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英雄主義理論的模塊

英雄理論只可能與敘事相關。英雄是被述說的人,他們是被述說出來的,無一例外。除非被指認,否則任何行為乃至任何死亡都不被視作英雄無畏的。換句話說,英雄形象、英雄紀念碑、英雄崇拜,以及人們進行崇拜的方式,共同構建出了符號單元,其參考資料是傳說故事。英雄的重要價值首先由解釋學來闡明。“英雄的”這一定語可用來表示一個人的品質,他在一次行動中展現出的品德,或者表明他采取的行動伴隨著麻煩和危險,又或者“英雄的”干脆只是一個意指非同凡響的代號——它永遠與歸因相關,且自始至終都需要一個共享它的社群。但還可更進一步去討論。英雄是由敘事創造出來的,這一事實也意味著在“英雄如何被認定”和“誰會被認定為英雄”這兩個問題上,充斥著偶然性和意見分歧。汝之英雄,彼之惡魔。在此處被頌為英雄的,在別處只被視作理應如此、實屬尋常。總體而言,在誰可以并應當成為英雄這個問題上,答案隨時移而事易。天才、大人物、明星與冒險家、領袖人物、統治者、圣人、殉道者等相關人物形象之間的界線并不十分清晰。無法頒定出一部具有約束性的英雄典范錄。越努力嘗試,條條框框之外的反例越會激增。但若是每個人都私下景仰自己的英雄,英雄崇拜就會喪失凝聚力和導向作用。

英雄的語義也在裂變:舞臺上或電影里的戲劇主角,或是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被稱為英雄,人們隱喻性地使用英雄主義風景(一種繪畫風格)這一提法,或是談論英雄交響樂(Eroica 1 ),而在日常表達中,使用這一定語通常只比拍拍背以示鼓勵多出那么一點點褒獎意味。當需要堅持、忍耐或必須克服困難時,庸常的工作也會被冠以英雄的威名。在市場營銷的話術中,這一概念更是完全的假大空, 商品要把買家包裝成英雄,與此同時它們自己或也英雄化了。女性內衣品牌香蔻慕樂(Hunkem?ller)將其客戶稱為“英雌”(Sheroes),奧樂齊超市(Aldi-süd)甚至在不久前將一款蛋糕命名為“日常英雄”。從文化批評的角度來看,類似的例子也許微不足道,但從中亦能發現一些有效的治愈消解手段:捧殺那些膨脹之徒,諷刺他們冒出的傻氣,總歸比堅持不懈地喊英雄口號來得更人道一些。語義含混和語帶嘲諷本身即可被描述為后英雄應激的癥狀——心口不一以問題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種含混當然給英雄理論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在這樣的理論是否真能以單數形式存在的這一問題上懸而不決。因其涉及的對象五花八門、變化多端,英雄理論只能與時俱進,它必須是唯名論 2 的,且在作標準化陳述這件事上始終保持謹慎克制。3 1它不去定義誰是男英雄或女英雄,也不去定義什么才是英雄的,而是著眼于觀察敘事,它關注在特定的時期、在特定的文化框架里,什么人或哪些事會被標定為英雄或英雄行為,這一定語是基于哪些經歷和價值取向而來的,人們需要作出哪些反應,被認為要完成哪些任務,要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或者要對抗怎樣的阻力——簡而言之,英雄理論關注英雄化的模式和去英雄化的模式,以及這些模式的動態變化。

此種理論的適用范圍是有限的,確切地講,它不僅面臨著時代性的考驗,還要面對本土化的問題。它并不提供一個系統,而代之以能用不同方式進行組合的啟發式 4 模塊,這些模塊無須在英雄研究領域表現得全知全能。啟發式具有暫時性和輔助性功能,通過研究需要在其幫助下解決的問題,啟發式模塊自身獲得調節校正。這意味著,針對不同問題需要不同的理論。再打個建筑方面的比方:一座大廈要能矗立起來,不僅由其要使用哪些建筑構件決定,也必然取決于這些構件是如何被一一排列起來的。其中沒有普遍有效的順序或一目了然的層級,有的只是變換交錯的觀點組合,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和各自研究興趣的不同,這些組合各具特征。無須對術語作出終極定義2,而要將關涉其中的有意義的元素彼此聯結起來,讓它們以聯結體的形式呈現,而聯結體中的元素彼此之間可以相互拆解。過于僵化的結構并不可取,它們會使必要的重組變得更加困難。應該把它想象成兒童用樂高積木搭出的物體,而不是用石頭、鋼筋和混凝土造出的紀念碑。

