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邪馬臺國

部落聯盟

根據中國史書《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日本列島上本以男性為國王的倭國發生動亂,小國之間相互攻擊,一年后共同推舉邪馬臺國的女王卑彌呼為王。女王“事鬼道,能惑眾”,獨身,深居簡出,由其弟輔助治理國政。卑彌呼死后又立一男性國王,結果再次引發動亂,直到公元248年,與卑彌呼有血緣關系的13歲少女壹與成為國王后,局勢才穩定下來。

30多個小國組成以邪馬臺國為中心的聯合王國,其政治機構尚未成熟。最高統治者是女王,其下有大率、大倭、大夫等高級官員。大率是中央派到各小屬國的檢察官,大倭是管理全國集市的官吏,大夫是主持外交事務的官員。地方官員等級有多有少,有些屬國還保留國王。邪馬臺國有一支對內維護統治秩序、對外戰爭的軍隊,并有不成文的法律和刑罰,“其犯法,輕者沒其妻子,重者滅其門戶”。由此可見,該國為帶有母系氏族、政教合一等原始社會殘余的早期國家。

邪馬臺國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種禾稻、苧麻、蠶桑”等。農業生產水平日趨提高,釀酒業已相當普遍。“人性嗜酒”,說明已有足夠的糧食,除供人們吃飯外,還可滿足喝酒的嗜好。手工業已同農業分離,有生產兵器、工具者,還有紡織手工業者,也出現了專門制作供貴族們賞玩、裝飾等工藝品的部門和工匠。根據《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的記載,新國王壹與曾向曹魏贈送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白珠”即珍珠,是九州地區的傳統物產,“孔青大句珠”用瑪瑙加工而成,“異文雜錦”是精美的紡織品。

隨著水稻及其他農作物耕作的普及,人們定居下來,出現了較大的村落或集市,人口逐漸增加。邪馬臺國有居民7萬多戶,其屬國投馬國有5萬多戶,奴國有2萬多戶,其他小國數千戶不等。邪馬臺國普遍使用鐵器農具,因而進一步推動了冶煉技術的發展。

農業的進步以及手工業產品的增多,相應地促進了貿易的發展。邪馬臺國及其下屬各國都設有貿易集市,“國有市,交易有無”。除特定區域的集市貿易之外,還有遠距離的貿易活動,例如在對馬國,“乘船南北市糴”,在另一大國,“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食,亦南北市糴”。

階級社會

當時的邪馬臺國“尊卑各有差序”,基本居民分為“大人”和“下戶”。“大人”與“下戶”之間存在著森嚴的等級差別,兩者在路上相遇時,“下戶”要躲到草叢中,為“大人”讓路。和“大人”談話時,“下戶”或蹲或跪,兩手據地,非常恭敬。“大人”可以娶四五個妻子,“下戶”只能娶兩三個。“下戶”有向國家交納“租賦”的義務,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勞動者,也是作戰時的主要軍人。由此可見,“大人”為貴族,“下戶”為平民。除“大人”和“下戶”之外,還有“奴婢”和“生口”,兩者的身份相當于奴隸,來源于戰俘或罪犯。他們沒有人身自由,從事家內勞動或被作為禮物贈送,甚至被當作殉葬品。例如卑彌呼女王使役奴婢千余人,其死后,“大作冢,徑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邪馬臺國使節數次到魏國朝貢時,均有獻男女“生口”的記錄。

中原王朝冊封

邪馬臺國與中原王朝交往頻繁,僅在239-248年就四次派使者到魏國。根據史書記載,239年卑彌呼遣使魏國,被授予“親魏倭王”印,得賜黃金、刀、銅鏡、珍珠、紡織品等;248年,新國王“壹與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將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還;因詣臺,獻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貢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

從《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記載的方位來看,邪馬臺國應在九州島的北部地區,但從其記載的距離來看,則應在近畿地區,因而學術界圍繞邪馬臺國的地理位置至今依然爭論不休。

原始文獻

邪馬臺國時期日本列島狀態

陳壽289年撰寫《三國志》時,大量參考了皇帝的詔書、魏使的報告、倭國的來使以及王沈編撰的《魏書》等史籍,詳細地介紹了日本列島的道里戶數、風土習俗、行政制度以及魏倭兩國通交等狀況,對我們認識邪馬臺國的一些基本情況極有幫助。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余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余里,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對馬國。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所居絕島,方可四百余里,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余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又南渡一海千余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國,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方可三百里,多竹木叢林,有三千許家,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食,亦南北市糴。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盧國,有四千余戶,濱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見前人。好捕魚鰒,水無深淺,皆沉沒取之。

……

男子無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會稽,斷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沒捕魚蛤,文身亦以厭大魚水禽,后稍以為飾。諸國文身各異,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計其道里,當在會稽、東冶之東。其風俗不淫,男子皆露紒,以木綿招頭。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婦人被發屈紒,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種禾稻、纻麻、蠶桑、緝績,出細纻、縑綿。其地無牛馬虎豹羊鵲。兵用矛、楯、木弓。木弓短下長上,竹箭或鐵鏃或骨鏃,所有無與儋耳、朱崖同。倭地溫暖,冬夏食生菜,皆徒跣。有屋室,父母兄弟臥息異處,以朱丹涂其身體,如中國用粉也。食飲用籩豆,手食。其死,有棺無槨,封土作冢。……其俗,國大人皆四五婦,下戶或二三婦。婦人不淫,不妒忌。不盜竊,少諍訟。其犯法,輕者沒其妻子,重者滅其門戶。及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收租賦。有邸閣國。國有市,交易有無,使大倭監之。自女王國以北,特置一大率,檢察諸國,諸國畏憚之。常治伊都國,于國中有如刺史。王遣使詣京都、帶方郡、諸韓國,及郡使倭國,皆臨津搜露,傳送文書賜遺之物詣女王,不得差錯。下戶與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傳辭說事,或蹲或跪,兩手據地,為之恭敬。對應聲曰噫,比如然諾。

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

女王國東渡海千余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參問倭地,絕在海中洲島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余里。

……

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詔書印綬詣倭國,拜假倭王,并赍詔賜金、帛、錦罽、刀、鏡、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謝恩詔。其四年,倭王復遣使大夫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獻生口、倭錦、絳青縑、綿衣、帛布、丹木、短弓矢。掖邪狗等壹拜率善中郎將印綬。其六年,詔賜倭難升米黃幢,付郡假授。其八年,太守王頎到官。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遣倭載斯、烏越等詣郡說相攻擊狀。遣塞曹掾史張政等因赍詔書、黃幢,拜假難升米為檄告喻之。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余步,徇葬者奴婢百余人。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余人。復立卑彌呼宗女壹與,年十三為王,國中遂定。政等以檄告喻壹與,壹與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將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還,因詣臺,獻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貢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

——《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華書局,1982年

※請依據上述史料推斷邪馬臺國的國家形態、社會性質,及其與之后大和政權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上虞市| 梁河县| 河源市| 贵南县| 宿州市| 胶州市| 洞口县| 高雄市| 杭锦旗| 黎川县| 宁国市| 青冈县| 遂川县| 望城县| 金阳县| 梁河县| 巧家县| 文化| 壶关县| 平谷区| 佛山市| 富阳市| 商南县| 英德市| 建瓯市| 子洲县| 青阳县| 宝兴县| 虞城县| 尚志市| 鄂尔多斯市| 长春市| 新干县| 时尚| 黎川县| 湾仔区| 横峰县| 城口县| 晋中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