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匯票
第一節 匯票的簽發和形式
第L511-1條 一、匯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1.用制作票據所使用的文字在票據正面載明“匯票”字樣;
2.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的委托;
3.應當付款的人(稱為付款人)的姓名;
4.付款日期;
5.付款地;
6.收款人或其指定人的姓名;
7.出票日和出票地;
8.匯票簽發人(稱為出票人)的簽名。簽名可以手簽或者用任何非手簽的方式。
二、票據未記載前款規定的應載事項之一的,不能視為匯票,但本條第三款至第五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三、匯票未載明付款日期的,視為即期匯票。
四、匯票未特別載明付款地的,付款人姓名旁指定的地點視為付款地,且同時視其為付款人的住所地。
五、匯票未載明出票地的,出票人姓名旁指定的地點視為出票地。
第L511-2條 匯票的收款人可以是出票人本人。
匯票的付款人可以是出票人本人。
匯票可以為第三人的利益簽發。
匯票可以在第三人住所支付,無論該住所是付款人的住所所在地或者其他地點。
第L511-3條 在見票即付或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之上,出票人可以規定票面金額產生的利息。其他任何匯票作此規定的,視為未作記載。
利率必須在匯票中說明;未予說明的,有關利息的條款視為未作記載。
匯票如未另行說明日期的,利息應從出票日起算。
第L511-4條 匯票金額須同時采用大寫文字和小寫數字填寫,在兩者存在差異時,以文字填寫的金額為準。
匯票金額經過多次采用文字或者數字填寫的,如果存在差異,應以最小金額為準。
第L511-5條 未成年人簽發的匯票,對該未成年人無效,但當事人各自的權利符合《民法典》第1352-4條規定的除外。
如果匯票的簽名人無能力對該匯票承擔責任,或者簽名是偽造或虛構的,或者簽名因任何其他原因而不能讓匯票簽名人承擔責任時,其他簽名人的責任仍然有效。
無代理權而以代理人名義在匯票上簽名的人,應當按照匯票記載承擔責任;如果其已付款,則取得與所聲稱的被代理人本可享有權利之相同權利。此項規定,同樣適用于越權的代理人。
第L511-6條 出票人保證匯票的承兌及付款。
出票人可以免除其保證承兌責任;但任何免除其保證付款責任的條款,均視為未作記載。
第二節 保證金
第L511-7條 保證金應由出票人或者委托簽發匯票的人提供,出票人不得為他人利益僅免除其本人對背書人和持票人承擔的責任。
在匯票到期日,如果保證金的收受人對出票人或者委托簽發匯票的人欠有至少等于匯票金額的債款,則為有保證金。
保證金的所有權自動轉移給匯票的相繼持票人。
承兌須以有保證金為前提。
對于背書人而言,承兌即為有保證金的證據。
無論是否承兌,在否認的情形中,僅有出票人負擔義務證明付款人在匯票到期日有保證金;否則,即使在規定期限之后已作成拒絕證書,出票人仍負有保證責任。
第三節 背書
第L511-8條 所有匯票,即使未載明由指定人收款,也可以背書的方式轉讓。
出票人在匯票上寫明“非由指定人收款”的字樣或類似的記載時,該票據只能以一般轉讓的方式轉讓并且僅具有一般轉讓的效力。
無論付款人是否已承兌,匯票可以付款人或者出票人或其他任何義務人為被背書人。上述被背書人可將匯票再背書。
背書必須無條件。背書附加的任何條件,視為未作記載。
部分背書無效。
以來人為被背書人的背書,視為空白背書。
背書必須在匯票或其粘單上記明。背書必須由背書人簽名。背書人的簽名可以手簽或者用任何非手簽的方式。
背書可以不指名受益人,或者作僅有背書人簽名的空白背書??瞻妆硶仨氃趨R票背面或其粘單上記明才有效。
第L511-9條 一、背書轉讓匯票上的一切權利。
二、如果是空白背書,持票人可以:
1.在空白處填寫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姓名;
2.再次將匯票作空白背書,或者記名背書給他人;
3.既不填補空白也不作背書,而將匯票交付第三人。
第L511-10條 背書人保證承兌及付款,但條款另有規定的除外。
背書人可以禁止再背書;在此情況下,背書人對此后匯票的被背書人不負保證責任。
第L511-11條 如果匯票占有人能證明其因不間斷的連續背書而享有權利的,即使最后的背書為空白背書,仍視其為合法持票人。涂銷的背書,視作無記載。在空白背書之后續有另一背書之時,后一背書的簽名人視作通過空白背書而取得匯票。
