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開山弘法

公元3-4世紀,由于西晉朝廷的虛弱腐敗和胡、漢之間的矛盾,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八王之亂”后紛紛舉兵,最終導致了西晉政權的滅亡。隨后,西晉宗室“五馬渡江”——司馬氏五位王爺瑯邪王、汝南王、西陽王、南頓王、彭城王為躲避戰亂而南渡長江,世族、百姓也紛紛南遷。公元318年,瑯邪王司馬睿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一隅,史稱東晉,司馬睿即晉元帝。“無主”的北方中原地區淪為少數民族統治者混斗、劫奪的戰場,割據政權相繼建立,而每一次政權的建立或更迭都伴隨著大規模的仇殺、血洗,加上災荒疾役,生靈涂炭,哀鴻遍野。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亂華”造成了無休無止的戰亂,繁重的賦役、兵役,千古罕見的大饑荒,使無數民眾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當人們對物質上的解放感到絕望時,往往就去追尋精神上的解放,就去追尋思想上的安慰,以擺脫絕望的處境。與此同時,割據政權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們面對漢族民眾的反抗,也迫切希望用一種超越意義的宗教來輔助其統治,御民安邦。西晉時期,秦隴一帶的氐、羌族已經普遍信奉佛教。在這種形勢下,主張“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佛教不僅為百姓提供了心靈上的慰藉,其“業報輪回、因果循環”等教理也迎合了統治者的御民需要。北方十六國政權大力扶植佛教的策略,使佛教信仰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

十六國時期,以歷城為治所的濟南郡,先后由崇信佛教的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政權所據,為佛教文化的傳播準備了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沁水县| 祁东县| 瓮安县| 盐津县| 泰兴市| 文水县| 天等县| 淳安县| 佛学| 诏安县| 乌苏市| 武夷山市| 沐川县| 昌吉市| 河源市| 河东区| 封丘县| 静海县| 日照市| 武功县| 绥棱县| 绥棱县| 平度市| 习水县| 龙江县| 宣威市| 霍城县| 沙湾县| 蓝田县| 镇雄县| 修水县| 老河口市| 施秉县| 潢川县| 临沂市| 洮南市| 同江市| 镇远县| 龙川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