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切都依孟德
- 劉協(xié):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146字
- 2025-04-07 07:00:00
夏侯惇繞開孫堅的散騎,領(lǐng)著近千部眾,飲于洧水岸邊,各自以肉脯充饑。
他曾隨曹操在這一帶征討過黃巾賊,于地形頗為熟悉,是以敢主動請命埋伏于城外,攔截自陽翟而來的孫堅軍。
沒想到孫堅果然名不虛傳,極其果斷的以騎軍直驅(qū)城下,又以散騎警戒周邊,讓他無法返回城內(nèi)。
步軍暴露在外,哪怕兵力占優(yōu),也沒辦法與靈活機動的騎軍抗衡。
軍中的肉脯不多,部眾也沒攜帶什么輜重,支持不了太長時間。而這一帶的民眾本就稀疏,又被孫堅的征糧部隊搜刮過,很難再征集到什么糧食。
夏侯惇決定渡過洧水,直接前去與豫州刺史周喁匯合。
身為奮武司馬、曹操的副手,他知道周喁的部隊正在趕來的路上,循著官道必然能夠遇到。
于是他溯流而上,擇水淺處率部渡河,繼而轉(zhuǎn)往尉氏縣方向,果然于十里外的官道遇到了周喁的主力。
聽說孫堅率五千之眾來攻長社,周喁先是一驚,繼而大喜。
他本有兩三千之眾,得長兄援軍后,分曹操四千,還有近九千人。再加上夏侯惇這近千部眾,兵力已接近來犯之敵的兩倍。
丹陽兵驍捷,天下知名,如今又是以二敵一。周喁覺得,擊敗孫堅的機會來了。
他問夏侯惇道:“元讓在何處渡洧水?距離長社城有多遠的距離?”
“稟使君,約在十里之外,去城北約六里?!?
“善!”周喁當即有了決定,“元讓可為先導,引我等趕赴彼處渡河,側(cè)擊孫堅的戰(zhàn)陣!孫堅以騎軍直驅(qū)城下,必是要加緊攻城的!疲憊之余,遭遇我等之側(cè)擊,又有孟德在城中牽制,必然潰??!”
夏侯惇也覺得有理,于是依令而行。
然而,來到洧水旁邊,卻有斥候來報:“回稟使君、司馬,城下并無戰(zhàn)事,孫堅之軍已在西門外三四里扎營。”
周喁頓感驚愕。
不是說兵貴神速么?不是說孫堅驍勇么?面對孟德駐守的一座小城,居然都憚于進攻?
一旁的夏侯惇建議道:“既如此,我等也不用急著渡河??稍诤舆呍鸂I休整,明日再作計較。”
有周喁麾下校尉提出不同意見:“此處水淺,何不渡河之后再扎營?”
“須得防敵軍夜襲,”夏侯惇解釋,“孫堅部久歷戰(zhàn)事,之間我部襲擊其后隊,應對得有條不紊,足見其精銳。我等自尉氏成軍以來,尚未正式接戰(zhàn),若是渡河扎營,背水遇襲之下,士卒或恐驚慌失措,還是穩(wěn)妥些為好?!?
“元讓此言有理?!敝茑h首道。
……,……
周喁主力在洧水邊的行動,乃至之前夏侯惇渡河的痕跡,都沒瞞過孫堅的斥候。
得知其在洧水邊立營,孫堅撫須而笑:“這周喁,求戰(zhàn)之心頗切?。 ?
行佐軍校尉徐琨,躬身求教道:“舅父何以見得?”
“此易明之理也,”行帳內(nèi)校尉孫賁代為解釋道,“若無求戰(zhàn)之心,大可以直接入城駐扎,何必繞路到北面做犄角之勢,費心扎下營寨呢?”
孫堅贊許的看了這從子一眼,向帳內(nèi)眾人說道:
“既然周喁求戰(zhàn)心切,那就好辦了。我等待其立營完畢、尚未就食之時,棄此營寨而走,其必出營渡河來追。我等回軍相攻,以逸擊勞,必可破之!”
校尉程普卻有所擔心:“若曹操出城,占據(jù)我等營寨,我等豈非無所著落?雖勝亦不得安歇?!?
孫堅胸有成竹的回復道:
“此事無須擔心。曹操所部,除去那支小軍,以及守城的士卒,余者不過兩千而已,占據(jù)了營寨又如何?營寨的后方,防御工事相對稀疏,我等回攻之下,奪回不難。”
“就算棄了這營寨,也還有洧水邊的周喁舊營。其軍力倍于我軍,軍資輜重必然不少,或許更值得占據(jù)?!?
眾將吏聞言,俱都踴躍,各自依令而行。
事情也正如孫堅所預料。
得知孫堅部棄營而走,周喁以為對方是懼怕他與曹操合擊,一時心氣大振。
他自恃軍力,不愿放棄這難得的戰(zhàn)機,于是否決了夏侯惇的勸諫,執(zhí)意驅(qū)使著尚未就食的疲憊士卒,渡過洧水前來追擊孫堅。
然而,孫堅豈是這般好追擊的?他于半道結(jié)陣,回軍猛攻周喁,登時將周喁這支疲軍逼得節(jié)節(jié)敗退。
傍晚的斜陽之下,孫堅率領(lǐng)親衛(wèi)部曲,直接突擊周喁的中軍。身后的陽光披在他的身上,映照著他宛如天神。
他甚至連陽光的方向都考慮到了!
見孫堅等人所向披靡,聽得身前部曲的慘叫,周喁手足冰涼,只覺得下一刻就要死于其手中。
他這才明白,戰(zhàn)爭是如此的可怕,而孫堅這等驍將,更是戰(zhàn)場上的主宰。
“使君請退回營寨!有奮武將軍接應!我為使君斷后!”
這是后面夏侯惇的聲音。
周喁不禁大感慶幸。
幸虧他聽從了夏侯惇的建議,留下兩千余人占據(jù)孫堅的營寨,這會還可以作為依托,收攏下潰散的士卒。而曹操顯然也組織兵力,出城接應于他了。
有夏侯惇拼死抵御孫堅,又有曹操在身后組織接應,周喁總算退回了城西營寨中。
簡單清點了下兵力,他的九千之眾,如今所剩不過四千余。
剩下的或者死在陣中,或者四處逃散。長社城、洧水對岸營寨、乃至前往尉氏縣的官道,估計都不乏潰卒的身影。
曹仁建議兩方依托此處營寨,一同抵御孫堅,令其無營可依,卻被曹操否決:
“除了這城西軍營,還有洧水邊的營寨,乃至于長社城,何處不能作為大軍依托?我方兵力雖依然占優(yōu),卻無法守住這三處營寨的,還是一同退回長社城堅守為好?!?
更何況還是在大敗之后……
“一切都依孟德。”周喁心有余悸的說道。
于是眾軍結(jié)陣迭次后退,又留部分斥騎四處放火燒營,以此遲滯孫堅的進攻。
這讓孫堅不得不轉(zhuǎn)頭前往洧水邊,占據(jù)了原屬周喁的營寨休整。
然而,曹操早已派出一支小軍,搬空了營中的大部分輜重,讓孫堅難以繼續(xù)駐扎。若非考慮到周喁有可能退回此處,他甚至同樣會放火燒掉那處營寨。
有這份底氣,曹操在長社城中安慰周喁道:
“此戰(zhàn)雖有小挫,然孫堅明日也必然退走。我等可依托此城,繼續(xù)與孫堅周旋,一兩月之內(nèi),必有轉(zhuǎn)機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