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2章 舉薦的人選

這段時日,李志按照和張問達談妥的條件,閑歇在家,所謂無事一身輕——除了自家孫輩那婚事不定,讓人煩惱,也算是好不自在。

不過今日,大司寇李志卻步履穩健的朝內閣走去。

朝廷內有些人知道這李志幾乎不再過問部務,但是作為內閣首輔方從哲,若是有要事相商自然不會去找那左侍郎張問達。

雖然,李志退意已決,可畢竟是名義上的刑部尚書和都察院總憲,更是浙黨的二號人物。

穿過門扉之上懸掛著“文淵閣”鎏金大字的朱紅大門,李志步入閣內。

方從哲坐于內閣正中一隅,左側還坐著吏部尚書趙煥。

三人頗有默契的略一點頭,李志隨意的找了一個空座,自顧坐下,拿起旁邊已經沏好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

方從哲看著三人都已落座,抬手拂了拂衣袖,面帶笑意說道:“今早被一堆雜務纏身,方才同李汝華、黃嘉善他們議了一會錢糧、軍情的事,頭腦里全是煩心的章奏。總算這會能緩口氣,歇一歇。”

李志聽了,含笑搖頭道:“元輔只怕是想得輕松了些。咱們被請來,怕也是要議個不大舒心的事罷?”

方從哲輕嘆一聲,也不遮掩,點頭道:“說得是。也就是借這機會,讓咱們老哥幾個聚聚。”

趙煥目光掃過在座眾人,見彼此兩鬢皆霜,眼底也浮起一絲笑意,道:“可不是么?咱們幾個,如今是能聚一回,少一回了。”

方從哲略頓了頓,神色稍微鄭重些,道:“今日請二位來,其實并無別事。只因近日蒙皇上恩旨,要增補閣臣,想先聽聽兩位有何高見。”

“再者,兵部戎政薛三才重疾在身,這接替之人,各位有何人選,不妨直言。”

趙煥聽罷,看了李志一眼,轉頭慢慢說道:“這等軍國大事,方元輔胸中自有定見。下官自是唯元輔所斷。”

方從哲擺擺手,笑道:“趙公太謙了。增閣之事,愚倒已有一人心中屬意。只是皇上諭旨增補兩員,另一人選,還請二位參議一下?”

趙煥、李志聞言,心中明白:一席兩人,方元輔自握其一,另一位自然是讓大家一同舉薦,這樣也不算他獨斷專行。

“這次入閣人選,像咱們這些已經遞交了辭呈的老家伙,那肯定是不行的。”李志順著話題說道。

“正是,”趙煥微微一思索,忽然一愣,說道:“尚書里面,還有誰沒有上交辭呈?”

三人對視一眼,各自心下了然,沉默了。

五大尚書,外加方從哲自己這禮部尚書,雖各有原因,但卻都統統遞交了辭呈——一直在皇上的案頭,沒被批準。

從官場倫理上講,這些人若是被增補入閣,是不好意思留任的。

不過,大家也知道,即便如此,陛下的意思也是指望內閣能有新鮮血液。

如此一來,有資格被推舉入閣的只有六部各左侍郎......以及南京的尚書們。

李志回想起不久前,自己和李伯弢的關于這段時間官場的對話,心中已有幾分計較,不動聲色的說道:“下官對于官場,早就心淡如水了。吉亭,你有什么人選?不妨直言便是。”

趙煥聽罷,不由笑了笑,說道:“我看啊,東門老兒,你這哪里是心淡?分明是心思全在孫輩身上去了!”

這話說得幾分揶揄,屋中氣氛也隨之微松。三人相視,皆帶笑意,只是笑中各懷心思。

方從哲倒是想起了李伯弢——這年輕人出獄不過旬余,士林中卻聲譽日隆,無論是在文選司,還是兵部的表現都被人津津樂道。

想到這里,他心里不覺一嘆。

去歲自家公子方世鴻因狎妓,以致妓女落馬而死,被東林揪住不放,說他奸殺妓女,鬧得他這堂堂元輔老臉丟盡,大半年索性閉門謝客,只等圣裁。這事一想起,至今猶如芒刺在背。

如今眼見同為浙黨子弟的李伯弢也是自大獄中出來,卻能轉危為安、再展聲名,方從哲反倒生出幾分老輩惜才之意。他心有戚戚,對這年少有為的新科進士卻是多了一些矚目。

“若是這次要增補兩員入閣,我估摸著,元輔身上兼著的禮部尚書之職,必然得卸下來了。如此一來,其中一員入閣的人選,多半便是新任的禮部尚書。”

