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事不遠,可鑒可誡
- 崇禎五年:開局就喊大明要亡了
- 太子何故造反
- 2469字
- 2025-03-07 18:34:33
朱慈烺本以為自己王八之氣一發(fā),他爹聽完了以后,準得呆立當場,呆若木雞。
就如同那些穿越小說里面寫的,不都是這樣么?
主角說了一句什么話,然后下面的人就說,太子爺真的是太聰明了!說得太有道理了!
可如今朱慈烺看到的,卻并非是什么夸獎,而是……
只見他爹朱由檢很平淡地吸了一口氣。
緊接著道:“烺兒你小小年紀,便能有此認識,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說完了以后,朱由檢又不得不稍稍地自我檢討一下。
是不是自己對太子太過于嚴格了。
可問題是……
像是他所說的這些,只要不是眼瞎的,都知道。
當然!
朱由檢不得不承認,孔有德說不定會投靠建虜,這是他確實沒想到的。
可他也不認為孔有德會去投靠建虜。
為何?
因為東江鎮(zhèn)的士兵,跟建虜都有血仇,當初建虜在遼東屠殺了多少的百姓?
而這些百姓,又有多少是他們的親人?
可現(xiàn)如今聽了朱慈烺這么一說后,他的心里,又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難不成……
孔有德還真有可能會去投靠建虜?
他很快便搖了搖頭,心想道:這如何可能!就算是孔有德答應(yīng),孔有德手底下的人,都不會答應(yīng)。
見他爹在發(fā)呆。
這呆若木雞,朱慈烺算是看到了。
可問題是……
他的王八之氣,好像沒什么用啊。
這可把朱慈烺給失望到了。
畢竟……
他還打算親自去會一會孔有德呢。
便道:“爹!兒臣以為,孔有德必投靠建虜!”
趕緊補補場子。
周氏也在看著朱慈烺。
她對這些事情,其實也有一些耳聞。
畢竟今夜陛下要不要在坤寧宮就寢,自己要不要準備一下,這還是要了解一下的。
一旦因為朝廷有什么大事發(fā)生,那這侍寢的事,就不用去想了。
因此……這孔有德在山東叛亂,她其實還是略知一二的。
而且孔有德叛亂也不是最近這一日,兩日的事了。
從事發(fā)到今日,即便是排除掉那些路上傳信的時間,也有差不多快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內(nèi),由于一直都沒能把這叛亂給平定下來,至少哪怕傳回來一點好消息,因此陛下也是一直都沒什么心情找她侍寢。
現(xiàn)如今聽到自己兒子,這么跟他爹討論這樣的國家大事,也是有一種怎么說呢。
嗯……
應(yīng)該說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朱由檢此時也是道:“我已經(jīng)命人去對孔有德等人進行招撫,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有結(jié)果。”
朱慈烺便抬杠道:“兒臣以為,這招撫一定不會成功!”
為啥!
因為他知道歷史啊!
雖然說具體的過程,他并不是很清楚,但史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孔有德確實是投靠了韃子。
而且最后好像還當了三順王,似乎還代替韃子帶兵去過廣州打仗。
很多人都說史書也有假的,但在這事上,朱慈烺絲毫不覺得,這里有什么造假的理由。
至于你要問朱慈烺,為何朝廷都打算招撫了,為何孔有德還不見好就收?
這個朱慈烺還真想不出來。
畢竟他又不是孔有德本人,他哪知道孔有德是怎么想的。
不過……
朱慈烺倒是想到了一個理由。
只見朱由檢便考朱慈烺道:“烺兒你為何覺得,這招撫一定不會成功?”
朱慈烺便答道:“這便不得不說到,我覺得大明要亡的,第二個理由。”
說罷,朱慈烺又補充道:“其實大明要亡還有第三,第四,第五……很多很多個理由,不過今日,便先說說這第二個理由吧!”
此時此刻的朱由檢:“……”
話說!
