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準備對城墻下黑手
- 回到唐朝當反派
- 長安小書生
- 3308字
- 2025-03-18 08:42:09
“什么?”魏獻目瞪口呆的看著秦佾,“兇手的下一個目標竟然是他?”
其實秦佾也不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
不過從張玄遇與曹仁師相繼遇害之后,他的心中算是有了一些思路。
不過即便是他猜錯了又能如何?
反正到時候倒霉的是魏獻,對秦佾來說,最大的損失就是還要費心重新給草店子村找個村長罷了。
“還不快去?”
看到魏獻瞠目結舌的盯著自己,秦佾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你別忘了,張將軍遇難才三天的時間,兇手就第二次作案了。”
魏獻聽到秦佾的話,立刻便有如醍醐灌頂一般醒悟過來。
他立刻向秦佾行禮告退,轉過身子匆匆離去。
看著魏獻的背影,秦佾沉思了片刻,心中對兇手的身份已經有了大致的判斷。
但是這又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呢?
兇手要殺的人又不是他,秦佾才沒工夫搭理這些破事兒。
被魏獻這么一打擾,秦佾也沒了睡意,同時又感到腹中有些饑餓。
派紅薇、綠綺拿了些錢,出去買些酒水吃食回來。
在等著吃飯的時候,秦佾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沒過多長時間,秦忠帶著高仙芝買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回來。
秦佾讓高仙芝自己去廚房燒水擦洗,收拾干凈了之后換上新買的衣服。
指了指對面的石墩,示意秦忠坐下說話。
秦忠狐疑的看著秦佾,不清楚這位小公爺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自從他那日在東市受傷之后,秦佾的舉動秦忠是愈發看不懂了。
不僅拜臭名昭著的來俊臣為師,而且還自請從族譜上被除名。
接下來又是讓紅薇、綠綺制作那些奇怪的東西,以及派他花重金去租下朱雀門外的鋪子。
前幾天還帶著自己跑去了秦府別院,要在那里開什么工坊。
雖然秦忠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作為秦府的老管家,秦忠對秦佾所有的決定幾乎都是言聽計從。
看見秦佾此刻滿臉的惆悵,秦忠也不由的心中跟著著急。
“小公爺,不如您還是回去,給二爺認個錯,二爺必定不會跟你計較。”
秦佾抬起頭注視著秦忠,許久之后才搖了搖頭。
“忠叔,你也不必再勸我了。”
“我本就是個游手好閑的性子,即便是未來沿襲了縣公,也難免惹是生非。”
“唉.....”聽到秦佾這一番話,秦忠忍不住長嘆一聲。
他又何嘗不知道,自家小公爺性子跳脫,就是一匹難以馴服的野馬。
真要是讓他蔭庇了爵位,再得個一官半職?
在那個爾虞我詐的官場之上,秦佾還真是前途未卜、禍福難料。
看著秦忠滿臉的惆悵,秦佾大概也知道他心中的擔憂。
不過他也絲毫不以為意,雙方隔著一千三百年的認知,他也沒奢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
拿起一個茶杯,端著茶壺倒了一杯送到秦忠手邊。
“忠叔,這幾天還要麻煩你去草店子一趟。”
秦忠聞言連忙起身,畢恭畢敬的站在秦佾的面前。
“小公爺,有什么事情您盡管吩咐。”
秦佾這次返回長安之后,看到了紅薇與綠綺的工作成果,心中便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紅薇與綠綺雖然十分勤奮,但產能依然有些不足,究其原因,還是他的院子地方有些局促。
其實在他的宅子的后墻,隔著一條順城巷就是長安東側的外郭城墻。
(唐代的長安城,由內到外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個部分。
宮城是皇帝與嬪妃的住所,皇城則是三省六部辦公的地方,文武百官與百姓則都生活在外郭城內。)
長安外郭城的城墻底部寬十丈,頂部寬八丈,高六丈。
是一個底部寬,頂部窄,寬大于高的梯形。
并且這座城墻的外部由青磚包裹,內部則是由黃土夯實的夯土。
這就給秦佾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要是從后院里挖一條地道過去,再將城墻內部挖空.....
這不就是一個寬闊而隱秘的空間嗎?
若是將工坊放在這里,不僅可以擴大產能,而且再也不怕被人發現。
至于外郭城墻會不會因此變得不穩固?
秦佾知道,長安的歷史上最近一次被人兵臨城下,都是五十年后的事情了。
到那個時候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健在,哪會管他身后的洪水滔天?