如果匯票的持票人因任何事由喪失對匯票的占有,而該持票人可依前款規定的方式證明其權利的,則其無放棄該匯票的義務,但若取得該匯票時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第L511-12條 因匯票而被訴的人,不得以其與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間的個人事由作為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除非持票人取得匯票時有故意損害債務人的行為。
第L511-13條 在背書記載“收款”“托收”“代理”字樣,或者有其他表明一般委托記載之時,持票人可以行使此匯票上的一切權利,但只能以代理的名義進行背書。
在上述情形,匯票債務人只能以對背書人的各種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代理背書中所包含的委托,不因委托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而終止。
背書記載“擔保票據”“質押票據”字樣,或者有任何其他表明質權的記載時,持票人可以行使匯票上的一切權利,但該持票人所作的背書僅有代理人背書的效力。
匯票債務人不得以其與背書人之間的個人事由作為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除非持票人取得匯票時有故意損害債務人的行為。
第L511-14條 到期日之后的背書與到期日之前的背書具有相同效力。但是,在作成拒付證書之后或者在作成拒絕證書的規定期限屆滿之后所作的背書,僅具有一般轉讓的效力。
除非有相反證據,未記載日期的背書,視為在作成拒絕證書的規定期限屆滿之前作出。
禁止以偽造方式倒填背書日期。
第四節 承兌
第L511-15條 持票人或者單純的占有人可以在匯票到期日之前在付款人住所,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在任何匯票上,出票人均可規定匯票應提示承兌,并規定或不規定提示期限。
持票人可在匯票上載明禁止提示承兌,但在第三人處或付款人住所以外的其他地點付款的匯票,或者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不在此限。
出票人也可規定不得在指定日期之前提示承兌。
任何背書人均可規定匯票應提示承兌,并規定或不規定提示期限,但出票人已規定不得提示承兌的除外。
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應自出票日起1年內提示承兌。
出票人可以縮短或延長前款規定的1年期限。
背書人可以縮短上述各規定期限。
如果出具匯票是為了履行商人之間簽訂的有關供貨協議,并且出票人已經履行協議所定義務的,只要在驗貨方面符合一般商業慣例的期限屆滿,付款人不得拒絕承兌。
拒絕承兌必然導致匯票規定的到期日失效,其費用由付款人承擔。
第L511-16條 付款人可以請求在第一次提示承兌的次日向其作第二次提示。有利益關系的當事人不得以此項請求未得到滿足為由主張其權利,但此項請求已在拒絕證書上載明的除外。
持票人無義務將提示承兌的匯票放棄給付款人。
第L511-17條 承兌應在匯票上作出書面記載。承兌應記載“已承兌”或其他同義的字樣,并由付款人簽名。僅付款人在匯票正面的簽名視為承兌。
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或者應在根據特別記載而確定的期限內提示承兌的匯票,必須載明承兌日期,但持票人要求記載提示日期的除外。如果未記載承兌日期的,持票人為保留其對背書人和出票人的追索權,應在有效期內作成拒絕證書以確認承兌日期未記載。
承兌必須無條件,但付款人可以限制僅承兌部分的匯票金額。
承兌時對匯票記載事項作出其他任何變更的,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依承兌條款負有義務。
第L511-18條 出票人在匯票上指明以付款人住所之外的地點為付款地,但未指明應在該處進行付款的第三人時,付款人得在承兌時指明該第三人。未指明第三人的,視為承兌人自己承擔在付款地進行付款的責任。
匯票得在付款人住所付款的,付款人可在承兌時指明應予付款的地址。
第L511-19條 付款人同意承兌的,則負有到期支付匯票的責任。
如果匯票到期未獲支付的,即使持票人是出票人,其也可就第L5 11-45條和第L5 11-46條所規定的一切金額,向承兌人直接提起訴訟。