我大明就非亡不可嗎?
這逆子啊!
當然,朱由檢還是叫他說了下去,道:“那你說說!”
朱慈烺便道:“孔有德是東江鎮(zhèn)的士兵,從前是跟著毛文龍的,爹你說,對也不對?”
朱由檢便點頭道:“對!”
朱慈烺便道:“那毛文龍的結(jié)果如何?”
朱由檢:“……”
朱由檢自然知道毛文龍的結(jié)果如何。毛文龍在崇禎二年的六月,被袁崇煥給拿他賜的尚方劍擅自斬了。
斬于旅順口的雙島。
朱慈烺見他爹不說話,也是道:“大明朝廷的名聲,在東江鎮(zhèn)的士兵眼里看來,其實早就臭了。而且……”
只見朱慈烺又看了他母后一眼,以便吸引他母后的注意,這才又道:“而且……就算朝廷、爹你的心是好的,你是打算招撫對方不錯,可孔有德能信朝廷派來的人嗎?”
“你看袁崇煥,都根本不聽爹你的話,就把毛文龍給擅自斬了。”
“現(xiàn)如今,就算朝廷對孔有德等人說,我們放過你們了,過去的事,既往不咎。”
“可誰知道,會不會突然冒出來一個人,不顧朝廷的旨意,不聽爹你的話,趁著他們投降出城,沒有攜帶武器、鎧甲的時候,把他們給砍了?”
“再說了,即便他們投降了,以大明如今的情況,還能重用他們嗎?還敢重用他們?”
“想想都知道,以后最好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削為平民。”
“可孔有德他們是遼東人,而大明,現(xiàn)如今還有哪怕一塊地方,是沒有人去耕種的?是可以分給他們耕種的?足以使得他們可以安家的?”
“若還有這樣的土地,早就讓別人給種了。”
“因此,以后不可能在軍中當官,大明也不可能有土地會分給孔有德等叛軍家屬去耕種。”
“那對方,又有什么動力,來接受朝廷的招降?”
“反之朝廷最大的可能,就是在他們投降之時,找個機會殺死他們。”
“這樣便既不用給他們封官,也不需要給他們土地。”
“像我這樣的四歲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我相信,從一次次的尸山血海、一次次的爾虞我詐,還有一次次的冷眼旁觀當中走出來的孔有德,不可能不清楚。”
“其實,若朝堂上都是賢良,政治清明,君王說話算話,那說不定,孔有德若果真投降了,這日子過得倒也還真的可以。”
“然而,如今的朝堂上都是些什么人?君王說過的話,下面的人有認真按照君王所說的去執(zhí)行嗎?如若不能,那么信了朝廷招撫的話的孔有德,一定是個傻子。”
“爹您如今手下,有哪怕一個人,能稱得上是賢臣的?是可以享譽天下,以至天下人都服他的?”
“這一二年以來,兒臣我只從奏疏上看到了,今日誰攻訐誰,明日,又到誰攻訐誰,說對方是小人,指責對方任職時的過錯,要求您換一個更好的人選。”
“孔有德即便有一天真的投降了,然而他在山東已經(jīng)做了這么多的事,比如說,一不小心殺了多少山東官員的家屬,給自己惹來了多少的仇家,恐怕今后被不知道誰一封事后的奏疏,或是揪著對方今后在做事上的一點過錯,一番攻訐之下,弄不好,第二天,他就得去排隊等砍頭了。”
只見朱慈烺頓了頓,緩了一口氣,這才道:“袁崇煥當初殺毛文龍之時,就是靠騙毛文龍才得手的。否則哪有那么輕易,就把毛文龍給砍了。”
“而孔有德是毛文龍的人,我相信,不管如今朝廷派誰去招撫孔有德,孔有德他一定都會無條件地把所有去招撫他的人,都直接看作是袁崇煥。”
“若我是孔有德,前事不遠,可鑒可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