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們擬定的考題不行
- 大明:科舉舞弊?老朱請我入朝
- 慶竹難書
- 4255字
- 2025-03-05 11:51:23
葉煊的話讓眾多考官臉色頓了頓,他們齊齊看向陸煊,那眼神中帶著些許的疑惑,仿佛在說:你?
你確定,是你?
工匠家庭出身,靠發明油印機才堪堪進入貢院中的你?
“雖然你提出的辦法很好,可擬定題目這種事情,還是由我們來做吧,葉謄錄,你就做好謄抄打印題目的工作就可以了。”兩位主考官中,滕毅的脾氣偏好一些,道。
而范敏則就毫不客氣了,冷聲言著:“你原本就是個工匠,若非創造出的物品有著用處,根本入不得這貢院,你可曾看過四書五經,可曾閱覽群書?你能擬定明白題目么?”
“老老實實做好你的工作就可以了。”
不怪范敏這番不留情面的說話。
因為葉煊確確實實就是個工匠。
工匠說白了,從小學的就是如何制造工具,織布、鍛鐵等等。
葉煊可能書都沒有讀過。
讓葉煊來重新擬定題目,這不就是開玩笑么,葉煊不想活了,可他們還想活呢。
“你們重新擬定的題目或許有用,但卻未必能保證我們所有人全部活下來。”
“我擬定的題目或許無用,但卻能保證大家都活下來。”
葉煊自己想擬定題目這個想法,從方才他主動發言打破考官們的爭吵那一刻,就已經生出了。
眼下已經是死局。
考題已經泄露,舞弊案件已經坐實,他們都要死,況且朱元璋本就不是仁慈之人,這種情況下哪怕這些考官們重新擬定出新的題目,也未必能消散朱元璋的火氣。
所以他決定,將自己壓箱底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為此,換一條生路。
本來他是想著在這貢院中安安穩穩的當一個謄錄官,不參與任何事情,度過朱元璋喜殺官員的恐怖時期的,等到朱棣打過來繼位,他在將各種后世的見解、對于明朝有利的國策拿出來的,可現在時不我待。
再不拿出來,真的要死了。
不能把自己的性命,放在這些考官們身上,唯有自救才能讓他心安。
“你若不愿意謄錄,就換其他人,休得繼續聒噪!”
“一個工匠想要擬定科舉題目,荒謬、荒誕!”
范敏壓根就不相信葉煊,這若是換一位大儒這般說話的話,可能他們當場就答應了,可原本是工匠戶籍的葉煊,他們如何相信?
隨后眾考官也就不理葉煊了,紛紛絞盡腦汁開始出題。
葉煊環顧著這些考官們,索性也不再辯駁什么,眼下時間不是很充裕,他需要立刻動筆了,不然時間到了,災禍將至。
他獨自坐于案側,自行研磨,接過一張楮皮紙,稍微思索一番,立刻書寫起來。
由于他的題目比較特殊,想了想葉煊并沒有沿用官方正式的科舉題目問答式。
[題一:土地兼并,始終是歷朝歷代難以解決的問題,請根據例一、例二,提出第三種更加完美的抑制土地兼并方案。]
[例一]:一條鞭法。
[例二]:攤丁入畝。
葉煊掃視著楮皮紙上的字,他繼續書寫,分別在‘一條鞭法’、‘攤丁入畝’這兩個舉例解答后面,簡略的介紹其實際實施方法和作用。
第一個題目擬定完后,葉煊繼續書寫。
由于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年,他的毛筆字并不是很熟練,因此寫起來歪歪扭扭的,不過所謂入鄉隨俗,有一個習慣他也改了過來,那就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書寫。
[題二:宰相制度嚴重分割天子權力,歷朝歷代宰相專權時有發生,請根據例一、例二,提出第三種更加完美的制度。]
[例一]:內閣制度。
[例二]:軍機處制度。
[題三:洪武八年天子頒發‘大明寶鈔’,但因種種原因,大明寶鈔貨幣信譽崩塌,寶鈔崩潰,請根據例一、例二,提出第三種更加完美的解決方案]
[例一:建立金銀銅糧準備金制度與自由兌換機制。]
[例二:實行發行量管控與舊鈔回收制度。]
[題四:大明建國十五年,白銀儲量嚴重不足,而日本石見銀山白銀產量以及儲量,若理論潛在儲量白銀全部開采,預計可獲一億六千萬兩白銀,請根據例一、例二,提出第三種獲取全部白銀方法]
[例一:勘合貿易]
[例二:滅國絕裔]
[題五:藩王問題...]