第L511-20條 如果付款人已承兌匯票,但在交還匯票之前涂銷其承兌的,則視為拒絕承兌。涂銷視為在票據交還之前作出,但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但是,如果付款人已書面向持票人或任何匯票上的簽名人告知承兌的,則其依承兌條款對持票人或簽名人負有義務。
第五節 保證
第L511-21條 全部或部分的匯票金額可以通過保證擔保付款。
保證可以由第三人或者已在匯票上的簽名人提供。
保證必須在匯票或其粘單上作出,或者通過另一份指明保證出具地的文書作出。
保證以“用于擔?!钡淖謽踊蛘咂渌x的形式表示,并由保證人簽名。
保證人僅在匯票正面簽名的,視為保證成立,但票面上僅有付款人或出票人簽名的除外。
保證應載明被保證人;未載明被保證人的,視其為出票人提供保證。
票據的保證人與被保證人負相同的責任。
即使被保證人的債務由于任何原因而無效,保證人的擔保仍然有效,但因保證形式存在瑕疵的除外。
保證人支付匯票后,對被保證人以及依據匯票對被保證人負有義務的人,取得匯票上的一切權利。
第六節 到期日
第L511-22條 一、匯票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出具:
1.見票即付;
2.見票后定期付款;
3.出票日后定期付款;
4.定日付款。
二、在其他到期日付款的匯票或者到期日連續的匯票均屬無效。
第L511-23條 見票即付的匯票應在提示時付款。見票即付的匯票應在出票日起1年內進行付款提示。出票人可以縮短或者延長該期限。背書人可以縮短該期限。
見票即付匯票的出票人可以規定,不得在指定日之前提示付款。在此情況下,提示期限從指定日開始計算。
第L511-24條 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按照承兌日或者拒絕證書作成日確定其到期日。
在無拒絕證書的情況下,對于承兌人而言,未記載日期的承兌視為在預定的提示承兌期限的最后一日作出。
出票日或者見票后1個月或數月內付款的匯票,以應付款月的相應日期為到期日;如果應付款月沒有相應的日期,則以該月的最后一日為到期日。
出票日或者見票后一月半或數月半付款的匯票,應先計算整月。
如果匯票到期日定為月初、月中或者月底的,其到期日是指該月的第1日、第15日或者最后一日。
“8天”或“15天”表示的期限,并非指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而是指8個或15個實際天數。
“半月”表示的期限為15天。
第L511-25條 如果定日付款匯票的付款地日歷與出票地日歷有時差的,則其到期日應依付款地日歷確定。
出票后的定期付款匯票,在日歷上的日期有時差的兩地之間簽發時,其出票日依付款地日歷的相應日期計算,并據此確定到期日。
匯票的提示期限,按上述規定計算。
如果匯票條款或票據上的簡單表述事項表明當事人意在采用其他規定的,則不適用上述規定。
第七節 付款
第L511-26條 定日付款、出票日后定期付款或者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在到期日或者其后兩個工作日中的一日提示付款。
向票據交換所提示匯票,與提示付款具有相同的效力。
第L511-27條 付款人付款時可以要求持票人交出匯票并在匯票上記載金額“收訖”字樣。
持票人不得拒絕部分付款。
部分付款時,付款人可以要求持票人在匯票上記載所收金額并出具收據。
對于已經分期付款的匯票金額,出票人和背書人的責任解除。
對于僅存有剩余金額的匯票,持票人有義務請求拒絕支付。
第L511-28條 不得強迫匯票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受領支付。
付款人在到期日前付款的,自擔風險。
付款人到期付款的,可有效解除其責任,但付款人有欺詐行為或重大過失的除外。付款人應負責審查連續背書是否符合規定,但不負責審查背書人簽名的真偽。
第L511-29條 如果匯票規定以付款地非通用貨幣支付的,則其票面金額可按到期日的匯率,以付款地國家的貨幣支付。如果債務人延遲付款的,則持票人可以選擇要求按到期日或者付款日的匯率,以付款地國家的貨幣支付。
外幣價值應按付款地的慣例確定。但是,出票人可以在匯票上規定待付金額按確定的匯率進行計算。
出票人規定以外幣作為實際支付貨幣的條款中指明以該種貨幣付款的,不適用前述規則。
如果匯票金額是用出票地國家和付款地國家名稱相同但價值不同的貨幣表示的,則推定應以付款地國家的貨幣支付。
第L511-30條 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或其后兩個工作日中的一日未提示付款的,則任何票據債務人有權將匯票金額交付信托銀行,其費用與風險由持票人負擔。
第L511-31條 只有在持票人遺失匯票,或者實行司法保護或司法重整或司法清算的情形下,才允許止付匯票。
