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招兵抗賊的“雞飛狗跳”
- 三國糗事錄
- BoBoKar
- 3183字
- 2025-03-10 19:50:03
歷史背景
公元184年三月,黃巾起義如野火燎原,冀州、兗州、青州等地烽煙四起,涿郡雖偏居北疆,也未能幸免。黃巾賊首張角遣部將程遠志率五萬兵馬南下,意圖攻掠幽州,沿途燒殺,鄉民惶惶。朝廷命中郎將盧植領兵北上,駐守廣宗堵截張角主力,同時下令各地郡縣自募鄉勇協防。涿縣縣令接到軍令,急召地方豪強募兵,賞田十畝的告示貼滿街頭,鄉里卻多是觀望之人。此時,劉備、關羽、張飛剛在桃園結義,滿腔熱血,決意拉支隊伍,投奔盧植麾下,搏個功名。
正文
涿縣街頭,春風漸暖,桃花瓣飄得滿地都是,可街面上的熱鬧卻透著股不安。縣衙前新貼了張告示,上書“黃巾賊程遠志率五萬眾南下,距涿郡不足三百里,急募鄉勇,協防北疆,賞田十畝,免稅三年”,旁邊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黃巾賊頭像,裹著黃布,手持鐮刀,模樣滑稽。鄉民圍著告示議論紛紛,有個賣豆腐的老漢嘆道:“程遠志那廝聽說長得跟野豬似的,帶著五萬泥腿子,涿縣這點人不夠他塞牙縫!”有個趕集的小販接話:“聽說盧植將軍在廣宗跟張角干上了,咱們這兒要是守不住,黃巾賊就直奔幽州了!”還有個老太太嘀咕:“張角會妖術,吹口氣人就倒,咱這鄉勇拿啥打?”
劉備擠在人群后頭,耳朵支棱著聽動靜。桃園結義后,他滿腦子都是“干大事”的念頭,昨夜輾轉難眠,盤算著怎么拉支隊伍,投奔盧植混個前程。他挑著草鞋擔子,灰布短衫上還沾著昨兒摔桌子時蹭的花瓣,腰間破竹簍里裝著幾雙賣剩的鞋,鞋底磨得發黑,草繩散發著股淡淡的霉味。關羽跟在他旁邊,手里攥著那把崩口的屠刀,紅臉上一副不耐煩的神情,嘴里嘀咕:“黃巾賊來得正好,我這刀正愁沒地方磨!”張飛扛著桑木棒,大步流星走在前頭,黑臉上掛著股興奮勁兒,嚷道:“大哥,二哥,咱結拜了總得干點啥,這不正是時候?拉支隊伍揍程遠志去!”
劉備點頭,壓低嗓子:“三弟說得對!朝廷募兵,盧植將軍正缺人,咱們拉支鄉勇投過去,立了功興許能封個校尉啥的。涿縣雖小,豪杰不少,咱得趕緊動手!”關羽捋捋胡子:“有理。可咱仨沒官職沒糧餉,拿啥招人?就靠大哥這草鞋?”張飛一拍大腿,震得路邊攤子都晃:“簡單!我有辦法!回我家院子擺攤,管飯送酒,誰不來?”劉備苦笑:“三弟,這法子聽著像開酒肆……”關羽冷哼:“字別寫太歪,不然沒人看得懂。”
第二天,張飛果然在自家院門口搭了個棚子,用塊破布寫上“招義勇,助朝廷,管飯送酒”,字歪得像蚯蚓爬,墨汁還滴了一地。他搬出張木桌——昨兒塌的那張修好了,腿上裹著麻繩,晃得更厲害。劉備掏出雙草鞋墊底下,嘆道:“這桌子命苦,昨兒剛塌,今兒還得受罪。”張飛從地窖抱出壇桃花酒,拍開泥封,擺在桌上,吼道:“鄉里鄉親聽著!黃巾賊要打涿縣了,跟我干的管飯送酒,殺賊立功!”關羽靠著桃樹,手扶屠刀,擺出一副高冷模樣,可那刀口崩得太慘,看著像切菜用的。
頭一天,棚子前還真擠了幾個瞧熱鬧的。第一個是個瘦得像竹竿的小伙子,穿著破麻衣,懷里抱只咯咯叫的母雞,哆哆嗦嗦走過來:“聽說管飯送酒,是真的嗎?我叫劉小二,家住涿縣東頭,獵戶鄒靖的遠房侄子。”張飛豪氣一揮手:“當然!跟我干,每天豬肉管夠!”劉小二眼睛一亮:“那我加入!不過我這雞得帶上,它會下蛋,省得你們買菜。”關羽皺眉:“這雞算啥兵?連刀都拿不動。”劉小二拍胸脯:“它啄人可狠,我昨兒喂它時還被啄出血!黃巾賊來了,放出去擾敵!”張飛樂了:“行,雞也算個伙食兵,記上!”劉備圓場:“就叫‘雞先鋒’,先收下吧。”
第二個是個胖得像水缸的莊稼漢,扛著把生銹的鋤頭,滿臉堆笑:“三位大哥,我叫王大墩,種地出身,力氣大,能扛三百斤糧!”張飛大喜:“好漢子!留下!”王大墩慢吞吞補充:“不過我得吃三百斤糧才能扛三百斤……”劉備差點摔倒:“那你這不是白吃嗎?”王大墩嘿嘿一笑:“我還能吃草,省糧食!黃巾賊來了,我扛糧跑后頭,餓了啃草就行。”關羽冷笑:“那你跟馬搶飯去吧!”張飛一錘定音:“留著,關鍵時候還能當盾牌使!”劉備嘆氣:“這盾牌忒能吃…”
