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子親舅的安排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070字
- 2025-03-31 07:00:00
田疇、鮮于銀拜會過太守胡種,與一行人都被安置在官驛,待郡中以公車送往長安。
官驛中另有一家,比他們來得稍早,起居皆安排有專人侍奉。
田疇于庭中遇見其家主,以俱在官中,彼此通名,才得知此人居然就是靈懷皇后之兄,當今天子元舅,名為王斌,字文蔚。
漢朝故事,母氏莫不隆顯。王斌此次入朝,封侯、二千石都是應有之義。
郡中連日以來的紛擾,都是因為他的緣故。
如果換了常人,面對這樣的貴戚,大概會刻意結交。
但田疇對仕途并不如何放在心上,此次接受劉虞的征辟,千里迢迢趕來長安,主要是感于劉虞在州中的仁厚,并無求仕之心。
因此他并未如何動容,言談一如常態。其間雖有尊重,也只是敬其年長而已。
郡中太守胡種,乃董卓的相國府故吏,卻不敢如此輕忽。他很快派出信使,把天子元舅、幽州使者在郡中的消息,告知于太師董卓和朝廷。
接到文書時,董卓正與光祿勛卿宣璠、司隸校尉劉囂在府中議事。
他卸任相國已有三月,之前的相國府解散后,并未再次開府,屬吏也大多有了其他安排。
這并不是什么問題。于他而言,如今的整個朝堂,都如同他的屬下一般。
地位高如九卿也好,職權重如尚書、御史、謁者三臺也罷,都能隨時召來太師府。
九卿之中,以馮翊宣璠最得他的信重。他這太師之銜,即是宣璠按他的授意上表朝廷,而后持節前往雒陽封拜。
其所擔任的光祿勛卿,負責宿衛宮殿門戶,管理五署郎衛更直,亦為宮城之中最關鍵的職務。
司隸校尉劉囂,是除中軍校尉董璜之外、為他所倚重的另外一只爪牙。董璜統轄京中的五校禁軍,劉囂則統轄司隸七郡諸郡兵,同時負有整個司隸的監察大權。
不僅如此,劉囂的資歷,在投靠董卓麾下的諸人之中,可謂無人能及。
早在二十年前,此人就趁著大批官員、士人遭受黨錮的時機,通過投靠奉承天子身邊的中常侍,以長樂少府這等侍奉太后的閑散職務,躍升到了太仆卿、乃至司空這等朝廷三公的高位。
因著中常侍的更替,劉囂這司空也就當了一年,甚至都不用等到災異,很快就而被清退掉,再無什么作為。
但三公就是三公,當他主動前來投靠時,董卓可謂大喜過望,不久即以司隸校尉這等重職相酬。
在這兩人的面前,董卓不用有任何顧忌,直接把文書遞過去,很是隨意的說道:“郡中倒是勤勉,詔令下達不過兩旬,即有所得。”
“太師如此德高望重,我司隸諸郡長吏,豈敢有所懈怠呢?”劉囂笑著奉承。
宣璠卻注意到了文書上的名字,提醒董卓道:“靈懷皇后的家世,頗有一番可觀。”
“何以見得?”
“以其字而得知。斌者,文武也,皆君子之德。《易》云:‘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此即王斌取字之由。可見其家內世傳《易》經。”
“之前蔡侍中敘靈懷皇后閥閱,祖父苞曾為五官中郎將。我光祿勛五署郎之中,五官郎為資歷最重者,其郎將擇人亦嚴,若非貴戚,則必為碩德大儒,無其人則闕……”
“靈懷皇后這祖父,必非一般士人。其子王章能襲父業,居貧困,本該舉孝廉才是。”
事實上,舉孝廉的本意,一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門,二是求廉吏于居貧之家,再由郡中的考經師以經學作為考核標準,從而找出忠孝如子路、清廉如顏回的賢才。
不少世傳經學的家族甘居貧困,即是為了居貧的名聲,以及舉孝廉的資格。
宣璠的家族也是如此。其先祖宣秉,曾為光武帝時的司隸校尉,俸祿大都用來收養親族,自家用的只有布被瓦器,吃的只有家常菜蔬,讓來訪的光武帝感嘆不已,不僅賜下布帛帷帳等日用,還征其一子為郎。
只可惜,近世的世風日下,這舉孝廉的資格,漸漸為勢家大族所壟斷,郡中的品德擇采、經學考核,也都成了擺設。故民間有諷言曰,“舉茂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世情遷移,居貧的家風,已經無法換來資歷。宣璠也只能另辟他徑,投靠權臣,這才做到了九卿的高位。
但這并不妨礙他秉持正道,為靈懷皇后的家族感嘆一番,并略含厭惡的瞅了劉囂一眼。
同為董卓門下,宣璠至少有所不為,家族也素有清名;而這劉囂出身長沙劉氏,帝室近屬,卻以阿附天子乳母、無根宦官起家,可謂家聲俱沒,風骨盡失。
董卓卻是毫不在乎,哈哈一笑道:“家世家風可觀又如何?孤已有所準備,預先找來了董承。”
董承是他用來占據外戚尊位的。
昨天他已命人上表,以董承為董太后親侄,天子貴戚,又有校尉歷練,任其為執金吾。
執金吾位同九卿,負責警戒和處理宮外的異常狀況,與九卿之一的衛尉卿互為表里,并掌握城中儲存兵器的武庫,位置同樣非常關鍵。
這也是外戚常任的職務之一。昔年的陰氏、竇氏、宋氏、梁氏等,都有子弟擔任過。
包括董承的父親、董太后的兄長董寵,也是以這個職務出仕。
如今董氏先占據這個職務,王氏就只能居于其他。
宣璠明白董卓的用意,當即說道:“下臣當上書朝廷,以王斌為奉車都尉。”
奉車都尉官秩比二千石,屬光祿勛。由宣璠這光祿勛卿上書薦舉,用于安置國舅,可謂非常適宜,尚書臺那邊必然不會駁回。
此職務自是清貴,但就職權和官途而言,肯定沒法與執金吾相提并論。
于是劉囂再次稱美奉承,讓董卓的心情更加愉悅。
他指示宣璠道:“還有這幽州使者,據太守胡種奏報,乃是經長城之外、越匈奴之地而來。此人刻意避開了冀州,不與袁紹、韓馥那等叛賊交通,可見對朝廷之忠誠。”
“仲玉可一并上書,薦舉這幽州使者為騎都尉,準其覲見天子,以彰顯朝廷對遠來恭順之士的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