第L511-32條 如果未經承兌的匯票遺失,則權利人可以任何復本請求付款。
第L511-33條 如果遺失的匯票已經承兌,僅在經法官裁定并提供保證的情況下,才能以任何復本請求付款。
第L511-34條 如果匯票的遺失人不能出示任何復本的,無論該匯票是否承兌,其均可請求支付已喪失匯票的金額,并通過賬冊證明其所有權且提供保證之后,經法官裁定獲得付款。
第L511-35條 如果遺失匯票的所有權人根據前述兩條規定遭拒付的,則其可依拒付證書而保留其一切權利。拒付證書應于遺失匯票的到期日之次日作成。第L511-42條規定的通知,應在該條規定的期限內送達出票人和背書人。
第L511-36條 為取得第二份復本,遺失匯票的所有權人應向其直接的前手背書人提出請求,后者應再向其前手背書人請求,并依次直至出票人。相關費用由遺失匯票的所有權人負擔。
第L511-37條 如果3年內無人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的,則第L511-33條和第L511-34條所規定的保證義務消滅。
第八節 未獲承兌及未獲付款時的追索權
第L511-38條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和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1.匯票到期,如果未付款的;
2.即使在匯票到期日前:
A.全部或部分遭拒絕承兌的;
B.無論付款人是否承兌,實行司法重整或司法清算的;或者即使未經判決確認的情況下停止支付的;或者對其財產實施扣押但無效果的;
C.尚未承兌匯票的出票人被實行司法保護、司法重整或司法清算的。
二、但是,在前款第2項B目和C目規定的情形下,被追索的保證人可在被追索起3日內向其住所地的商事法庭庭長提出延期申請;如果其請求理由獲證實,則法庭庭長作出的裁定應確定要求保證人支付有關商業票據的期限,但該期限不得超過到期日。對該法庭裁定不得提出異議或上訴。
第L511-39條 拒絕承兌或者拒絕付款的,必須以稱作“拒絕證書”的公證文書確認。
拒絕承兌證書必須在確定的提示承兌期限內作成。如果在第L511-16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下,則第一次提示是在該期限最后一日,拒絕承兌證書也可于次日作成。
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或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其拒絕付款證書應于匯票付款日后的2個工作日內作成。如果涉及見票即付匯票,其拒絕證書應按照上述有關拒絕承兌證書規定的條件作成。
作成拒絕承兌證書的,則無須提示付款及拒絕付款證書。
無論付款人是否承兌,在其停止支付或者其財產遭扣押而無效果的情況下,持票人只有在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并作成拒絕付款證書之后,才能行使追索權。
無論付款人是否承兌,在其經宣告實行司法重整或司法清算時,或者未獲承兌匯票的出票人經宣告實行司法重整或司法清算時,一旦法院作出此類宣告性的司法裁判,持票人即可行使追索權。
第L511-40條 持票人同意用普通支票、法蘭西銀行轉賬通知或者郵政支票付款的,支票或轉賬通知必須載明以這種方式支付的票據的數目與到期日;但對銀行間結算時以票據交換抵銷后的余額簽發的支票或轉賬通知,無須作此記載。
如果以普通支票結算但未獲付款的,應于旨在統一支票和支付卡的1935年10月30日法令第41條規定的期限內,向匯票的付款住所發出未獲付款的拒絕證書的通知。支票未獲付款的拒絕證書與通知均由同一執達員文書送達,但由于領土管轄權的原因,必須由兩名司法助理人員參與的除外。
以轉賬通知結算而被法蘭西銀行拒絕的,或者以郵政支票結算而被持有借記賬戶的郵政支票中心拒絕的,應在該轉賬通知或支票的簽發人的住所,自簽發之日起8日內作成拒絕履行的通知書。該通知書由一名執達員或者一名公證員制作。
第L511-41條 如果為制作拒絕履行轉賬通知或郵政支票的通知書而規定的期限最后一日是法定節假日,該期限順延至隨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中間的節假日仍計算在期限內。凡是依現行法不得請求支付或作成拒絕證書的日子,視同法定節假日。
付款人在收到通知后,如果不支付匯票和通知的費用以及拒付證書費用的,則必須將匯票返還制作文書的司法助理人員。司法助理人員應立即作成拒絕付款證書。
如果付款人不返還匯票的,拒絕證書應立即作成,并記載確認拒絕返還匯票之事實。在此情形下,持票第三人無須再遵從本法第L511-33條和第L511-34條的規定。
