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

釋界空

百里泰山陰,千年號寶林。諸天聞?wù)f法,初地問安心。古殿松聲合,長廊月色深。夢醒禪榻寂,清磬下云岑。

寤寐東南勝,深秋更一過。青山過橋盡,黃葉擁川多。丈室因巖穴,經(jīng)臺上蔦蘿。同游仍抱病,試與問維摩。

——明·許邦才《神通寺》

濟南神通寺,坐落于歷史悠久、風(fēng)光旖旎的柳埠古鎮(zhèn)。它地處琨瑞山之陽的金輿谷,東側(cè)有青龍山,西側(cè)有白虎山,潺潺流淌的溪水從這里穿過,實乃山水相依、藏風(fēng)蔽氣之風(fēng)水寶地。

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千年古剎神通寺,舊稱朗公寺,是齊魯大地最早的佛教布道寺院,有“山東第一寺”之稱。當年,一代高僧竺僧朗在此開山建寺,聲名遠揚,六帝爭請,神通寺的規(guī)模一度發(fā)展到“上下諸院十有余所,長廊延袤千有余間”。據(jù)《續(xù)高僧傳》記載,南北朝時,“寺有高麗像、相國像、胡國像、女國像、吳國像、昆侖像、岱京像,如此七像并是金銅,俱陳寺堂。堂門常開,而鳥獸無敢入者”。

隋朝時,文帝楊堅“通征屢感”,將朗公寺賜名為“神通寺”,感謝佛佑之恩;其后,又御賜佛舍利派人送往神通寺,建四門塔供奉。

唐朝的南平公主、時任齊州刺史的駙馬都尉劉玄意、青州刺史趙王李福等皇親國戚,繼沙棟和尚之后,在神通寺千佛崖敬造佛像。盛唐時期的神通寺規(guī)模宏大,建筑造型優(yōu)美的龍虎塔、形制特殊的九頂塔、雕刻精良的佛殿基座等,均令后人贊嘆。

神通寺在五代紛亂中一度衰敗,至于宋朝時,情況有所好轉(zhuǎn)。“慶歷間有興公菩薩應(yīng)世,道駕彌隆,名動朝野,扶顛危于既倒……由是樓臺殿閣煥然一新,而氣數(shù)之勝又一作也。”(《神通寺外護記碑》)

元代的神通寺曾大量購置寺產(chǎn),“殿堂僧寮咸有次第,云山改色,螺唄洪暢,鯨鐘擊鳴,祝誦之勤,香羞之潔。”(《敕賜神通寺祖師興公菩薩道德碑》)

明朝時,神通寺重建達摩祖師殿。隨后,在居士韓福泰、莊福宣等人的努力之下,所有的殿堂房舍都修繕一新,整個工程耗時十年。

清朝時,神通寺重修,一呼百應(yīng),義舉捐助,源源而來……

悠悠千年,古剎神通寺經(jīng)歷過“三武一宗”滅佛的法難,飽受過反反復(fù)復(fù)的兵燹之禍,屢遭損毀,以至于“蒼煙荊棘,頹垣荒墟”,“煙熏火炙,難辨如來”。然而,它猶如一棵生命力極強的大樹,屢毀屢建。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神通寺人才輩出,涌現(xiàn)出了許多足以耀世的高僧大德。他們以堅定的念力、弘深的智慧,延續(xù)著神通寺的香火,傳承著神通寺的精神。

開山鼻祖朗公僧格高潔,弘揚佛法,孜孜訓(xùn)誘,勞不告倦,感化人心,先是在岱岳東北麓琨瑞山創(chuàng)建了神通寺,又在岱岳西北麓方山建造了靈巖寺——前者是山東地區(qū)最早的佛寺,后者成為“海內(nèi)四大名剎”之一,朗公因此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

僧意聚徒教授,迄于暮齒,精誠不倦。

七十歲的沙棟法師在神通寺西鄰的山崖上雕刻了第一尊佛像,道興法師服勤久如,不自疲厭,“敝衲敗舄,日惟一餐,遠游講習(xí),洞究經(jīng)論”的德云擔(dān)任住持之后,“自擔(dān)輦土伐木,躬為勸督,歷時寒暑,僅成次第。計殿宇廊廡、廚庫僧舍余六十間,無一不備者。”(《通理妙明禪師淳愚長老云公碑銘》)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神通寺一代又一代的住持和僧徒為山東的佛教事業(y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留下了令山東人乃至國人為之驕傲的佛塔、石刻、摩崖造像等燦爛的歷史文化遺跡。

四門塔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單層佛塔,《歷城名勝古跡》提到,“此塔結(jié)構(gòu)雖簡單,卻具有平衡之美,在石筑之單層塔中,可謂之無與倫比者”。

建筑造型精致華美的龍虎塔上,高浮雕絕妙超群,在現(xiàn)存唐塔中別具一格。

九頂各出、構(gòu)締詭巧的九頂塔,他寺所未有。

神通寺的“國寶級文物”,不僅有“柳埠三塔”,還有千佛崖摩崖造像,這是我國唐初造像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之一,在山東佛教藝術(shù)史上占據(jù)極為重要的地位。

全國第六大塔林——神通寺塔林,被譽為“古塔博物館”。在這里出土的舍利銅函、石函,分別被確認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

新中國成立后,神通寺遺址上的文物——包括四門塔、九頂塔、塔林、千佛崖石窟造像等,都得到了有效的維修、保護。

國運昌盛,佛法興隆。改革開放讓古老的神通寺又獲蓬勃的生機。錦陽川畔,琨瑞山下,金輿谷中,新落成的殿堂點亮了佛燈,接續(xù)了香火,再度響起晨鐘暮鼓,奏起美妙梵音。

《地藏經(jīng)》云:“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jīng)像,毀壞破落,乃能發(fā)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jié)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zhuǎn)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于塔廟前,發(fā)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身為佛弟子,修補塔廟乃為本分,不為功德福報。而修補之后,更當在廟前塔前,破除我執(zhí)我見,而將此功德回向眾生,回向法界,與一切眾生深結(jié)法緣,方能成就大乘勝行。

盛世修史,明時修志。我國的寺廟歷來有編纂寺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編纂寺志,既可以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本寺的歷史變遷及發(fā)展情況,繼承、發(fā)揚本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可以讓更多的人正確地了解佛教,從而促進佛法的弘揚和中外文化交流。

本寺僧眾發(fā)心組織編纂《神通寺志》,以彌補這座千年古剎的缺憾,更著眼于傳承祖師的高尚僧德,嚴謹持戒,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以期古老的神通寺能再現(xiàn)輝煌!

是為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江津市| 利津县| 万州区| 揭西县| 鹤壁市| 乾安县| 青龙| 广河县| 宁德市| 洛阳市| 依兰县| 阿合奇县| 琼中| 平果县| 嫩江县| 灵石县| 恩平市| 康平县| 安岳县| 大丰市| 旬阳县| 句容市| 巍山| 响水县| 沈丘县| 贡嘎县| 柞水县| 大港区| 象州县| 蒙城县| 商洛市| 中宁县| 广水市| 麻江县| 色达县| 平乐县| 吴堡县| 宜章县| 泸溪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