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為何非東林

言談至此相近歡,一老一少喝著清茶,聊著家常。

李志對一事總是執著,于是又問道:

“你打算什么時候去謝恩?”

李伯弢聞言,坦然回道:“孩兒明日,便去謝恩!”

“那就好!”大司寇放下心來。

李伯弢心中嘀咕,上次因為文選司的事情,大司寇嫌自己做得太過火,便讓他盡早前去謝恩。

看來,怎么著都是為了在和東林之間做一個平衡。

上一世看明朝有關的歷史網文,總歸少不了提到東林,可這東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李伯弢到現在還是云里霧里。

不如就趁著現在,問問清楚。

李伯弢當然知道,如今東林黨人雖在朝廷式微,但在士林早已成氣候。

而所謂的“士林”二字,他也是到了明朝以后,才深刻的了解到,這其實就是“在野”的意思。

如今朝堂之上東林徹底失勢,則是源于丁巳京察,也即兩年前,在萬歷四十五年的京察。

四十五年,三月八日開始的京察,讓禮部主事丁元薦、戶部郎中陸大受、刑部郎中馬德灃、刑部主事傅梅、刑部郎中李俸、戶部郎中李樸等東林黨人名列察疏,以上六名東林官員被全數免職。

這第一波的攻擊,直指東林手腳——斬除了東林在各部的主要勢力。

隨后,立刻開始了第二波的攻擊,這一次則是直指東林頭腦!

三月十三日,吏部左給事中徐紹吉、御史韓浚——一位浙黨,一位齊黨發動了彈劾。

彈劾的對象主要是:兵部尚書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孫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翁正春、禮部右侍郎孫慎行、順天府府尹喬允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圖、國子監祭酒朱國禎、刑部主事王之寀等東林黨在朝頭腦。

四月初六神宗下旨,將翁正春、孫慎行、朱國禎回籍調理——這算是皇帝給的強制病休;

王圖帶職閑住——估計皇帝都沒想好怎么處理,算是帶薪休假了;

喬允升、王之寀免職,惟獨東林色彩不太濃厚的孫瑋被留用。

到了六月初一,則迎來了第三波的攻擊,這次直指東林喉舌——處理的全是科道言官。

江西道御史孫居相外調江西參政,吏科給事中姚永濟外調湖廣參議副使,山東道御史李邦華外調山西參議,兵科給事中熊明遇外調福建僉事。

至此,朝中東林的主要勢力一掃而空。

但是,這不代表東林完全在朝中無人了,畢竟皇帝也不允許這么做。

單是這點上看,萬歷比他孫子的手腕不知道高明多少!

這孫子可是把“閹黨”殺得一干二凈,一個不留——其中就包括悲催的李伯弢。

因此,現在依舊在朝堂的東林黨還剩下一些。

比如:禮部左侍郎何宗彥,刑部左侍郎張問達,巡城御史左光斗,兵科給事中楊漣,左春坊左中允成基命,文選司郎中王洽,中書舍人周朝瑞等等。

另在翰林院的各等編修,檢討諸公,也都是傾向東林的清流。

可這些人留著已無礙大局,畢竟基本上都屬于新一代的東林人,說難聽點,就是位卑言輕,沒什么卵用。

而這次京察的主持,李伯弢自然是知道有兩人主持。

其一,是當時的吏部尚書鄭繼之,楚黨中人。

其二,則是——

刑部尚書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志!

自己的叔祖,爺爺的親弟弟,李家現任大家長,浙黨自方從哲以下的二珰頭!

東林殺手——李東門......

李伯??無言以對。

雖說自己因為后世的影響,總是稱方閣老和叔祖浙黨,但在現實中的朝堂之上,沒人敢這么稱呼。

因為皇帝不允許。

而所謂的鄉黨,都是以一些位階不高的言官籍貫,作為代稱,比如:

浙黨,以吏科給事中姚文宗為首;

楚黨,以戶科給事中官應震為首;

齊黨,以禮科給事中亓詩教為首。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浙黨的大珰頭和二珰頭,可不是擺在門口,做看守的姚文宗。

若按血緣關系,李伯弢屬于是千真萬確、無可置疑、不容爭辯的浙黨太子黨。

假如現在開始排接班人順位,自己可就真是......大太子?

