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粒子撲在乾清宮窗欞上,將遼東總兵金玄成的八百里加急奏報打出細(xì)密的孔洞。
蕭用銀刀挑開三道火漆時,腥膻的羊皮味混著血銹氣撲面而來——這是邊軍特有的“血封“,意味著女真騎兵已踏破三道烽燧。
“臘月初七,建州左衛(wèi)阿哈出率五千精騎犯寬甸堡,焚糧倉三座。“李宗成的聲音在鎏金狻猊爐的煙氣里沉浮。
“臣已著薊州衛(wèi)佯攻海西女真,迫其回防...“
少年天子突然將羊皮卷按在輿圖上,指尖正戳中遼東凹陷的河谷:“首輔算準(zhǔn)了女真各部互不馳援,卻算不準(zhǔn)今年遼河封凍比往年早半月——這個阿哈出的馬蹄此刻怕是已踏過結(jié)冰的太子河!“
燭火“噼啪“爆了個燈花,映出奏折末尾猙獰的墨跡。
金玄成用突厥文寫著“存糧盡毀“,那是他們少年時在遼東大營約定的暗語,意為“軍中已有食人者“。
李宗成袖中《太倉簿》被捏出褶皺。
去歲江南水患吞噬四百萬石漕糧,今冬九邊軍鎮(zhèn)同時告急,連京營都開始摻麩糠充作軍糧。
他想起三日前巡查通州倉時,守倉老吏跪在雪地里哭訴:“老鼠都餓得啃同類的骨頭了,哪有余糧喂遼東!“
“傳旨光祿寺,罷上元節(jié)賜宴。“蕭玄韞突然摘下十二旒冕冠,露出眼角尚未結(jié)痂的凍瘡,“省下的三千石粳米,今夜就從朝華門運出去。“
“陛下!“李宗成蟒袍下的膝蓋重重砸在金磚上,“內(nèi)帑存糧僅剩八百石,那是預(yù)備太皇太后梓宮發(fā)引時...“
話音被玄鐵令牌叩擊玉案的清響打斷。少年天子從龍椅暗格抽出枚青銅虎符,符身“羽林“二字被摩挲得發(fā)亮——這是孝慈皇后臨終塞給幼子的禁軍調(diào)度權(quán),滿朝文武都以為它早已隨葬昭陵。
“去歲查抄安國公府,朕私藏了五萬兩鹽引。“蕭玄韞將虎符拋給陰影里的暗衛(wèi)指揮使,“讓南鎮(zhèn)撫司的人扮成晉商,拿這個跟淮揚(yáng)鹽梟換糧。“
李宗成瞳孔驟縮。他忽然意識到龍案上那方缺角的端硯——半月前新帝說失手摔了,此刻硯臺下壓著的,分明是戶部丟失的鹽課賬簿副本。
這個少年天子確實不那么一般,李宗成還是有些盤算在的。
更漏指向子時三刻,神武門悄然駛出十八輛裹著棉被的糧車。
守將剛要查驗,忽見雪霧中飄來盞慘白的燈籠,司禮監(jiān)掌印安允尖細(xì)的嗓子刺破夜空:“御馬監(jiān)的草料,驚了圣駕的馬蹄,仔細(xì)你們的腦袋!“守將乖乖查看了安允的牌符,恭恭敬敬讓開。
李宗成站在角樓陰影里,看糧車轍痕深深碾過新雪。
他袖中密報寫著淮揚(yáng)鹽價暴漲三成的消息,而新帝換糧的鹽引足夠讓鹽梟們火并三個月。
當(dāng)最后一輛車消失在官道盡頭,他突然對著虛空輕笑:“陛下可知,老臣在通州倉給您留了份冠禮?“
三日后,遼東密奏與戶部題本同時抵達(dá)御前。