此外,具有啟發式主張的理論只能是視角性的。即便聚焦于二階觀察,它也會將自己放在與其考察對象相對立的視點上。英雄理論的理念正是要強調它與英雄敘事的內在邏輯之間存在批判性距離,然而,英雄敘事旨在鑒別英雄,并經常激發反向鑒別,但究其手法卻絕非分析洞透,它在審美上用力過度,但類似的情況不會出現在它厘清因果關系和闡明功能的嘗試中。下述思考提供了一種視角,由此出發,人們可以依據對后英雄時代癥候的診斷來嘗試定義究竟何為英雄,但它又不僅只是提供一個視角,還在如何應對當前挑戰和解決問題這兩處畫下了特別的重點。倉促發布的英雄訃告和對英雄復活的堅定嘗試令它感到不安。鑒于英雄傳奇的說服力正在衰退,舊有的英雄傳奇持續存在且全新的英雄傳奇不斷涌現這一狀況帶給人們的驚訝,無疑要遠大于失去它們的痛苦。一種英雄理論,如果能夠揭示其敘事主題的過時之處,又能夠說明英雄敘事為何依然能引起共鳴,那它就是當代的理論。

從這個角度來看,盡管存在語義上的模糊性,存在歷史變化和文化差異,但可以識別構成英雄性狀的元素,于我而言就是啟發式的指南針。所有這些元素并非總是一起出現,此外,它們的權重也會發生變化,當然還會有更多元素被發現。但在每一個英雄傳奇和每一個進行了后英雄解構的故事中,都能找到不止一種元素。先得承認這些元素處于不同的分析層級之中:其中,一些與英雄人物的品質相關(獨特性、僭越、斗爭、陽剛、行動力、犧牲),另一些是英雄敘事的特征(悲劇、道德感、審美營造 5 、神話),還有一些有關話語競技場 6 (教育學)和分析路徑(類型學、歷史學)。

1 指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著名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此外,華裔作曲家譚盾創作,首先上傳于油管網(YouTube),而后于2009年在美國紐約卡耐基大廳作正式世界首演的《第一號互聯網交響曲》(The Internet Symphony No. 1),亦題名為《英雄》(Eroica),致敬貝多芬。

2 唯名論(Nominalismus)是哲學術語。在西方哲學傳統中,自古希臘柏拉圖學派始,經中世紀歐洲經院哲學家發展至今,它始終是哲學探討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唯名論和唯實論皆在討論事物的概念(共相)與現實中的具體事物(自相)各自的性質問題,同時關注二者之間的關系,即它們出現的先后順序等問題。唯名論否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共相后于自相,只是對感性認識的一種歸納總結。因其強調共相非實存,只是一個用來代指的名稱,故稱“唯名”。相對地,認為共相是客觀實存,且先于自相存在的,就是唯實論,或稱存在論。