不返還匯票的,則構成犯罪,應處《刑法典》第314-1條與第314-10條規定的刑罰。
第L511-42條 持票人應在拒絕證書作成后4個工作日內,或者在載明“退票時不承擔費用”條款情形下,在提示之日后4個工作日內,向背書人通知未獲承兌或未獲付款。
在票據載明出票人的姓名和住址的情況下,公證人與執達員有義務在登記后48小時內,用掛號信向出票人通知拒付的理由,否則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證人或執達員郵寄信件,除郵資和掛號費用之外,還可獲取由條例規定數額的酬金。
背書人必須在收到通知后的2個工作日內,將其收到的通知告知其前手背書人,并載明各前手通知人的姓名和住址,依次通知,直至出票人。
上述各期限,均自收到前一通知起開始計算。
按照上述規定,對匯票的簽名人作通知時,應在同一期限內向其保證人作同樣的通知。
如果某一背書人對其住址未作記載或者記載不明的,通知其前手背書人即可。
應作通知的人可以采取任何方式,即使僅將匯票退回亦可。
應作通知的人必須證明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了通知。
在規定期限內將發出通知的信件送交郵局,視為遵守了通知期限。
在上述期限內未作通知的人,并不因此喪失追索權;如有必要,應對其怠于通知所致損失負賠償責任,但損害賠償數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第L511-43條 出票人、背書人或票據保證人,可在票據上記載“退票時不承擔費用”“免作拒絕證書”條款或其他同義文字并經簽名,免除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權時提供拒絕承兌證書或拒絕付款證書的義務。
上述條款記載,并不免除持票人在規定期限內作票據提示或作通知的義務。
抗辯持票人未遵守期限的人,承擔持票人未遵守期限的舉證責任。
如果上述條款由出票人記載的,其對票據上所有的簽名人均發生效力;如果其由背書人或票據保證人記載的,則僅對該背書人或該保證人發生效力。
即使出票人已作上述條款記載,持票人仍然作成拒絕證書的,由持票人自擔費用。如果背書人或票據保證人已作上述條款記載,并已作成拒絕證書的,則持票人可以向匯票上所有的簽名人追償制作拒絕證書的費用。
第L511-44條 匯票的出票人、承兌人、背書人或者保證人,對持票人負連帶責任。
持票人有權對前述主體的一人或全體提起訴訟,且不受他們負擔債務的先后順序的限制。
已清償票款的任何簽名人,與持票人享有相同權利。
持票人對債務人之一提起訴訟,不影響對其他債務人提起訴訟,即使向第一個被訴人的后手提起訴訟。
第L511-45條 一、持票人可以向被追索人要求支付:
1.未獲承兌或未獲付款的匯票金額,如果約定了利息,加其利息;
2.自到期日起按法定利率計算的利息;
3.作成拒絕證書與通知的費用及其他費用。
二、如果在到期日之前行使追索權的,應從匯票金額上扣除提前貼現的那部分利息。應扣除的折息按照持票人行使追索權之日其住所地的(法蘭西銀行利率)確定的貼現利率計算。
第L511-46條 已經清償匯票金額的人可以向其他債務人要求支付:
1.其已支付的全部款項;
2.自該款項支付之日起按法定利率計算的利息;
3.所支付的其他費用。
第L511-47條 已被或者可能被追索的任何債務人,在進行清償之后,可以要求交還匯票、拒絕證書以及收款清單。
已清償票款的任何背書人,可以涂銷其本人及其后手背書人的背書。
第L511-48條 如果僅獲得部分承兌之后行使追償權的,清償未獲承兌部分金額的人可以要求持票人在匯票上記載其已為之清償,并要求向其出具清償收據。持票人還須向清償人交付一份經核證與原票相符的副本及拒絕證書,以便其以后行使追索權。
第L511-49條 一、下列期限屆滿之后,持票人喪失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除承兌人外其他債務人的追索權:
1.見票即付或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的提示期限;
2.未獲承兌或未獲付款的拒絕證書的作成期限;
3.匯票上記載“退票時不承擔費用”時,付款提示期限。
二、但是,當出票人能證明其在匯票到期日有足夠保證金的,則持票人喪失對出票人的追索權。此時,持票人僅對該匯票的付款人保有訴權。
三、在出票人記載的期限內匯票未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未獲付款及未獲承兌的追索權,但如果出票人記載的條款表明其僅僅是免除承兌擔保的除外。
