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錯把明珠當草芥

山茱萸應用歷史悠久,始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千百年來,以其補力平和、壯陽而不助火、滋陰而不膩膈、收斂而不留邪的獨特療效,被歷代醫學家所喜用,是現代臨床常用的傳統名貴藥物。漢末《名醫別錄》對山茱萸的記載為:“微溫,無毒。主治腸胃風邪,……強陰,益精,安五臟……”清代《本草新編》中記載:“補陰之藥,未有不偏勝者也。獨山萸大補肝腎,性專而不雜,既無寒熱之偏,又無陰陽之背,實為諸補陰之冠。”可見自唐宋以來,山茱萸的補益肝腎功能已得到認可,臨床也多用于腰膝酸軟等癥。

關于山茱萸用于治療腰膝酸軟、崩漏帶下等癥,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傳說。傳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戰亂頻發,當時太行山一帶屬于七雄中趙國的領地,山區的百姓大多靠上山釆藥為生,趙國規定百姓如采到了名貴的藥材,必須向趙王進貢。有一次,一個采藥的山民向趙王進貢時獻上一種藥材,趙王問:“此藥何名,有何作用?”山民答曰:“名叫山萸,是一種補藥。”趙王聽了大怒,不悅道:“小小山民敢將此平庸草藥當貢品,豈不小看本王,念你無知,趕快退下!”這時有位姓朱的御醫急忙走了過來,對趙王說:“山萸是一種良藥,這位山民聽說大王有腰痛疾癥,才特意采了送來。”趙王卻說:“寡人不需用什么山萸。”進貢的山民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朱御醫見山民怏怏而走,急忙把他攔下:“請把山萸交給我吧,以后或許會用到的。”朱御醫將它種植在庭院中,兩年后長得十分茂盛,他便采收、洗凈、晾干、保存起來。有一天,趙王舊病復發,腰部疼痛難忍,坐臥不安。朱御醫見狀,忙用山萸煎煮,熬好湯藥,給趙王服下,趙王服后腰痛漸輕,連服三天,恢復如初。趙王問朱御醫:“寡人所服何藥?如此神效。”朱御醫回答:“此藥就是當年山民進貢的山萸。”趙王聽后大喜,下令大批種植山萸。

后來,趙王的一位王妃得了崩漏癥,流血不止。趙王傳旨,命朱御醫配藥救治。朱御醫又以山萸為主藥,配制方藥,治愈了王妃的崩漏之癥。趙王更為欣喜,為了表彰朱御醫的功績,將山萸更名為“山朱萸”。后來人們為了表示這是一種草,又將“山朱萸”命名為“山茱萸”。

在這個趙王錯把“明珠”當成草芥的傳說里,山茱萸是由山區的山民所采摘,這與山茱萸現代的地理分布是十分吻合的。山茱萸生長于暖溫帶和北亞熱帶深山,在海拔600~1 000m的陰涼、潮濕、背風的深山區多見,集中分布于伏牛山、秦嶺、天目山等地區,即民間所說的“兩山一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余庆县| 六枝特区| 天津市| 大新县| 庐江县| 禄丰县| 丰顺县| 大庆市| 越西县| 虎林市| 宜宾市| 漾濞| 永嘉县| 湖北省| 城市| 大埔县| 轮台县| 满城县| 高密市| 乡城县| 伊宁市| 那曲县| 福海县| 宝鸡市| 安宁市| 乐安县| 长葛市| 永兴县| 丽水市| 义乌市| 怀安县| 安多县| 镇平县| 荆门市| 安仁县| 松溪县| 汾西县| 徐闻县| 二手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