他見方從哲與李志都微微點頭,接著說道:

“我倒是有一人可薦——便是吏部左侍郎史繼偕。”

“且,他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若是由此升任禮部尚書,并接任元輔的東閣大學士,無論是資歷還是聲望,俱是妥備。”

方從哲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成為獨相。若是有新晉兩位閣員入閣,他自然會卸下東閣大學士,進為三殿大學士之一。

而兩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和文淵閣大學士,則是會授予新晉閣員。

李志聽到這里,心中不禁一怔,竟是驚疑不定。

前些日子和李伯弢閑談,這侄孫在說起官場人事時,便字字篤定,直言這次入閣人選史繼偕必在其列,還特意叮囑自己提前和史繼偕打好招呼,順帶推舉李伯弢這小子給到這位吏部左侍郎面前。

當時他心中雖也有這般揣度,可到底只是猜測。今日趙煥此言一出,竟與那小子所料無二。

李志此刻心中倒是隱隱生出幾分看不透的意味:這李伯弢,難道就不曉得入閣二員,其中必還有一人?他怎的如此篤定,單押在史繼偕一人身上,莫非心中還有更深的算計不成?

更讓他驚訝的是,雖說李志本來也覺得史繼偕不錯,算是親善“浙黨”的人選。

但若是此時答應趙煥,那意義則是完全不同——因為,這樣下來,便是那趙吉亭欠下了自己一份天大的人情。

李志看著兩人望向自己的眼神,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的意涵,不過他也不著急,裝著沉思良久,淡淡的說道:“既然是吉亭推舉的人選,老夫自然是贊成的!”

趙煥撫須笑道:“東門過謙,若是將來這史鐘梅能入閣,少不了讓他登門道謝,謝謝你的舉薦之誼!”

方從哲在旁點頭,微微一嘆,緩聲接道:“如今朝局多艱,咱們這幫老骨頭,也只盼能共舉所長,不負圣眷。”

三人都默默點頭,各自心中暗自思量,廳中一時間靜了片刻。

隨后,方從哲神色鄭重起來,語聲也緩緩低沉了幾分,認真問道:“那京營協理大臣的位置,該由誰來接替?諸位以為何如?”

李志聽著這話,微微抬眼,心中明白,這句詢問,對于方從哲來說算不上是謙辭推托,而是實心討教。

原因在于,方從哲素來在兵事一道上頗覺外行,在軍務上所憑恃者,無非有二:在內是朝中的兵部尚書黃嘉善,在外是遼東經略楊鎬。此二人一內一外,正是方從哲在軍政上賴以倚重的兩大臂膀。

這就是為何,如今這兩大支柱中已有一根搖搖欲墜,但方從哲仍是力撐到底,不愿輕棄分毫。

哪怕如今朝野呼聲最高的熊廷弼已被陛下擢用為大理寺左寺丞、兼河南道監察御史——這正是準備升他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出巡遼東的前兆......

但方從哲對這位熊御史,卻仍是只字不提。

后世歷史之中,正是因為方從哲的阻撓,以致于熊廷弼在開原陷落之前一直沒能替換楊鎬,導致還有希望的局面終成殘局。

而之后,也是因為他完全信任兵部黃嘉善,導致朝野士林中呼聲高漲的“監護朝鮮”,最終偃旗息鼓,令人扼腕!

這老天確實和大明一直在開玩笑,一個不上朝的皇帝碰上一個沒有格局的宰相,哪怕是王錫爵,沈一貫在位,或許大明的走向亦會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祁门县| 江西省| 德钦县| 南岸区| 广州市| 乐清市| 云和县| 同心县| 尉犁县| 商丘市| 克山县| 加查县| 麻江县| 抚州市| 齐河县| 伽师县| 武安市| 莱西市| 公安县| 庄浪县| 赣州市| 武穴市| 丹棱县| 无极县| 海盐县| 什邡市| 海原县| 呼伦贝尔市| 耿马| 元氏县| 隆化县| 通州区| 蒲江县| 郧西县| 三门县| 寿宁县| 保定市| 香港 | 黄山市|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