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董卓在修建郿塢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127字
- 2025-03-31 18:00:00
騎都尉也是光祿勛屬下,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并稱為“三都尉”,亦為比二千石高職。
這個職務,通常用于褒賞那些立下大功的武臣,雖不及奉車都尉清貴,卻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宣璠有些猶豫,提醒董卓道:
“這幽州使者,在州中為從事,官秩不過比二百石,貿然擢升至比二千石,是否太過?昔年幽州公孫瓚討伐叛臣張純,立功封侯,亦不過擢升為騎都尉而已。”
“依下臣之見,太師要給他覲見天子的資格,征辟其為郎官也就足夠了,不必給予這般殊遇。”
“哈哈哈!”董卓大笑,“仲玉可知,前時袁紹、韓馥曾派使者去往幽州,議立劉虞為天子么?如今幽州使者避開冀州前來長安,說明劉虞心向朝廷,沒有接受叛賊的擁立。”
“劉虞對朝廷這般忠誠,其使者跨越艱險而來,難道不值得一個比二千石嗎?”
“原來如此!”宣璠驚訝的點頭應命,“下臣回去后即可安排。”
雖然這么應下了,但他并沒有起身的意思。
董卓看出他還有事情要說,當即問他:“仲玉還有何事?但說無妨。”
“是關于太尉任命之事,”宣璠略含忐忑的說道,“太尉為朝廷三公重職,不可久闕,太師當早做打算,不宜拖到下個月。”
董卓心有所悟,這宣璠,是對太尉之職有所意圖。
照理而言,他這個光祿勛卿,在太常卿馬日磾落選后,擔任太尉算是順理成章。包括剛被奏免的前太尉趙謙,之前也是由光祿勛卿擢任。
更別說,他這一兩年來,屢次為董卓立下了大功,正該有所褒獎。
可光祿勛卿這位置,實在太過關鍵,于他董卓而言,比坐而論道的太尉要重要得多。
若是將宣璠擢任為太尉,他一時根本找不到其他合適的光祿勛卿人選。
這朝政之事,果然彼其娘之頭疼!
費神考慮了片刻,董卓選擇了暫時放棄:“太尉為三公之首,孤當細細思之。”
宣璠頓時有些失望。
他馮翊宣氏,家道中落太久,急需一個三公之位來光耀門楣。
自己這兩年來,對太師忠心耿耿,乃至做了不少違背自身家教和操守的事情,難道還不能換得一個順理成章的三公之位么?
但是在太師的積威之下,他根本不敢表示出來,只能恭順的先行告辭。
等到他匆匆離開,司隸校尉劉囂向董卓奉承道:“劉虞為當朝大司馬、宗室之長者,如今亦向太師輸誠。關東那些叛賊,還能有什么作為呢?屬下當為太師賀!”
“關東二袁,早晚必為孤所擒,”董卓自得的捋著頜下虬須,目光漸漸變得犀利,“還有朝堂、司隸的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也該先清理下了!”
在此之前,他雖然回到長安,卻擔心劉虞和關東諸士另立朝廷,引得眾朝臣、士人投靠過去,一直沒有什么動作。
如今既然劉虞恭順,他也就不用再那般予以優容,該動手的絕對不會有絲毫手軟。
正好有擔任監察之責的司隸校尉劉囂在,董卓當即吩咐道:
“你手下的都官從事,馬上詳察百官近期的舉動和言辭,有對太師府不恭敬者,馬上抓捕起來!重者處決抄家,輕者準其獻出家產自贖!”
“司隸諸郡中,也都派人傳下文書,讓官吏下鄉糾察,士人互相檢舉。有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的人,全部送往郿塢勞作至死,家產也都沒入塢中!”
董卓為郿侯,郿塢即位于其封邑之內,數月前才開始動工,是他為自己、為董氏一族準備的最后退路。
彼時他的得力部將胡軫、呂布剛剛敗于孫堅不久,河北又傳來冀州試圖擁立劉虞的情報,正是軍政兩道皆困之時。
他擔心自己守不住函谷關,長安城中的朝廷也不足為恃,是以在自己的封邑建立堅固的塢堡,還派出了親弟董旻主持此項事務。
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在軍隊中的地位僅次于董卓自己,也是最得他信重之人。
董旻之后,才輪到擔任中軍校尉的從子董璜、擔任中郎將的女婿牛輔,以及擔任東中郎將的再從子董越,各領一軍的中郎將胡軫、徐榮、段煨、呂布等。
想到呂布,董卓飛快的寫好一封文書,又喚來堂外待命的侍從,向他命令道:“速速去往函谷關傳令,召中郎將呂布入長安,為太師府扈從!”
他這下清理朝堂、司隸,必然會得罪許多人,還是把那個勇武無比的義子召來身邊更放心些。
……,……
劉諧來到這個時代,一晃已有二十多天,也漸漸開始習慣這個身份。
他跟隨蔡邕學習《春秋左氏傳》,表現得非常不錯,以致讓蔡邕贊嘆不已,又結合注疏,向他講述了一些當前禮儀、典章、制度之類的擴展內容,讓他對這個時代多了幾分認識。
其間他也曾出過紕漏,例如在回答提問時,犯了世祖光武皇帝的“秀”字廟諱;或者在論述中署名時,下意識的寫成了“劉諧”,而且還是后世那種簡體。
好在他頂著天子的身份,否則計較起來,估計少不了一個大不敬的重罪。
所以,為了避免再被蔡邕訓導,他以后只能自署為“劉協”了。
他也臨幸了伏壽的昭陽殿。這一殿直通永巷,緊鄰皇后所居的椒房正殿,是除椒房殿外、掖庭中規模最大的宮殿之一。
先漢之時,這里曾為孝成皇帝寵妃、皇后趙飛燕之妹趙合德的寢宮,如今以距離永巷最近,首先予以修繕,供貴人伏壽起居。
但伏壽性情謙退,并未入住正殿,只是住在東閣的含光偏殿,與正殿有長廊連接。
正如侍女阿蘋所言,后宮掖庭諸殿,只有這昭陽殿一帶稍具規模。其廊閣之間流水潺潺,芳草萋萋,景致非常不錯。劉協來過之后,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燕居之時,他也曾喚來伏壽的侍女,以自己的能力審視其結局。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伏壽已經由他審視過一次,不能再看出什么來,只能通過伏壽身邊之人的結局,來推導她的命運是否有所改善。
然而,連續審視了兩人,其下場都不怎么好。
一個死于長安宮城被攻破后的動亂,一個餓死在宮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