[題六:.......]
[題七:.......]
由于本身字跡就比較潦草,葉煊書寫起來也就快了許多,不考慮每個字都寫的極其端正,他陸陸續續寫下了九道考題,然后心中思索,“差不多了吧?”
每一道考題,他給出的兩個舉例答案都并沒有詳細進行解釋,因為時間不充裕,需要盡快完成。
同時,也是需要留些東西。
自己不能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啊。
書寫完這九道考題,葉煊準備交給滕毅和范敏這兩位主考官看看,但忽然想到了什么,腳步微頓,回過頭來繼續書寫第十道題。
[題十:天花病和肺癆病,始終是難以攻克的疾病難題,請根據例一天花病解決方案、例二肺癆病解決方案,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藥方。]
葉煊思索片刻,簡短的寫下兩種治療方法。
這一年是洪武十五年,目前是洪武十五年二月。
五月,朱雄英因感染天花病去世。
八月,馬皇后因肺癆疾病去世。
為了活命,必須上多重保險。
前面九道題目,是向朱元璋證明自己的能力,讓朱元璋知道自己是埋沒的人才,而最后一道題目則是救命之題。
“能否活下來,就看這一次了,不過依舊還有一個難題。”葉煊轉過身來,看著圍繞在貢院內簾中心,那巨大桌案的周圍眾考官,他們商討著重新擬定的題目。
自己能說服他們,使用自己的試卷么?
只見滕毅扶了扶官帽,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他的年紀比范敏老了許多,已經六十多歲了,聚精會神絞盡腦汁,終于和其他考官將題目重新擬定出來,發白的胡須依舊不時的發顫,他顯得很是緊張。
“終于擬定成功了,快快抄錄!”
“葉謄錄打造的滾筒式油印機呢?貢院這里應該已經制造出幾十臺了吧?現在立刻抄錄打印,還來得及。”
時間還剩下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換做后世就是兩個小時的時間。
兩個小時使用幾十臺滾筒式打印機,打印出幾千份試卷,倒是不難。
“索性時間還來得及,滕老不愧是當代大儒,對于詩書理解遠非尋人能比,我等配合滕老,一個時辰就將題目重新擬定成功。”
“都是大家的功勞。”
“哎!范尚書過謙了。”
“就譬如這道題,[禮以安上治民],讓考生論述‘禮’在維護民間秩序、治理百姓中的作用,同時結合周禮、漢制中的歷史典故,說明禮法的重要性,就足以彰顯范尚書的命題能力了。”
“滕尚書這道題也不錯啊,[請考生制定安邦定國五策],這五策需包括邊疆防御、賦稅改革、民生改善等時務議題,需引用《尚書》《史記》等經典論證,體現‘經世致用’能力,這道題足夠考生們頭疼的了。”
葉煊看著這群文人考官此時此刻還不忘記互相吹捧、奉迎上司,心中不由的反感,他看著滕毅走過來,言道:“我不會幫你們印這份題目的。”
他是謄錄官,主管抄錄、打印事宜。
大大小小也算個官。
他不下令,其他謄錄副官就不許打印題目。
“你們印我這份。”葉煊看著其他謄錄官,下令道。
眾多謄錄官們頓時難辦了,他們現在是聽誰的?于情于理他們合該聽滕毅和范敏這些主考官和同考官的,畢竟這些人都是當代學士,飽讀詩書,位高權重,兩位主考官更是六部尚書,這些大人物擬定的題目肯定沒有問題。
可他們目前歸葉煊這位主謄錄官管理。
葉煊這個官不大,同時他原本還是個匠籍,可問題是這滾筒式油印機是葉煊制造出來的,因此陛下許了他這個主謄錄官的職位,讓他掌管眾多謄錄官,負責謄錄、打印事宜。
沒有葉煊的命令,他們就不能謄錄打印。
謄錄官們臉色難看,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主考官范敏氣的臉色又青又紫,忍不住吼了起來,“葉謄錄,你究竟要做什么?”