四、如果在背書中記載提示期限的,僅有該背書人可以主張此項記載。
第L511-50條 因不可克服的障礙,如某國的法定時效或者其他不可抗力事由,持票人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示匯票或作成拒絕證書的,該期限應予延長。
持票人應立即將不可抗力事由通知背書人,并將通知在匯票或其粘單上記載,注明日期并簽名;其他事項,則適用第L511-42條的規定。
不可抗力事由終止后,持票人必須立即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必要時作成拒絕證書。
如果不可抗力事由持續至匯票到期日以后超過30日的,持票人無須作提示或者作成拒絕證書即可行使追索權。但根據第L511-61條的規定,追索權處于更長的中止期間的情形除外。
對于見票即付或者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即使在提示期限屆滿之前,前款規定的30日期限自持票人向其背書人通知不可抗力事由之日起算;如果是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在匯票記載的見票后期限之上增加30日期限。
純屬持票人的個人行為,或者受持票人委托作匯票提示或作成拒絕證書之人的個人行為,不應視為構成不可抗力事由。
第L511-51條 除行使擔保訴權規定的各項手續外,被拒付的持票人經法官準許,可以對出票人、承兌人和背書人的動產實行保全扣押。
第九節 拒絕證書
第一小節 拒絕證書的形式
第L511-52條 拒絕承兌證書或者拒絕付款證書應由一名公證人或者一名執達員制作。
拒絕證書必須在下列地點用單一文書制作:
1.付款人的住所或其已知的最后住所;
2.匯票上載明的預備付款人的住所;
3.參加承兌的第三人的住所。
在住所記載有錯誤的情況下,作成拒絕證書之前應先制作住所檢查證書。
第L511-53條 拒絕證書應抄錄匯票、承兌、背書、規定事項以及匯票金額的付款催告等各項文字記載。拒絕證書應記明付款人是否在場、拒付理由、無權簽名或者拒絕簽名。
第L511-54條 除第L511-32條至第L511-37條、第L511-40條以及第L511-41條所規定的情況外,持票人的其他任何文書均不能取代拒絕證書。
第L511-55條 公證人與執達員有義務向當事人提供拒絕證書的正確副本,否則,將受到免職、承擔費用以及損害賠償的處罰。公證人或執達員也有義務將匯票與本票因未獲付款而作成的拒絕證書的正確副本,送交債務人住所地的商事法庭或者能進行商事裁決之法庭的書記員,并要求出具收據,或通過要求回執的掛號信郵寄給該書記員,否則,將受到與前述相同的處罰。該手續必須在拒絕證書作成之日起15日內完成。
第二小節 公示
第L511-56條 商事法庭的書記員應按照公證人與執達員向其通知的情況,逐日制作有關已獲承兌但未獲支付的匯票、本票與支票的拒絕證書以及由郵政支票中心向其通知的郵政支票未獲支付的證明書的名單。清單上應當公布的每一事項,均由法令確定。
第L511-57條 自拒絕證書或者郵政支票未獲支付的證明書作成之日起經過1個月且在作成之日起1年內,任何請求人均可自擔費用,要求上述法院的書記員提交一份第L511-56條規定的清單的節錄。
第L511-58條 按照債務人交存并取得回證的郵政支票的票據與拒絕證書以及未獲支付的證明書或者收據,確認支票已經支付時,商事法庭的書記員在按照第L511-56條制作的清單上注銷有關拒絕證書的通知或者未付款證明書,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交存的各項材料在第L511-57條規定的1年期限經過之后可以取回。此期限經過之后,書記員的義務解除。
第L511-59條 禁止以其他任何形式公示根據本小節規定制作的清單,否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L511-60條 咨詢最高行政法院后頒布的法令,具體規定適用本小節條款的條件。法令尤應確定制作拒絕證書的公證人或執達員,以及辦理其負責的各項手續的法院書記員的報酬數額。
第三小節 期限的延長
第L511-61條 在實行武裝力量總動員、發生自然災害或公共災害,或者受國家或地方行政機關管理或監督的公共服務被中斷的情形下,部長會議頒布的法令可以規定,在全國或部分地區,作成拒絕證書和旨在保全可轉讓有價證券的追索權而須作成的其他任何文書的期限均應延長。
在上述相同情勢及條件下,可轉讓有價證券的到期日應延長。
第十節 重開匯票
第L511-62條 除另有規定外,為了獲得清償,任何追索權人可以對某一債務人開出一份在該債務人住所地付款的見票即付的新匯票,此種新匯票稱為重開匯票。