3 此處行文參考自米歇爾·福柯于1982—1983年在法蘭西學院所作的課程演講(1983年1月5日第一課時)。需要注意的是,福柯的這段講話并非針對英雄理論而作,他強調的是人們在普遍的認識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也不應簡單推斷說福柯認為對某一種理論的認識“必須是唯名論”的。實際上,他強調了“不同的認識進路”(les différentes voies d'accès),進而在一段口述的發揮性言論中先后提到了對既往這些認識進路的歷史化(歷史決定論)的、唯名論的和具有虛無主義傾向的三種否定態度(法語原文:négativisme,又譯消極主義、否定主義),闡述了不同否定態度各自的意義。在談到唯名論的意義時,福柯說:“這是唯名論的否定態度,因為重要的是用構成特殊歷史形式的經驗分析取代一些共相。”而他也談到了在運用歷史決定論、唯名論和虛無主義進行否定時,其本身可能存在的問題,具體到唯名論,他說:“第二,唯名論的問題是,在文化、知識、制度與政治結構的分析中,唯名論批判的作用是什么?”尤其是,福柯在此段表述的中段提到:“在種種不同的異議/責備之下,我們假設或規定一種涉及理論判定的暗含契約,即歷史決定論、唯名論、虛無主義一開始就感到失去信譽所根據的契約:沒有人敢發表這樣的意見,并且難點在于可能要接受挑戰,即同意……”這里,……代表福柯在此終止了前述話題。“一種涉及理論判定的暗含契約”(une sorte de contrat implicite de la decision théorique)顯然是唯實論的提法,福柯對此的態度并非斷然否定,而是踟躕不決,覺得有難點、有挑戰,他直接終止話題,應是并未思考成熟。由此可見,認為對某一理論的認識必須(muss)是唯名論的,是本書作者個人的觀點,它受福柯啟發而來,卻遠不能概括福柯本人觀念之復雜,但也正出于觀念之復雜,才存在“在作標準化陳述這件事上始終保持謹慎克制”一說。(譯文引自[法]米歇爾·福柯:《治理自我與治理他者》,于奇智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原文引自Mechel Foucault,Le gouvernement de soi et des autres.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1982-1983 ,Gallimard le Seuil,2008。)

4 啟發式(heuristische)一詞在數學、信息學、經濟學、化學等多個領域皆有其特定內涵及相對應的具體方法論。在哲學、社會學領域,它指利用與已知單元(模塊)的相似性,來擴展對未知單元(模塊)的認知,加深理解,進而獲得一種接近于全局性的認識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明喻、隱喻甚至寓言都可被視為促進人們認知過程的啟發式工具。但就搭建起單一英雄理論或后英雄理論的具體工程而言,本書作者提出了利用啟發式模塊這一路徑的可行性,論證了部分模塊的特征,討論了其性質(功能),勾勒了整體輪廓,卻未見更具體的搭建說明,尚需聰明的讀者發揮想象,親自動腦動手,搭建出專屬于自己的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又可拆解(否思),可重構,可隨著時間世事的變幻而反復把玩,實在有趣。

5 營造(Inszenierung)一詞內涵復雜。例如,在舞臺演出中,它指與導演、策劃、布景、表演者的聲臺形表等相關的劇本情節之外的設計,及其帶給觀眾的體驗;在大眾傳媒研究中,它被認為可能與“媒體操縱”相關,媒體操縱主要指一些媒體在傳播事實時,通過使用戲劇化形式等手段,扭曲、篡改真相,以達到傳媒為特定利益集團服務的目的;在人的自我刻畫中,它指一種不完全真實的,帶有表演性質的呈現,如曬幸福、秀恩愛、公眾人物打造“人設”等。在本書中,它指統治者或英雄借助種種手段,刻意展現出一定的氣場、氣象、氛圍等。因此根據不同語境,它被譯為“帝王之相”(Herrscherinszenierung)、“營造”、“氣場氛圍”等。

6 話語競技場(Diskursarena)為跨學科、多樣化和有巨大社會爭議的話題提供討論空間。人們應當假設這些討論未必會產生統一和明確的“結果”,但參與討論者一定會捍衛各自的立場,贏得支持或有所妥協,人們應當期待這些討論會趨于白熱化,由此,“競技場”就是一種不同觀點之間進行激烈沖突的角斗場。而哈貝馬斯提出的“話語倫理”(Diskursethik),本身強調民主元素,強調團結、互動和對話。綜合二者各自特征,話語競技場可被視為羽扇綸巾的角斗士們就焦點議題唇槍舌劍,場上針尖麥芒,場下卻能把酒言歡的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清丰县| 北川| 双鸭山市| 林西县| 汉中市| 襄城县| 宜章县| 阳东县| 白玉县| 察隅县| 清水河县| 沛县| 漳浦县| 平阳县| 分宜县| 饶平县| 革吉县| 盖州市| 河北区| 利辛县| 霍邱县| 弥勒县| 沛县| 乡宁县| 沁阳市| 巴中市| 道孚县| 宜春市| 屯留县| 嘉峪关市| 彭州市| 龙泉市| 禄丰县| 漳平市| 兴文县| 柳河县| 山丹县| 东乡县| 庄浪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