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孫曹交兵在潁川
- 劉協(xié):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375字
- 2025-04-06 18:00:00
他麾下的丹陽勁卒俱為步兵,無法截住來騎,也只能先行關(guān)閉城門了。還有修繕城墻、清理外渠的行動,也必須立刻停下,把人全部撤回。
好在他已經(jīng)準備了一天時間,幾處殘破嚴重的地方,都已經(jīng)有所處置。
形勢緊急,返回的斥候被他重新派出,前往告知夏侯惇暫緩回城,以免被孫堅的騎軍截殺。
此外,他還迅速召來親信部曲,遣往來路方向?qū)ふ抑茑闹髁Γ嬷L社遇襲的情報。
尉氏距離長社,不過百二十里許。按照預(yù)先議定的行程,周喁的主力應(yīng)該能在半天內(nèi)趕到。
屆時里應(yīng)外合,必能給孫堅一個教訓(xùn)。
急速的鐸聲之中,長社小城內(nèi)的士卒迅速行動起來。
夏侯淵、曹仁、曹仁之弟曹純等,各領(lǐng)五百士卒守衛(wèi)一門;曹操親領(lǐng)千人,防守孫堅到來的西門方向。余者由曹洪率領(lǐng),負責(zé)運送軍資輜重,并隨時準備增援。
孫堅的騎兵很快抵達城下,隨后一分為二,各自繞城半周,于長社東門之外匯合,逼近城門作攻城之狀。
有斥候往見曹操,報告東門情形。
“不過是意欲調(diào)動我等罷了!”曹操不為所動,仍然在西門望臺之上。
他知道,孫堅的主力,只會是從西門官道而來。微斜的日光之中,甚至隱約能看見其軍容,大約有一部之眾,五千余人,和斥候之前匯報的數(shù)目差不多。
東門的曹仁,也很快穩(wěn)住形勢,并未理會城下挑釁的騎軍。
見此情狀,孫堅又試探了下南、北二門,發(fā)現(xiàn)各處的防守中規(guī)中矩,便不再繼續(xù)試探,各留五十余騎警戒三門,截斷信使、斥候出入。
又有百余騎,各自分散到周邊,大概是尋找攻城器物之類?其余剩下的騎軍,皆匯于西門之外。
北門的曹純派來信使,請命趁敵軍主力未到,敵騎各自分散,率部曲中的百余騎兵出城迎敵,以其斬獲振奮城中士氣。
曹操一口回絕:“部曲騎兵珍貴,浪戰(zhàn)何益?謹守門墻即可!”
接著,他又派信使宣示諸門,說已經(jīng)派信使前往聯(lián)絡(luò)豫州刺史周喁,日內(nèi)即可到達。
他麾下的丹陽士卒,皆出于周喁長兄、丹陽太守周昕,其中不乏周氏兄弟的親信。也只有周喁即將到達的消息,能夠最大限度調(diào)動士卒守城的積極性。
如此僵持了大半個時辰,孫堅的主力已經(jīng)抵達西門之外,擺開攻城的陣勢。
孫堅越眾而出,在數(shù)名部曲的盾牌遮護下,抵達西門外五十余步,大聲喚道:“城上可是奮武將軍曹孟德么!”
彼此都是討董聯(lián)軍,即便未曾識得,也都聽過其名。再結(jié)合城上的旗號,孫堅猜出來不難。
曹操也不回避,露著小半張臉向城下回道:“正是曹某,見過孫破虜!”
孫堅亦有將軍名號,為行破虜將軍。
當然,和曹操一樣,他這名號也非朝廷任命,而是由袁術(shù)表奏。
聽得曹操招呼,孫堅繼續(xù)說道:
“某有一事不明。后將軍以某為豫州刺史,用以養(yǎng)兵討伐賊臣董卓,上為朝廷掃除奸逆,下為袁氏報償家仇。賴諸士同心,士卒用命,前時曾驅(qū)董卓于雒陽,可謂建功在即。”
“某實在不明,袁車騎為何要來奪我豫州,阻我義兵,難道是忘了國仇家恨么?此種行徑,可謂無道!”
“曹奮武向有忠貞正直之名,何以甘為此無道之人的前驅(qū),悍然提兵來犯,殺我征糧士卒?”