金玄成用女真文畫了朵格桑花,代表糧草已至;而戶部侍郎的彈章里,赫然夾著通州倉憑空多出的兩千石陳米——那是李宗成拆東墻補(bǔ)西墻,從宣府鎮(zhèn)武庫挪來的明仁八年屯糧。
“首輔這墻拆得妙。“蕭玄韞蘸朱砂在彈章上畫了只振翅仙鶴,“宣府監(jiān)軍太監(jiān)是安允干兒子,武庫少只箭簇都會哭喪,如今丟了兩千石糧竟裝聾作啞...“
“所以臣幫他添了筆賬。“李宗成呈上重新謄抄的《太倉簿》,“薊州鎮(zhèn)多報的戰(zhàn)馬損耗,正好抵了宣府的虧空。“
少年天子忽然傾身逼近,冕旒玉珠撞在首輔的獬豸冠上叮當(dāng)作響:“太傅當(dāng)年教《貨殖列傳》,說平準(zhǔn)均輸?shù)年P(guān)鍵在于'損有余補(bǔ)不足'——如今看來,朕這個學(xué)生可算出師了?“
“陛下疏漏了一處。“李宗成指尖點在賬簿某行,“光祿寺省下的三千石糧,有八百石摻了砂土,臣已命順天府尹扮作流民劫了官倉。“
暖閣陷入死寂,唯聞雪片撲窗的沙沙聲。蕭玄韞忽然抓起案上鎮(zhèn)紙砸向蟠龍柱,飛濺的玉石碎片中,他笑得像個惡作劇得逞的少年:“原來那日跟蹤糧車的夜不收,是首輔的人!“
李宗成此時也呵呵一笑。
臘月二十三祭灶那日,遼東傳來大捷。金玄成將女真騎兵誘至太子河冰面,用內(nèi)帑糧食釀的烈酒燒穿三丈寒冰。
捷報末尾畫了只缺耳朵的老虎,那是他們兒時在遼東獵場被熊抓傷的見證。
李宗成在文淵閣燒毀最后一份假賬時,發(fā)現(xiàn)灰燼里混著片金箔——來自新帝昨日賞賜的《明安兵典》封皮。
突然響起的擊掌聲驚得他手抖,轉(zhuǎn)身卻見蕭玄韞拎著酒壺倚門而立,玄色常服下擺沾滿馬廄草屑。
“太傅教過'飛鳥盡良弓藏',可朕偏要'狡兔死走狗烹'。“
少年天子將酒液潑向炭盆,騰起的火焰映亮眸中星河,“宣府監(jiān)軍今晨溺死在胭脂河,首輔猜是誰家的手筆?“
“總歸不是淮揚(yáng)鹽梟。“李宗成從容添了塊松香,“畢竟他們正忙著給陛下立長生牌位呢。“
雪夜忽聞云板四響,慈寧宮走水的消息傳來時,兩人正就著火光拆解女真人的牛角弓。蕭玄韞隨手將弓弦拋進(jìn)烈焰:“這把戲三年前孝懿皇后用過——潑油前記得先溫酒,否則焦味太嗆人。“
“臣這就去查...“
“不必。“少年天子用灰燼在掌心畫出六科廊的輪廓,“讓安國公的侄兒去救火,他上個月剛領(lǐng)了五城兵馬司的差事。“
李宗成踏出宮門時,袖袋沉甸甸地墜著塊玉玨——方才攙扶佯醉的新帝時,被塞入的竟是安允的東廠腰牌。
他忽然想起先帝臨終那個血沫翻涌的笑:“玄韞這孩子,天生會拆骨入藥...“
而此刻的乾清宮殿頂上,蕭玄韞正用金玄成送的女真骨笛吹著塞外小調(diào)。
冰裂紋窗欞將月光割成碎片,恰似龍案下那口樟木箱里,李宗成二十年來所有奏折的抄本——最底下那封明仁八年的《請立皇四子為儲疏》,邊角已被摩挲得起了毛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