重開匯票的金額,除第L511-45條及第L511-46條規定的數額外,還包含手續費與印花稅。
如果重開匯票由持票人開出的,其金額按原匯票付款地匯往前手住所地的見票即付匯票的匯率確定。如果重開匯票由背書人開出的,其金額按其自住所匯往前手住所地的見票即付匯票的匯率確定。
第L511-63條 在法國本土,重開匯票均按下列比例結算:省府所在地為0.25%,區首府所在地為0.50%,其他地方為0.75%。
任何情況下,在同一省內均不得開立重開匯票。
第L511-64條 所有的重開匯票均不得并合。
每一背書人或出票人僅對一張重開匯票負責。
第十一節 參加
第L511-65條 出票人、背書人或者票據保證人可以指定一人在需要時承兌或付款。
匯票可以按照以下規定的條件,由一參加人為被追索的任何債務人進行承兌或付款。
參加人可以是第三人,甚至是付款人,或者是承兌人以外的匯票債務人。
參加人應在2個工作日內將其參加事由通知被參加人。參加人未遵守該期限的,對因其疏忽所致損害負賠償責任,但賠償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第一小節 參加承兌
第L511-66條 在可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到期日前可以行使追索權的所有情形,均可參加承兌。
如果匯票上已指定某人在需要時進行承兌或者在付款地進行付款,持票人不得在匯票到期日之前對指定的該承兌人或付款人及其后手簽名人行使追索權,但持票人向指定的人提示承兌而被該人拒絕并以拒絕證書確認的除外。
其他參加情形下參加承兌,持票人可以拒絕。
但是,如果持票人已同意參加承兌,則喪失追索權,因而不得在匯票到期日前對指定的該承兌人或付款人及其后手簽名人行使追索權。
參加承兌應在匯票上載明,并由參加人簽名;記載被參加人的姓名;未作此記載的,視其為出票人參加承兌。
參加承兌人以與被參加人相同的方式,對持票人和被參加人的后手背書人承擔責任。
被參加人及其前手在清償第L511-45條規定的金額后,可以要求持票人交出匯票及拒絕證書;有收款清單的,也可要求一并交出。
第二小節 參加付款
第L511-67條 到期日或者到期日之前,在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權的所有情形,均可參加付款。
參加付款的金額,必須是被參加付款人應付金額的全部。
參加付款,最遲須在因未獲付款而作成拒絕付款證書的期限的最后一日的次日提出。
第L511-68條 如果匯票為居住在付款地的數人參加承兌,或者居住在付款地的數人已被指定為預備付款人,則持票人必須向這些人的全體作付款提示;必要時,拒絕付款證書最遲應在作成拒絕證書期限的最后一日的次日作成。
如果在此期限內沒有作成拒絕證書,則預備付款人的指定人、被參加承兌人及其后手背書人被免除債務。
第L511-69條 拒絕參加付款的持票人,喪失其對可能被免除債務之人的追索權。
第L511-70條 參加付款必須有匯票上記載的收訖字樣為證,并記載被參加人;未作此記載的,視其為出票人付款。
匯票應交付給參加付款人;如果有拒絕證書,則應一并交付。
第L511-71條 參加付款人對被參加付款人以及依據匯票對該被參加付款人負有債務的人取得匯票上的一切權利,但不得再背書轉讓匯票。
被參加付款人的后手背書人應被免除債務。
數人參加付款時,付款清償債務最多的人享有優先權。故意違反此規定而參加付款的人,喪失其對已被免除債務之人的追索權。
第十二節 復本及抄本
第一小節 復本
第L511-72條 匯票可以開立一式數份的復本。
復本在票據上應編號;未編號的,每一份復本視為一張獨立的匯票。
匯票未指明其為唯一單份的,任何持票人均可自擔費用,請求提交數份復本。為此,持票人應向其直接前手背書人提出請求,持票人的直接前手背書人再向其本人的前手提出請求,依次直至出票人。
所有背書人均應在新的復本上重作背書。
第L511-73條 就一份復本付款的,即使未記載其他復本因此付款而失效,仍有解除債務的效力。但是,付款人對其已經承兌而未收回的復本仍應承擔責任。
背書人將復本分別轉讓給數人的,該背書人及其后手背書人應對所有經其簽名而未收回的復本承擔責任。
第L511-74條 將某一復本送交承兌的人,必須在其他所有復本上寫明該復本持有人的姓名。該復本持有人有義務將此復本交給另一復本的合法持票人。如果該人拒絕交付,持票人僅在作成拒絕證書確認下列事項后,才能行使追索權:
1.未依其請求向其交付送交承兌的復本;
2.按另一復本作承兌或付款提示而未獲承兌或付款。
第二小節 抄本
第L511-75條 匯票持票人有權作成匯票抄本。
抄本必須正確抄錄原本上的背書及其他一切記載事項。抄本必須注明抄錄的終止地點。