因為他知道,首輔方從哲只有一位獨子——方世鴻只是一個蔭官,孫輩里也沒人中進士。

想到這里,連李伯弢自己都驚呆了。

當時,在文選司呂維祺牽扯自己和浙黨有關聯,和方從哲有關系,自己居然還不好意思。

感情,這都不用人說,自己腦門上,本來就貼著六個大字——“浙黨太子殿下”!

李伯弢腦海中慢慢的思考著自己的角色,不過忽然想到一事,讓他很是奇怪。

于是,他看著李志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大司寇,之前您說這顧憲成和我祖父也算相交莫逆,你們也認知!”

“可為何丁巳京察,你也沒有手軟?”

“更何況,你當年被罷官,也是因為反對礦稅,而接替者正是李三才!”

原來,李志在二十五年前,出任的正是淮陽(淮河鳳陽)巡撫兼署總督漕運。

當年李志,在任上為了反對礦監和稅使,抗疏九諫,不得不讓神宗特令其提早致仕。

而續任這個位置的正是東林李三才,也是這個位置讓李三才積累到了政治資本。

“大司寇,你的主張和東林沒什么不同,也被今上罷了官,按理其實你也是東林啊!”

大司寇李志聽得侄孫問話,陷入了一番沉默。

這李伯弢所言,無非就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自己為何不是東林?

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隱藏的,不過是一個粗暴的二分法——東林,或是非東林。

就像如今朝堂之上的對立,已然涇渭分明,立場先行,誰也容不得誰。

李志早已厭煩,雙方所有的攻訐,也不知所為何事。

到最后,不過就是為了掌控內閣,無論對錯是非,淪為意氣之爭。

可笑的是,這樣的二分法,才是東林黨人的典型思維。

如若只是李志的主張和東林相近,便是東林,那自己孫侄這思維,更像是東林的作風——非敵即友。

自己馬上致仕,少不得要提點他幾句,李志思忖了片刻,開口問道:

“伯弢,你能否先回答老夫一個問題?”

“叔祖請講!”

“所謂東林者,顧憲成南直隸人,葉向高福建人,鄒元標江西人,趙南星北直隸人,李三才陜西人。”

“而東林口中奸邪者有:浙黨方從哲,齊黨亓詩教,楚黨官應震,宣黨湯賓尹,昆黨顧天峻,秦黨孫丕揚。”

“老夫的問題是,為何都是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東林卻自稱東林,而卻稱所謂的‘邪黨’為各個鄉黨?”

李伯弢聞言,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不過,他在上一世就知道,這些黨人的關系根本就不是按照地域來劃分,如果按照地域來分派,立刻就會走入誤區。

閩地葉向高是東林,可同為閩人李廷機史繼偕,又為東林所不喜。

南直隸顧憲成高攀龍是東林,可同為南直隸的湯賓尹顧天峻,一個是宣黨,一個是昆黨。

更具體的說,比如宣黨湯賓尹,他的門生便是大名鼎鼎的前任工科給事中,陜西王紹徽——《東林點將錄》的作者,可他就不是秦黨,因為坐師是湯賓尹,所以就歸于宣黨。

而王紹徽的門生則是前任云南道御史,北直隸鄭繼芳,所以這鄭繼芳同樣就屬于宣黨。

雖然,鄭繼芳和王紹徽這兩個人目前一個身死,一個在家里蹲——很快就會成為“閹黨”,但和南直隸宣城,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李伯弢想到這里,忽然一驚,看來自己還真不一定是個打包票的“浙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普兰县| 治县。| 无为县| 忻州市| 盐源县| 平塘县| 祁阳县| 商水县| 明溪县| 兴文县| 梨树县| 边坝县| 临沂市| 慈利县| 台北县| 抚松县| 县级市| 上蔡县| 深泽县| 裕民县| 黄大仙区| 汝阳县| 都匀市| 乐亭县| 台安县| 清水县| 铜梁县| 同仁县| 淮阳县| 桂阳县| 米易县| 柞水县| 龙南县| 泽州县| 革吉县| 高阳县| 灵宝市| 扎兰屯市| 万源市|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