他的嗓音十分洪亮,遠近皆聞。
一時之間,其麾下部眾頗有同仇之氣,而城上似乎出現(xiàn)了些許的雜音。
“孫破虜此言差矣!”曹操哈哈一笑,“我何曾殺你士卒?不過是看他們肆虐地方,騷擾民眾,拿下關(guān)押而已!縱有一二死傷,亦是職責(zé)所在,并非存心。”
他是真的沒有殺孫堅的士卒。
那些士卒散在縣中,捉拿起來并不費事。拷問軍情之后,大可先行關(guān)押,之后編荊州人為苦役,納豫州人至麾下,可謂兩便,何必殺了落人口實?
孫堅神情微滯。他性情剛烈,征戰(zhàn)以來,極少收留俘虜。
尤其是董卓麾下的士卒,無論是俘虜還是傷患,落在他手上就是必死之結(jié)局。
他的輜重一向緊張,沒有多余的糧食浪費在俘虜身上。
與此相應(yīng),董卓麾下對他的麾下也沒有客氣過。當初他敗于徐榮時,被俘的潁川太守李旻、郡丞張安等,都被董卓軍生烹于畢圭苑,一眾被俘的士卒,也都死于虐殺。
趁著這氣氛,曹操繼續(xù)說道:
“會稽周喁周仁明,乃朝廷親授之豫州刺史,有策書、印綬為憑。孫破虜言之鑿鑿,為朝廷效命,心中果有朝廷乎?若果為朝廷忠臣,當自解行職,約束士卒,返回南陽。”
“南陽為天下第一大郡,編戶四五十萬,口兩百萬余,名雖為郡,實則州也。足可支持孫破虜養(yǎng)兵討賊,何苦來爭此殘破之潁川?”
“如此各安其位,可免去同盟相犯,可避免士卒相殘,豈不美哉?孫破虜豈不為乎!”
這曹操口舌甚為鋒利!孫堅心中微凜。
他本不擅長辯論,至此也無辭相對,只大喝道:“多說無益!還需手底下見真章!”
隨后他回馬返回陣中,安排士卒輪番負土,填埋城墻之下的溝塹,辟出數(shù)處攻城通道來。
長社乃是小城,連番戰(zhàn)亂之后,無論是城墻還是溝塹,都多有荒廢。曹操整修了一天,也只能揀緊要之處施工,自然是阻擋不住孫堅麾下靠近的。
他之前的那些騎兵,也在周邊收集了一些器物,湊出幾架小梯,運送到了城墻之下。
然而,這個過程中,孫堅也損失了好些士卒。曹操麾下的丹陽兵,大多出自山越,性情輕捷彪悍,擅長射術(shù)者眾,并不容易對付。
孫堅試探著攻了兩輪,發(fā)現(xiàn)傷亡有些出乎意料,當即鳴金收兵,退后三里扎下營寨休整。
主賬之內(nèi),他召來前時散開搜尋的騎屯長,問他道:“那支襲擊我等的小軍,可曾搜尋到其行蹤?”
“回稟將軍,北面洧水邊,有軍隊活動的痕跡。”
“那必然就是了,”孫堅微微頷首,“你等換了戰(zhàn)馬,在那個方向多加警戒。他們?yōu)橹袆臃奖悖瑳]帶什么輜重軍糧,大概要向長社城靠攏的。”
騎屯長領(lǐng)命而去。
行中軍校尉、從子孫賁道:“長社城荒廢,這會天色還早,仲父何以收兵扎營?”
“你沒聽那曹操說,豫州刺史乃會稽周喁么?”孫堅教導(dǎo)他道,“周喁之軍,或在趕來的路上。我等本是遠道而來,若盡力攻城,士卒疲敝之時,有軍隊趕到城下,里應(yīng)外合,我軍豈能不敗?”
“叔父臨陣喊話,原是鑒察敵情!”孫賁凜然受教,“既如此,我軍該如何處之?”
“敵軍戰(zhàn)力不可小覷,我等若能吃掉之前那支小軍,即為大利,城中士氣必然為之一沮;若是不能,可待士卒休整之后,以精銳夜襲城池。”
“此城城墻不高,我繞城之時,已找出幾處殘破之處,或可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