“時間已經不夠了,我等已經擬定好了新的題目,只要謄錄打印成功,分發給考生們,這次考題泄露、科舉舞弊案子我們就有了一線生機,或許陛下能夠饒恕我等。”
“可你為何要攔我們?”
“難道你不相信我們這兩位六部尚書擬定的題目,不相信眾多考官擬定的題目?反而認為工匠出身的自己,能重新擬定出來更合適的題目?”
范敏臉色氣的通紅,只覺得葉煊不可理喻,明明方才提出‘重新擬定題目’這個方法時,葉煊顯得很明智聰慧、同時也很清醒膽大,可現在這是怎么了,若是說葉煊不想活了,剛才也不用提出重新擬定題目這個建議啊?
“葉謄錄,不要胡鬧了,快些謄錄打印吧。”向來老成沉穩一把年紀的滕毅也看不下去了,此時無法淡定,因為時間真的不多了。
他走了過來,想讓葉煊讓開。
可葉煊怎么可能會讓?他不可能賭這些主考官們制定的題目一定能讓朱元璋滿意,很大可能是他們這些考官因科舉舞弊案件依舊會被殺死。
而他堅信,使用他這份考題,朱元璋會留下自己一命的,也會留下眾人一命的。
“你們先看看我擬定的這份考題,我并非是在胡鬧。”
“如果所有考官同僚都認為,我擬定的題目不行,那么我就放棄。”葉煊依舊堅持著,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命交在這些人的身上。
“呵呵...”范敏冷笑,他會看一個工匠擬定的科舉考題么?
工匠戶籍出身、擬定科舉考題,這兩個聯合起來顯得太有違和感了。
他剛想發作,甚至想直接推開葉煊,但滕毅攔住了范敏,苦笑道:“也罷也罷,我們看一看吧,畢竟葉謄錄也是好心,或許葉謄錄的考題真的比我們好呢?”
話是這么說,可滕毅心中自然也瞧不上葉煊,認為看了也浪費時間。
可總比僵持在這里好,葉煊現在畢竟是主謄錄官,他不下令一時之間想要打印抄錄試卷,還是有些困難的。
“呵呵,那就看看我們這位葉謄錄,葉神童的考題!”
葉煊不過十八歲出頭的年紀,稱之神童自然顯得違和,不過若是十八歲的年紀能在科舉會試中給所有參加科舉的舉人出題,那稱之神童就不為過了。
很明顯這個人是在陰陽怪氣葉煊的。
葉煊沒有在意,靜靜地在旁看著這一切。
他現在也不急了,這份考題他已經擬定出來了,這起科舉舞弊案必然會讓朱元璋震怒,調查事情的經過,那么錦衣衛也會將自己擬定的這份題目送到朱元璋那里。
總之,他活下來應該問題不大。
眾多考官匯聚在一起,閱覽葉煊擬定的試卷,很快就有人眉頭皺起。
他們并沒有用心看,不過眼睛卻是很快的被那一個個問題吸引住。
“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此題堪稱無解,歷朝歷代能者無數,亦無對策。”
“這種題目根本沒有意義,簡直是在難為考生。”
范敏看了兩眼,冷哼道。
葉煊覺得范敏這句話說對了,他就是在難為考生,或者說他提出這些問題根本原因就是向老朱證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在科舉舞弊案中活下來,考生們能不能回答出來和他有什么關系?
他就沒指望考生們能回答出來,同時若是所有考生全部無法回答出滿意的答案,那就越發的證明,他葉煊就是一個人才。
“等等,你們看這兩個解答,一條鞭法,攤丁入畝...”
“一條鞭法?合并賦稅,按土地和人丁折算銀兩征收?這,這種改革也太大膽了吧,雖然有著效果,可必然會觸及大多官家的利益...”
“但這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國策啊,那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兼并,好處簡直太多了,相當于將田賦、徭役、雜稅等合并為一條征收,還有...”
“攤丁入畝此策,簡直神了!”
眾多考官們心神砰動,葉煊見這些主考官們甚至已經開始討論起來了,不合時宜的提醒道:“諸位還請繼續看下去,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需要盡快謄錄打印試卷,準備發給考生們答題...”
經過陸煊的提醒,考官們這才反應過來,紛紛順著看了下去。
當他們看到內閣制度、軍機處制度、藩王問題等等后,心中的震撼宛如潮水不斷的洶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