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童聲傳而米價揚
- 晚明宰輔
- 松閣的歷史書
- 2043字
- 2025-03-08 11:30:00
農(nóng)歷七月一,天晴。
揚州城內(nèi)熱鬧非凡,無他,四大糧閥停止售米,突然拋出保價兌米的條款。
只要預(yù)付九十文,便可以在半月后,憑借木籌,兌換新米,無論屆時糧價幾何。
揚州的米,官方鎖價為一百五十文一石,對于尋常百姓而言,近乎半價的米,自然引得哄搶。
由于四大糧閥的價格比沈記米行要低上十文,并且木籌上明確標(biāo)注為“新米”。
大部分還在觀望的百姓,放棄沈記米行,轉(zhuǎn)而跑向四大糧閥。
沈記米行內(nèi),沈硯泰然自若,嘴角帶笑。
“二少爺,您怎么還笑得出來?”
李賬房放下手中的算籌,從人群中擠進(jìn)房間,聲音有些著急“您的方法都被他們學(xué)去了,而且比我們還便宜十文,我們的客人越來越少了。”
沈硯擺擺手,神秘一笑說道:“李叔,不必?fù)?dān)心,距離兌換期限,不是還有半個月嗎?誰也不知道這半個月會發(fā)生什么。”
“哎。”李賬房輕輕嘆了口氣,“即便如此,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早做防備?!?
“李叔放心,我已經(jīng)做好了萬全準(zhǔn)備?!鄙虺幣牧伺睦钯~房的肩膀,示意對方安心。
李賬房張了張嘴,還想說什么,但看到沈硯自信的目光之后,還是忍了下來,他只是沈家的下人而已,主人家做什么決定,還輪不到他說三道四。
……
沈硯所作的那首童謠,殺傷力無疑是巨大的。
倒不是說他寫的有多么好,也不是沈硯的方法有多高明。
實在是因為符合所有人的心意。
自從沈家和四大糧閥拋出保價兌米之后,糧食漲價,成了全揚州城百姓的心愿。
特別是那些預(yù)購木籌的人。
道理很簡單,若糧食漲價,他們低價預(yù)付就是賺到了。
另一方面,還以為所有人都明白,糧食漲價是必然的事情,至少會漲到官鎖之?dāng)?shù)。
米斗變元寶!
說到了每個人的心坎里,以至于在聽到這首歌謠之后,很多百姓不自覺跟著傳唱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xiàn)出幸福的笑容。
甚至在茶余飯后的閑談時間,幾乎所有人在談?wù)撈疬@首歌謠,都是意猶未盡的。
購得保價木籌的普通百姓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日后糧價上漲,自己便占了便宜。
至于那些糧販,對于糧價上漲,自然是樂見其成。甚至有些糧販不自覺加入到了傳播歌謠的隊伍中。
只要糧價上漲,他們便可以賺得更多差價。
按照沈硯的安排,成全帶著那些小乞兒并沒有一直在一個地方唱,而是用了一天的時間,將揚州城每個地方都跑了一遍,每到一個地方,便唱上幾句。
只有在別人問起的時候,他們才會把完整的歌謠唱出來。一旦有人問起這歌謠是誰教的,他們的回答很統(tǒng)一,在一個破廟里,一個白胡子老乞丐教的。
這些小乞兒很聰明,不僅將歌謠完整的唱了出來,還以游戲的方式演變了多個版本。
他們在地面上畫出漕船圖案,配合“跳房子”游戲,有節(jié)奏的唱著。
還將歌謠改編成了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倉鼠搬糧上樓梯……”
這些有趣的游戲,引得揚州城其他小朋友爭相學(xué)習(xí)模仿。
只用了一天時間,這幾個小乞兒,便將一首童謠,傳到了揚州城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天的時候,老乞丐不允許孩子們繼續(xù)出去了,他買了些饅頭,讓孩子們吃飽后老實藏起來。
在孩子們吃饅頭的時候,老乞丐獨自出門了,在確認(rèn)童謠已經(jīng)傳遍揚州城每個地方之后,老乞丐滿意的返回住處。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這首歌謠已經(jīng)在揚州城被爭相傳唱,甚至許多不識字的人,沒辦法記住全部,但也多多少少能記住幾句,尤其是最后兩句。
“東家米斗變元寶。”
“西市糠窩換糖糕?!?
一首小小的童謠,幾個可能都沒有名字的小乞兒,只用了兩三日,便在整個揚州城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揚州城的糧價暫時沒有上漲,但所有人的心中都認(rèn)為,或者都期盼,糧價上漲。
一時間,沈家米行和其他四家的米行,保價木籌被瘋搶。
看著被搶購一空的保價木籌,李賬房興高采烈的抱著賬本找到沈硯。
“二公子,您真神了,我們準(zhǔn)備的木籌被搶購一空,整整五萬兩白銀,短短三日,我們就入賬了五萬兩白銀!”
沈硯只是擺擺手,示意他坐下說話,“李叔,你拿出四萬兩白銀,送到恒通錢莊?!?
“哎,好嘞二公子?!崩钯~房頭也沒抬,答應(yīng)了一句,手中的木籌打的啪啪作響,也不知道正在算什么。
良久,猛地抬起頭,方才的興奮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憂愁,“二公子,按照我們和百姓的約定,四萬兩白銀,我們需要交付四十萬石糧食,可我們庫房內(nèi)現(xiàn)在只有三十萬石,這……”
李掌柜不信邪的又算了幾遍,最終認(rèn)命般的搖搖頭,癱坐在椅子上。
雖然二公子的計策減少了沈家的損失,可若到約定期限,拿不出四十萬石糧食,沈家還是要遭難!
沈硯站起身,他并不擔(dān)心,自己在制作木籌的時候,便已經(jīng)算好了,于是反問起來:“李叔,你說其余四家,到時需要交付多少糧食才夠?”
“他們幾家由于比我們更便宜,購買的人更多,估計每家至少要交付五十萬石左右……”李賬房不斷翻看著賬本,回答到一半,停了下來,“二公子,我們自己都無法按時交付,您怎么還關(guān)心起別家來了?”
沈硯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微微一笑,說道:“李叔,糧食的問題你就不用擔(dān)心了。”
聽到這話,李賬房瞬間來了精神,騰地一聲站起身,“難不成二公子還有其他辦法?那二公子從哪里弄來的糧食?”
沈硯向上指了指,神秘的開口:“天上……”
說完后,眼睛瞇了起來,四大糧閥只顧著針對沈家,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能不能按時交付那么多糧食。
而且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糧船,已經(jīng)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