第三個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屠夫,拄著根拐杖,手里拿把殺豬刀,顫巍巍走過來:“聽說你們招義勇,我年輕時跟過鄉勇,殺過幾頭野豬,算不算?”張飛拉他坐下:“會喝酒不?”老屠夫咧嘴:“一斤不醉!昨兒還喝了半壇,頭不暈腿不軟。”張飛大喜:“兄弟,你這歲數還能喝,絕對是人才!”老屠夫從懷里掏出根豬尾巴,啃了一口:“這是昨兒剩的,先墊墊肚子。”劉備捂臉:“三弟,咱們這是招兵還是開飯館啊?”關羽補刀:“這隊伍,黃巾賊沒打來,自己先吃垮了。”
棚子前漸漸熱鬧起來,消息傳開,鄉里來了幾個閑漢湊熱鬧,還有個賣豆腐的小販路過,被張飛硬拉進來:“你那豆腐也能砸人,算武器!”劉小二的雞跑出去啄了個路人,王大墩蹲地上啃草,老屠夫嚼著豬尾巴打盹,場面亂成一鍋粥。正鬧著,涿縣縣吏帶著幾個兵丁殺氣騰騰走過來,手里拿著根令牌,喝道:“誰在這兒私自招兵?朝廷禁私募,抓起來修城墻去!”劉備忙迎上去,堆笑:“官爺誤會了!朝廷下詔募鄉勇抗黃巾,咱這是響應號召,練兵協防!”縣吏狐疑地瞅瞅棚子,又看看這群“兵”:劉小二抱雞,王大墩吃草,老屠夫啃豬尾巴,賣豆腐的還在喊“豆腐便宜啦”……
縣吏嘴角抽搐:“鄉勇?這幫人連豬都殺不過吧?朝廷募兵得報備,你們有文書嗎?”劉備眼珠一轉:“官爺,文書還沒來得及請,咱們先練著,回頭補上!黃巾賊都到三百里外了,程遠志那五萬兵馬不等人啊!”張飛不服,棒子一杵地:“官爺不信?跟我比比力氣!”關羽遞上一碗桃花酒:“官爺,來一口,嘗嘗咱的手藝。”縣吏接過酒,抿了一口,咂咂嘴:“嗯,這酒還行。算了,你們繼續‘練’,別鬧太大,回頭把名冊報上來,不然抓你們去扛石頭!”說完帶人走了。
危機剛解,三人松口氣,張飛得意:“看見沒?我的招兵大計多妙!”劉備苦笑:“妙是妙,可這隊伍,連只雞都打不過吧?”關羽嘆氣:“罷了,反正有酒喝,先湊合。”可沒兩天,麻煩又來了。鄉里傳出風聲,黃巾賊先鋒程遠志派了支千人小隊,直奔涿縣南邊白馬坡搶糧,距城不過五十里。縣令急得滿頭汗,召集鄉勇堵截,劉備一聽,拍桌子:“機會來了!咱帶著這幫人去白馬坡,打個勝仗投盧植!”張飛吼道:“對!揍程遠志那野豬頭!”關羽點頭:“早想試試這刀能不能砍人。”
白馬坡離涿縣不遠,坡下有條小河,坡上雜草叢生,三人帶著“鄉勇”趕到時,天剛擦黑。他們埋伏在草叢里,劉備壓低嗓子:“二弟斷后,我跟三弟沖,雞先鋒擾敵,大墩扛糧!”關羽提刀守住后路,張飛扛棒子沖在前頭,劉小二放出雞,王大墩扛著鋤頭磨磨蹭蹭。結果雞剛跑出去,被黃巾賊抓去烤了,賊兵還喊:“這雞瘦得沒肉!”張飛沖上去一棒子打空,摔進泥坑,罵道:“這草咋這么滑!”王大墩揮鋤頭喊:“我挖坑埋賊!”挖了半天把自己埋了半截。劉備揮著草鞋喊:“別慌,鞋管夠!”關羽沖上去砍倒倆賊,回頭一看,隊伍全散了,只剩劉小二哭:“我的雞沒了!”
黃巾賊見這幫人亂成一團,樂得沒追,搶了幾袋糧就跑。劉備灰頭土臉爬起來:“這仗打得…丟人丟到白馬坡了。”張飛爬出泥坑:“沒事,賊跑了,咱沒死!”關羽冷笑:“沒死是沒死,可這刀又崩了個口。”王大墩拍拍土:“我埋得挺好,下次埋賊!”劉小二抹淚:“下次我帶鴨子…”
戰后,涿縣傳開:“劉備那幫鄉勇,白馬坡打黃巾,雞被烤了,人被埋了,草鞋滿天飛。”縣令氣得直罵:“這幫家伙,守城還不如守雞窩!”可鄉里卻有人說:“好歹敢打,膽子不小。”消息傳到盧植耳中,他派人來問:“涿縣那仨結拜的,到底是英雄還是笑話?”
更深入的歷史細節
時間與事件:公元184年三月,黃巾起義初起,程遠志率五萬兵南下幽州,盧植駐廣宗,史實明確。
地點與人物:
涿縣屬涿郡,白馬坡為虛構地名,但符合北疆地貌。
程遠志(黃巾將領)、盧植(朝廷將領)、張角兄弟(妖術傳聞),均為史實人物。
縣令募兵、鄉勇協防,符合東漢末年地方自保模式。
社會背景:
黃巾賊燒殺搶掠、涿縣鄉民恐慌,反映亂世民生。
賞田十畝、免稅三年,朝廷政策細節更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