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早就推測,如果沒有一部懲罰的歷史,就無法寫出一部道德的歷史。在《論道德的譜系》第二章中,他試圖表明,罪惡感——即意識到自己未能達到自己或他人的道德標準——來源于一種內化了的本能攻擊性,而隨著人類社會化程度的提高,這種本能攻擊性不得不另辟新的路徑:“所有不能向外發泄的本能都會向內轉化——這就是我所說的人的內化:通過這一過程,才能培育出后來被稱為‘靈魂’的東西。”[1]
這種觀點建立于心...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尼采早就推測,如果沒有一部懲罰的歷史,就無法寫出一部道德的歷史。在《論道德的譜系》第二章中,他試圖表明,罪惡感——即意識到自己未能達到自己或他人的道德標準——來源于一種內化了的本能攻擊性,而隨著人類社會化程度的提高,這種本能攻擊性不得不另辟新的路徑:“所有不能向外發泄的本能都會向內轉化——這就是我所說的人的內化:通過這一過程,才能培育出后來被稱為‘靈魂’的東西。”[1]
這種觀點建立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