所以,秦佾才會讓秦忠回草店子村一趟,幫他帶一些青年男女。
一方面可以替他將挖城墻的工程干完,另一方面未來也可以可以成為紅薇、綠綺的助手。
過了不多時,紅薇與綠綺便提著兩個食盒回來,是在坊內一個食肆買的幾樣小菜。
一盤金邊白菜,一份野豬鲊,一碟紫皮茄子,最讓秦佾高興的,是還有一大碗水盆羊肉。
這時高仙芝也擦洗完畢,換好了衣服從廚房走了出來。
正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洗漱完畢,換上一身新衣服的高仙芝,竟然也是個粉雕玉琢的小郎君。
秦佾給自己盛了碗羊湯,將綠綺從食盒中拿出的胡餅掰碎泡在里面。
就著小菜,將一大口浸滿羊湯的胡餅刨進口中,那種滿足感實在是難以言喻。
秦佾三兩下吃飽喝足,起身之后,秦忠、紅薇、綠綺和高仙芝四人才在石桌旁坐下吃飯。
其實秦佾并不在意這些規矩,但他也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尊卑觀念根深蒂固。
所以秦佾也沒必要非得跟他們一視同仁,這樣反而會讓秦忠他們渾身不自在。
吃完飯之后,秦佾還是決定去自己的鋪子看一看。
這些天他不在長安,也不知道這幾天裝修工程進展的如何了。
跟秦忠打了個招呼,秦佾便走出了敦化坊,向朱雀大街走去。
剛一走進自己租下來的這個地方,秦佾心里立刻便大感驚喜。
這里的裝修已經是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在里面緊鑼密鼓的打制著家具。
信步走上二樓,秦佾頓時眼前一亮。
他看見張易之正拿著一摞紙,對著身邊一個與他樣貌有著七、八分相似的小郎君念念有詞的誦讀著。
張易之聽到身后傳來腳步聲,他一回頭,便看到秦佾正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大郎。”張易之連忙上前一步,走到秦佾的面前躬身行禮。
秦佾抬手扶起張易之,明知故問的轉頭看向另外那個小郎君。
“這位是......”
張易之連忙轉身將那人拉到秦佾的面前,指著他對秦佾介紹道。
“大郎,這便是我與您說過,我的六弟張昌宗。”
張昌宗看到自己的五哥對秦佾如此客氣,也猜出了他的身份。
張易之這幾日沒少向張昌宗念叨秦佾的仁義。
這位歷城縣公府的小公爺,不僅沒有架子,而且性格豪爽,對他們二人極其大方。
因此看見秦佾之后,張昌宗的心中并不緊張,反而這位被自己五哥推崇備至的小公爺十分好奇。
再一看到秦佾和善的笑容,張昌宗頓感自己如沐春風。
“小公爺......”
張昌宗正在行禮,卻被秦佾一把拉了起來。
“不要這么客氣,六郎你以后就跟五郎一樣,也叫我大郎吧。”
又帶著張易之、張昌宗一道,在鋪子里面巡視了一圈,秦佾的心中愈發有了信心。
這一份信心不僅來自于店鋪裝修的進度遠超他的預期,而且張易之、張昌宗的狀態,也讓秦佾十分滿意。
張易之拿著秦佾給的錢,他本身也不是個吝嗇拮據之人,立刻便帶著張昌宗給他們兩人做了一番改頭換面。
此刻的張氏兄弟,身上已經換上了白色蘇錦的袍服。
要想俏,一身孝。
張易之與張昌宗二人這一身打扮,哪里還有一絲市井小民的模樣?
若是讓別人看到,一定會以為他們是從哪個天潢貴胄之家出來的,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小郎君。
而此時的張易之,渾身上下也充滿了干勁。
秦佾對他如此看重,又出手闊綽,激起了張易之心中的雄心壯志。
“大郎,”雙目炯炯有神的看向秦佾,張易之問道:“接下來我們該做些什么?”
“接下來啊......”
秦佾沉吟了片刻,思索著接下來的工作內容。
抬眼看向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的張易之,秦佾對他說道。
“獨木難成林,這個鋪子中若是只有你和六郎,還是有些單薄了些。”
“大郎莫不是想要招募一些人?”
張易之果然是心思敏捷,秦佾剛一開口,便領會了他的意思。
“沒錯。”秦佾贊許的點了點頭。
張易之低下頭沉思了片刻,這才抬起頭看著秦佾追問道。
“大郎,你看咱們還需要再招募多少人?”
“多多益善,”秦佾“都要與你年齡相仿,儀表堂堂的小郎君。”
“這.......”張易之神色有些難看。
他如今已經知道了秦佾這個鋪子的貨品,都是要賣給達官顯貴家的女眷們。
因此明白秦佾想要找一些俊俏的小郎君來,自然也是為了吸引這些顧客。
可長安城內現在雖然已經有近百萬的人口,秦佾提出的條件也讓他有些為難。
畢竟除了公侯家的子弟,絕大多數的百姓家的男丁,自小便要為了生計而勞作。
因此,他們大多數身材粗壯,皮膚黝黑,哪里稱得上俊俏二字?
可那些達官顯貴家的郎君,又怎么會為了些許錢財屈身來這里從事商賈之事?
看著張易之一籌莫展的神情,秦佾微微一笑,對他輕聲說出三個字。
“國子監。”
“國子監?”張易之頓時眼前一亮。
秦佾提供的這個思路的確讓他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國子監里的讀書人多,而讀書人不事勞作,自然生的細皮嫩肉,有一副好皮囊。
不過張易之還有一個顧慮,這些書生能進入國子監,都是奔著未來入仕而去的,恐怕也不會有人會為了些許錢財來這里做個伙計吧?
然而,等到張易之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說給秦佾之后,對方的回答,立刻便讓他心中大感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