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我不相信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我的內心世界相似,我總還是能夠想象得出諸如此類的人來;但不斷地有隱蔽的烏鴉圍繞他的頭腦就像圍繞著我的頭腦飛翔這件事,我卻怎么也不能想象。[2]

卡夫卡日記

寫于1921年10月17日

1883年,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個富商家庭。1924年,他因肺結核去世,年僅41歲。

盡管卡夫卡是捷克人,但他卻是用德語創作的。他筆下的三部長篇小說《美國》(America,又譯《失蹤者》)、《審判》(The Trial,又譯《訴訟》)、《城堡》(The Castle)或多或少都留有些許遺憾,并未真正完成。此外,他還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和零散的敘事文章。在生前,他的作品(包括日記,里面記錄了卡夫卡1910年至1923年期間的人生片段)極少有出版面世的。卡夫卡所有的作品尤其是日記中記錄的內容,不僅體現了他對人生最終奧秘的苦苦探求,還有他對人生現實意義的思索。

據說,托馬斯·曼(Thomas Mann)曾經將卡夫卡的書借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閱覽,后者將書歸還時這樣評論道:“我讀不了這本書,它實在是太復雜了,超過了人的思維能力范圍。”安吉爾·弗洛里斯(Angel Flores)撰寫了一部專門研究卡夫卡的評論文集《卡夫卡問題》(The Kafka Problem),書中就提到了這件事,并且她還表示:

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都無法理解卡夫卡,并且他還是唯一一個承認了這一點的人。而那些讀過卡夫卡作品及許多不曾讀過卡夫卡的人,他們似乎對理解卡夫卡有著絕對的自信,認為自己完全了解他,甚至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唯一能讀懂卡夫卡的人。

很明顯,關于卡夫卡本人及其作為藝術家的身份,人們并沒有達成共識。他被拿來與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果戈理(Gogol)、尼采(Nietzsche)、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i)、克爾愷郭爾(Kierkegaard)、卡爾·巴特(Karl Barth)、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和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等人做比較。一方面,有人認為他“神經質、精神錯亂、不正常、病態、變態甚至是精神分裂”;另一方面,他又被譽為“20世紀重要的宗教作家”。除此之外,關于卡夫卡,人們還有介于這兩種評價之間的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看法。

榮格認為,真正的藝術沖動的根源在于努力表達一種超越個體自我、凌駕于世俗現實之上的內心愿景。我堅信,這正是卡夫卡作為一位作家的意義。然而,作為個體,卡夫卡的命運平平無奇,他的大部分人生都是“暫時性”的,這是他內心世界的追求與外部現實的期望不斷沖突所導致的。

從這方面來說,卡夫卡不僅是他所處時代的縮影,還與我們這個時代息息相關。他的神經癥即“暫時性的人生”,就是“永恒少年”(puer aeternus)問題的體現,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這種精神問題都屬于“現代神經癥”。這種病癥絕不是單獨出現在藝術家身上的個例,但是藝術家們往往能夠利用它,甚至以此為生。而對于普通人,還有像卡夫卡這樣不能靠創造性工作養活自己的藝術家,則只能竭力克服這種內心沖突。

“永恒少年”(字面意義是“永恒的小孩”)源自希臘神話,指那些永遠不會長大、永遠年輕的神祇,如狄俄尼索斯(Dionysus)、厄洛斯(Eros)。我的研究就是基于瑪麗-路易絲·馮·弗蘭茲在《永恒少年問題》(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中提出的概念展開的。她與榮格共事多年,也是一名心理分析師。在《永恒少年問題》中,她寫道:

總的來說,被確診為“永恒少年”,就表明其少年心理揮之不去,久久駐留于體內。也就是說,所有那些屬于十七八歲正常少年的特征,都會延續到他們成年以后的人生中,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會表現出對母親的極度依賴。

“永恒少年”中的“少年”(puer)一詞在這里應當看作描述性詞語,而非貶義詞。之所以特意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很多人對這個詞產生過誤解,其中甚至包括榮格心理學的擁躉。他們認為這個詞帶有詛咒的意味。事實上,這種表達在心理學上用于突出特定的態度和行為模式,而這些態度和行為模式普遍存在于每個人身上。在榮格所謂的自性化過程中,他便有意識地將這些心理態度(和其他心理態度)關聯起來,而不是將它們區分開來。人不會刻意地做出區分,它只會在某種特定狀態下出現,因此具有片面性。或許這種片面性就是神經癥最常見的癥狀。

本書將會理清上述論述與卡夫卡本人之間的關聯。作者的寫作目的不在于對卡夫卡的創作進行解釋或詮釋。相反,本書旨在厘清卡夫卡的內心沖突涉及的一些心理因素,尤其是卡夫卡的某些夢所具有的補償意義。

同樣,作者是對卡夫卡的心理狀態進行深度解讀,絕無意于貶低其藝術地位。卡夫卡的藝術作品的意義超越了個體意義,借用榮格的話來說,“是經由藝術家的思想和心靈,傳遞至全人類的思想和心靈”。

摘自卡夫卡日記(1910年5月)手稿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轮台县| 轮台县| 浙江省| 南乐县| 横山县| 桦南县| 克拉玛依市| 云安县| 屯昌县| 探索| 顺义区| 太仓市| 阜宁县| 姜堰市| 当涂县| 长汀县| 南平市| 顺昌县| 梁山县| 淄博市| 民权县| 松溪县| 鸡泽县| 吉木乃县| 崇信县| 阳江市| 渑池县| 新沂市| 卢龙县| 札达县| 南安市| 都兰县| 宝丰县| 芒康县| 安丘市| 交城县| 仁布县| 涟源市| 邵阳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