背書和保證可以與原本的相同方式在抄本上作出,并與在原本上作出具有同等效力。
第L511-76條 抄本必須載明原本的持有人。原本持有人對抄本合法持有人負有交還原本的義務。
原本持有人拒絕交還時,抄本持有人僅在作成拒絕證書證明雖經其請求交還原本但遭拒絕之后,才能對抄本上的背書人或保證人行使追索權。
抄本作成之前,原本的最后一次背書之后記載“此后限于抄本上的背書有效”字樣或其他同義文句的,其后在原本上所作的背書無效。
第十三節 變造
第L511-77條 匯票文本發生變造時,在變造之后簽名的人,對變造后的記載事項負責;變造之前簽名的人,對原記載事項負責。
第十四節 時效
第L511-78條 對承兌人提起因匯票所致的任何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自匯票到期日起算。
持票人對背書人和出票人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自適時作成拒絕證書之日起算;匯票記載“退票時不承擔費用”的,則自匯票到期日起算。
背書人之間以及背書人對出票人的訴訟,時效期間為6個月,自背書人清償票款之日或者背書人本人被起訴之日起算。
在已向法院起訴的情況下,上述訴訟時效期間僅從最后一次起訴之日起計算。已進行處罰或債務已獲得單獨文書確認的,則不適用上述訴訟時效期間。
時效中斷,僅對受中斷事由影響的人有效。
但是,所有債務人在被要求清償債務時,應宣誓證明其不再負有債務;其在世配偶、法定繼承人或權利繼受人被要求清償債務的,也應宣誓確認真誠地認為自己不再負有任何債務。
第十五節 一般規定
第L511-79條 匯票到期日為法定節假日的,只能在其后第1個工作日請求付款。同樣,匯票的其他行為,特別是提示承兌和作成拒絕證書,只能在工作日進行。
上述票據行為必須在特定期限內完成,但該期限的最后一日為法定節假日的,則該期限延長至其屆滿后第一個工作日。期限中間的節假日,在計算期限時包括在內。
第L511-80條 根據現行法律不可以請求支付或者不得作成拒絕證書的期日,視同法定節假日。
第L511-81條 法定或約定的期限不包括期限開始的當天。
任何法律上的或者司法上的寬限日,均不予認可,但符合第L511-38條和第L511-50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章 本票
第L512-1條 一、本票應記載下列事項:
1.用制作該票據所使用的文字在票面上記載其為本票;
2.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的承諾;
3.付款日;
4.付款地;
5.收款人或其指定人的姓名;
6.出票日和出票地;
7.出票人簽名。
二、本票未載明到期日的,視為見票即付。
三、本票未特別記載付款地的,本票的出票地視為付款地,同時視為出票人的住所地。
四、本票未記載出票地的,記載在出票人姓名旁邊的地點視為出票地。
第L512-2條 票據欠缺第L512-1條規定的應記載事項之一的,不能視為本票,但符合第L512-1條第二款至第四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L512-3條 下列有關匯票的規定,凡不與本票性質相抵觸的,均適用于本票:第L511-2條至第L511-5條,第L511-8條至第L511-14條,第L511-18條,第L511-22條至第L511-47條,第L511-49條至第L511-55條,第L511-62條至第L511-65條,第L511-67條至第L511-71條,第L511-75條至第L511-81條。
第L512-4條 第L511-21條有關票據保證的規定,也適用于本票。在該條第六款規定的情形,票據保證未載明被保證人的,視其為本票的出票人提供保證。
第L512-5條 第L511-56條至第L511-61條有關公示與延長拒絕證書作成期限的規定,適用于本票的拒絕付款證書。
第L512-6條 本票出票人的責任,與匯票承兌人相同。
第L512-7條 見票后定期付款的本票,必須在第L511-15條規定的期限內,向出票人作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人在本票上見票簽證之日起算。出票人拒絕見票簽證的,應作成拒絕證書予以證明;拒絕證書作成日即為見票后期限的開始之日。
第L512-8條 本票的條款須經當事人明確約定并在票據上載明,才能適用于債務人。即使在此情況下,本票在開立后30日內未送達債權人的,債權人可簽發一張匯票,其債務人應按第L511-15條最后兩款的規定承兌該匯票。與此相反的任何條款,視為未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