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大步走出刑部衙門,直接往北而行。
都察院,乃肇建自洪武年間,承天子之命,糾察百官。
院門巍峨,石階森列,儼然昔日魏征抗表之風猶在。
院內肅穆,恍若前唐中書省舊制,今朝更以風紀為先。
這都察院本就與刑部毗鄰,相距不過五十丈,不過片刻,他便已步入都察院大門。
來到自己熟悉的公房,他立刻喚來書辦。
李志靜靜望著面前的書辦,良久未語。
此刻,他的心頭正翻涌著幾個名字,思緒在腦海中打著轉,頗有些猶豫未決。
此前,李伯弢曾提及,感化忻城伯世子的所在,便是在京師騾馬市。
這片地界,依例應是由負責京畿道的監察御史統轄,也即巡城御史。
可眼下,都察院內人手早已不似往昔殷實,許多御史的缺額懸而未補,留下來的,不過寥寥數人。
掐指一算,尚留有口氣在院的監察御史,不過吳允中、高弘圖、熊化、左光斗四人而已。
高弘圖與左光斗,皆是東林中人,且高弘圖現今正在兵部與諸臣會議。
如此一來,今日能在院內者,只剩吳允中、熊化與左光斗三人。
思及此處,他也不再猶豫,當即抬眼,沉聲吩咐道:“去,請院中三位監察御史,即刻來我這里議事!”
片刻之后,三位御史便到了李總憲的公房。
李總憲在心中不停的來回思考。
這三人中吳允中和熊化資歷最深,在都察院已有八年之久。
一個是萬歷二十六年的進士,一個是萬歷二十九年的進士。
其后的左光斗也有六年時間,乃萬歷三十五年的進士。
其中,吳允中自然是他信任的人,左光斗則是鮮明的東林黨人,而熊化則是傾向東林。
李總憲朝著三人臉上來回掃了幾圈之后,說道:
“老夫聽聞,京城騾馬市,一直有不法之事,欺行霸市,官吏胡作非為,又有馬商仗勢逃避榷稅。”
“為何老夫從未看到,關于此事的巡查文案?”
三位御史面面相覷,真不知該如何回答。
其實,這騾馬市,雖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是在京師來說,那已經算是一處平靜之地。
明末年間的京師,雖號稱天下根本,首善之地,卻早已不是太平盛地。
內城外城,坊巷街巷,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各色盜匪、地痞、騙徒無所不在,各種打劫、行騙、勒索、拐騙之事,幾乎無處不有。
前不久,左光斗剛破了一起大案——一伙賊人冒充朝廷官吏,橫行京師。
查抄之后,收繳偽印七十余枚,拘押假官一百三十余人,甚至還有人膽大妄為,冒充京營旗校,在街頭盤查勒索。
而這,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至于那些達官貴人欺壓良善、豪強勾結、倚勢凌人的案卷,更是堆積如山。
如今就這三四個監察御史,勉強支撐。
對他們而言,那平平無奇的騾馬市——若沒有鬧禍生端,倒真可算得上是京師里難得的“凈土”了。
李總憲抬眼看著面前三位監察御史,略一擺手,聲音平靜:“既然此前未曾過問此事,那便不必深究了。”
他頓了頓,語氣轉而凝重:“老夫今日只問一句,騾馬市的案子,你們三人之中,誰愿出面負責查辦?”
“職下愿意查案!”
這三名御史同時往前站了一步。
偏生此刻,李總憲老眼一花,感覺這幾個似乎紋絲不動的站在原地。
李志眉頭一皺,心中暗道:這幾人倒是穩重非常。
隨即,他語氣轉冷,又似是考校一般,緩緩說道:
“查辦此案者,須得手段高妙,心細如發,擅于剖析案情,尋繹蛛絲馬跡,方能破獲罪證,不負本院之托。”
“你們三人,敢自稱有此能耐?”
三人沉聲道:“職下有信心!”
說罷,又是齊齊跨前一步。
李志揉了揉老眼,總覺得這幾人似乎離自己越來越近了......
不過,看這架勢分毫不亂,穩若山岳,倒也算得上御史之儀。
他不再猶豫,當即斷然道:“你們三人在老夫心中,才略各有高低。此次查案,老夫要指派最得力的兩人前去。”
話鋒一轉,清晰而威嚴的聲音在屋內響起:“監察御史吳允中,監察御史熊化——此案,由你二人前往查辦!”
吳允中與熊化聞言,欣然出列,俯身稱命:“職下遵命!”
大司寇捋著白須,滿意的點了點頭。
片刻的寂靜之中,李總憲瞥了瞥眼,忽然說道:
“怎么,你不服氣?”
“你,說的就是你!”
“職下不敢......”
“我看你滿臉不屑,神情倨傲,看來是不服老夫的眼光?”
“職下沒有......”
“那你為何還敢嘴硬?”
“......”
“為何不說話?是不是心中有鬼?”
“......沒......”
“哼,”李總憲冷哼一聲,重重說道:“你給老夫留下,今日非要敲打敲打你,不要以為之前破了幾個小案子,尾巴就翹上天了!”
“......”
李總憲轉過頭,立刻換成了滿臉笑容,慈祥的看著吳允中和熊化,說道:“那就不耽擱你們了,自去忙吧!”
須臾之后,這公房內便安靜了下來。
李志抬眼看了看左光斗,目光淡然,開口道:
“你們東林門人,對老夫素來多有微詞,可是?”
左光斗微微一頓,心中一驚,神色不變,拱手說道:
“李總憲,職下不過慕名東林書院之風,心有所向,但職下尚不敢自居東林之人。”
“少裝,老夫還不知你?”
“......”
李志淡淡說道:“可知老夫為何對東林諸多人等,不以為然?”
左光斗凝眉思索,拱手道:“職下不知,還望總憲明言。”
李志神情淡泊,緩緩說道:“都是些眼高手低之輩。”
此言一出,左光斗心中不服,按捺不住,正聲說道:
“葉福清有經天緯地之才,汪應蛟巡撫四方功績卓著,趙南星秉公執法剛直不阿,皆是當世之選,何談眼高手低?”
李志聽罷,似笑非笑地說道:“就這,你還談不上東林之人?”
“這......”左光斗頓時語塞。
“虛偽!”
“.......”
旋即,李志神情一肅,說道:“前二者,老夫尚有幾分認可。”
“至于那趙南星......你若真心佩服他,便學他之清廉守正,不要學他孤高自詡、四處結怨。”
說罷,李總憲負手而立,話鋒一轉,悠悠道:“若只學其表,反累其名,那才是真蠢。”
左光斗聞言,眉頭一皺,心中倒是生出幾分意外——這三位東林俊杰,李總憲竟然還能認可其二,這可著實出乎他的預料。
李志卻不理會他的心思,自顧自又開口說道:
“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你可曾明白?”
“職下略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