都瞪大了,“那幫讀書人放得下身段?”
“呵呵,放不下,他們哪放得下身段。”
林圭年譏笑一聲,“可是放不下身段,身段就會餓死。”
“這幫讀書人鬼著呢,餓了幾天頭暈眼花,沒辦法這才想了個扶助社的主意。”
“一幫飽讀詩書的讀書人,竟然被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給整服了?”
“他們可不是被農民整服的,是被陛下整服了!”
蔣瓛不免贊嘆:“陛下果然異于常人,這些主意,我就是花上一輩子,也想不出來。”
“一輩子太久,只爭朝夕。”林圭年淡淡的裝了一下。
蔣瓛一聽,驚了:“老龜,你這句話寫上去,這獎勵不就來了?”
“我倒是想,可是不敢吶。”
林圭年撓了撓頭,“這句話是陛下寫的,出自大明新青年報第一期。”
“有時間你去買來看看,陛下寫的文章,怎么說呢?”
林圭年摩挲著下巴,半晌才憋出一個字:“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