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律令科比(求追讀月票)
- 三國:挾曹操以令天子
- 天黑獨白
- 2015字
- 2025-03-24 10:50:00
林晦深吸一口氣,朗聲道:
“云長,此事就算是我拜托你了,兩千鹽丁生死,全部操之于你手。”
說著,林晦對關羽深深一拜。
關羽雙眼通紅,像是有什么東西扎了一下腳底,酥麻的感覺從腳底直沖頭頂,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
“關某也聽聞季布一諾千金,縱某身首異處,亦不負大人所托!”
……
關羽村民的車隊拉著鹽走了。
“大人,此人可靠嗎?就讓他拉著這些鹽離開……”
李封終究忍不住,問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放心吧,此人日后定能揚名天下,你信不信?”
“大人明察秋毫,行事果斷,常理無法度之。
屬下雖然不懂,但卻相信大人的判斷。”
李封言之鑿鑿的神態,惹得林晦哈哈大笑。
如今,也有人開始拍自己馬屁了么?
這是好事,說明自己的勢力,正在逐漸成長。
……
安邑縣內。
衛覬眉頭緊皺,手中毛筆吸滿了墨汁,但卻遲遲不能下筆。
“兩千鹽丁,為何要單獨設置律法?”看著地上被自己寫廢的白帛,忍不住苦笑一聲。
自從鹽池回來后,衛覬便將自己鎖在書房,吃住都在里面。
縣衙一切事宜,皆托付給了縣丞裴茂,自己全神貫注在鹽池新法之上。
衛氏世修律法,衛覬自小便熟讀蕭何編寫的《九章律》和戰國《法經》,對于漢律的混雜,也時常感到不滿。
所謂漢律,包含了律令科比四個方面的內容,簡直就是一鍋大雜燴。
律,就是法典,最基本最穩定的法典,輕易不改變,核心就是西漢蕭何主編的《九章律》。
令,就是皇帝發布的詔令,可以隨時取代律,級別最高,法典在皇帝詔令面前,就是廢紙。
科,就是律和令的補充條文,規范具體罪行的,比如什么叫窩藏罪,什么叫做逃匿罪,是對罪名的詳細解釋。
比,就是判例法,法典沒有明確規定時,參照之前的先例或者根據儒家經典來判決。
衛覬研究律法多年,內心一直有一個志向,那就是重編漢律,把漢律徹底體系化。
剔除掉漢律繼承秦律的嚴苛條目,剔除掉儒家經義唯心定罪的內容。
編寫一部干干凈凈的律法典籍!
只不過這些志向,只能隱藏在心中,午夜夢回時,自己在腦海中回味,從不敢對外人說。
在衛覬的想法中,功臣、貴族犯法,也應該與庶民同罪,不應該存在什么官僚豁免的詔令。
衛覬也知道,自己若是對外宣揚自己這種想法,那就是大逆不道,與天下士族為敵。
現在,林晦讓自己單獨為鹽池編寫法律。
寫到【功臣、權貴犯法,與庶民同罪】這里,衛覬傻了。
自己是在給兩千名鹽丁編寫法律,兩千名鹽丁里,有功臣和權貴嗎?
拍了拍自己腦袋,衛覬搖搖頭,覺得自己有點入魔了,
剛要劃掉這一條,林晦的臉突然出現在衛覬腦海中。
“此律法以后未必不能推行于天下!”
他想起了林晦對自己說過的話。
林晦為什么會這么說?
他不過是一個小小鹽丞,即便如今代鹽監之責,也沒有資格推動陛下修改漢律。
還是說……
衛覬突然有一個非常恐怖的猜想。
他必須找林晦確認。
衛覬收拾好竹簡,頭發都來不及洗漱,急匆匆打開書房,快步朝縣衙外走去。
恰好裴茂從案卷庫出來,“伯儒兄,要往何處去?”
在裴茂心中,衛覬風度過人,從來都是一板一眼,不急不忙,儀表外貌收拾的整潔無比。
如此不修邊幅,極為罕見。
衛覬擺擺手,頭也不回,等離開了縣衙大門,不見了身影,聲音才傳到裴茂的耳中:
“巨光兄,我去鹽池一趟,縣衙之事,還望你暫且擔之。”
裴茂:“……”
仰天長嘆,狠狠跺了一腳。
“林晦此子實在可恨。”
雖然很擔心衛覬的狀況,但自己若是離開,便是辜負了衛覬剛才的囑托。
一時間,裴茂也是左右為難。
最后,也只能把林晦又大罵一通,郁郁不樂的走進了縣衙。
……
衛覬看著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宿舍,驚訝的忘記了自己來意。
“林鹽丞,這是什么?”
前幾天,這里還是一片塵土飛揚的土地,如今變成整齊的房屋,即便是衛覬如此穩重之人,也張大了嘴巴。
林晦看著衛覬吃驚的樣子,心中忍不住得意道:
“伯儒兄,這是鹽丁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的,以后他們就住在這里。”
泥土的香味飄過,衛覬動了動鼻子,開口道:
“可否讓我進入一觀究竟?”
“那是自然,我說過,伯儒兄可以隨意進出鹽池各地。”
林晦松了口氣,自己試探性的稱衛覬為伯儒兄,看來衛覬并不反感。
這說明在衛覬心中,和自己的關系在慢慢拉近。
新建的鹽丁宿舍里,衛生間、炕、下水道,這一切都讓衛覬大開眼界。
“這是何物?”
“為何要設計下水道?”
“……”
衛覬對一切都感到好奇無比,而林晦也不厭其煩,一一耐心解答,讓衛覬大開眼界。
“林晦兄,這是哪一位工匠大家設計的?頗有巧思,嘆為觀止。”衛覬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心中想著,此等設計有諸多妙處。
如果能夠在安邑縣城中設計下水道,那么整個縣城會煥然一新,最關鍵的是可以最大程度防止瘟疫的發生!
身為縣令,最擔心的就是有大疫發生。
林晦雙手抱拳,謙虛道:
“伯儒兄見笑了,都是在下隨手設計,當不得如此盛贊。”
“你設計的?”
上下打量著林晦,衛覬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懂林晦了。
此人,每次見他,都會給他一次震撼。
可笑自己當初第一次見林晦,還打算磨一磨林晦的性子,想把林晦收為己用。
如今看來,林晦絕非池中之物,日后成就,無法想象。
“林晦兄,還望能將此建造之法傳授與我,對于安邑縣百姓來說,善莫大焉,我衛氏愿讓林晦兄研讀律法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