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馬嵬坡葬楊貴妃的預(yù)言
- 推背圖傳奇:袁天罡、李淳風(fēng)的驚世預(yù)言與奇幻人生
- 順衍
- 1855字
- 2025-03-12 18:23:01
讖曰:
楊花飛,蜀道難。
截斷竹簫方見日,
更無一史乃乎安。
頌曰:
漁陽鼙鼓過潼關(guān),此日君王幸劍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處葬金環(huán)。
在大唐的歷史長河中,唐玄宗李隆基無疑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位期間,大唐隆盛至極,史稱“開元盛世”。然而,這位帝王也是一位風(fēng)流天子,他的寵妃楊貴妃,更是一位古今皆知的風(fēng)云人物,“傾國傾城”這一形容女子美貌絕倫且可能帶來災(zāi)禍的詞匯,便是因她而來。
楊貴妃,小名玉環(huán),本是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也就是唐玄宗的兒媳。她肌態(tài)豐艷,骨肉停勻,美貌非凡。唐玄宗費盡心思,才將兒媳楊玉環(huán)納入后宮,冊封為妃。
唐玄宗的后宮中,除了楊貴妃,還有梅妃、虢國夫人等佳人。他周旋于這些女子之間,但楊貴妃最得圣寵。唐玄宗若要私會梅妃或虢國夫人,都得背著楊貴妃行事。
唐玄宗沉浸在溫柔鄉(xiāng)里,漸漸不理朝政。奸相楊國忠與寵妃相互勾結(jié),在外又有安祿山等雄藩窺視,國家局勢日益糜爛。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亂。叛軍由范陽一路攻至洛陽,勢如破竹,唐朝軍隊兵敗如山倒。不久,潼關(guān)也被攻破,局勢急轉(zhuǎn)直下。
楊國忠無計可施,只得勸玄宗逃往四川。玄宗帶著陳玄禮的兵將、楊國忠、楊貴妃、高力士等人啟程前往四川。
一日,行至馬嵬坡時,唐玄宗正牽著楊貴妃的手,突然面色大變,命高力士出去查看。待高力士回來,才得知楊國忠父子和虢國夫人已被禁軍殺死。玄宗大驚,忙問:“陳玄禮在哪里?”
御史大夫魏方進欲出去一探究竟,剛一露面,便見禁軍已將楊國忠的首級懸掛在驛門上,其肢體被凌割得七零八落,慘不忍睹。魏方進質(zhì)問:“為何擅殺宰相?”話未說完,幾名軍士便一擁而上,將他按倒在地毆打致死。
同平章事韋見素也出來查看,還未站穩(wěn),就被亂軍扭住,血流滿地。幸好背后有人呼喊:“不要傷韋相公!”眾人這才住手,韋見素才得以痛苦地爬起來,踉踉蹌蹌地退入驛中,向唐玄宗說明了情形。
唐玄宗無奈,外面的喧鬧聲卻仍未停歇。高力士思索一番后,建議玄宗出去慰諭將士。玄宗只好硬著頭皮,扶著拐杖走出驛門,低聲下氣地慰問將士,命他們收兵。然而,將士們依舊圍住驛門,拒不遵旨。
唐玄宗怒不可遏,立刻吩咐高力士再次前去詢問陳玄禮究竟是何緣由。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已然被誅殺,而楊貴妃也不適合再繼續(xù)侍奉陛下您了,還望皇上您忍痛割舍這份恩情,對楊貴妃施以正法。”
高力士面露難色:“這恐怕不便進去說吧?”
底下的軍士們頓時喧嘩起來,齊聲呼喊:“不殺貴妃,誓不護駕!”邊喊邊朝著高力士擁去,來勢洶洶。高力士嚇得面如土色,慌忙逃進驛中,上氣不接下氣地向唐玄宗稟報。
唐玄宗變色道:“貴妃平常深居宮中,對外事從不聞問,何罪之有?”
高力士只得盡力勸說:“貴妃固然無罪,但將士們已殺楊國忠。若貴妃仍在陛下左右,恐難使眾人心服。還望陛下遷就一下,唯有將士心安,陛下才能安全。”
唐玄宗沉吟不語,轉(zhuǎn)身走到驛門旁,倚杖而立。韋見素的兒子京兆司錄韋諤護駕在旁,跪地奏道:“眾怒難犯,安危就在瞬息之間,愿陛下速作決斷。”
玄宗仍猶豫不決,此時外面的喧嘩聲愈發(fā)激烈,幾乎要沖進門來。韋諤跪地猛力叩頭,額頭鮮血直流,苦苦哀求。
“罷了!罷了!”玄宗頓足長嘆。話未說完,高力士神色慌張地沖進來說:“軍士們已經(jīng)沖進來了,陛下若不速決,他們就要自行動手了。”
玄宗不禁淚落,怔了半晌,才忍痛說道:“我也顧不得貴妃了。你替朕傳旨,賜妃自盡罷!”
正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寫:“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楊貴妃就這樣香消玉殞于馬嵬坡,應(yīng)驗了讖語“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處葬金環(huán)”。“木易”為“楊”,“山下鬼”是“嵬”,指馬嵬坡,“金環(huán)”即玉環(huán),也就是楊貴妃。
而讖語中的“截斷竹蕭方見日,更無一史乃平安”,似乎也暗藏玄機。玄宗逃往四川時,太子在靈武即位,即肅宗。唐室有了維系人心的新君,各州郡紛紛起兵平叛。
公元757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后的第二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賊兵大亂。安慶緒又為史思明所殺,史思明也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直到代宗嗣位,安史之亂才徹底平定,前后歷時八年。
“截斷竹蕭方見日”暗示著肅宗即位,“蕭”字截去“竹”頭正是“肅”,意味著到了肅宗時,唐室才重見天日。“更無一史乃平安”則指史思明死后(無史),安史之亂才得以平息。
再看此象之圖,圖上的線裝書暗指史(書),即暗示史思明;馬鞍則用安(鞍)音暗示安祿山;而躺在地上的美人,顯然是指死于馬嵬坡的楊貴妃。
金圣嘆對此象批注道:“一馬鞍指安祿山,一史書指史思明,一婦人死臥地上乃貴妃死于馬嵬坡,截斷竹蕭者,肅宗即位而安史之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