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科普百科叢書:白血病
- 張曉輝主編
- 592字
- 2025-03-14 20:11:04
3.血細胞是如何生成的
血細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細胞,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三大類,能夠隨血液的流動遍及全身。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每天都有一部分衰老的血細胞被破壞,同時又有一部分新生的血細胞進入血液循環。那機體是如何不斷補充新的血細胞而永不枯竭的呢?血細胞的生成可分為出生前造血和出生后造血兩大階段。出生前造血又分為卵黃囊造血期、肝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出生后,骨髓擔負著終生造血的全部責任,其中紅骨髓又挑起了造血重任的“大梁”。黃骨髓雖不造血,但仍保持造血的潛能,當有需要的時候,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的工作。紅骨髓里居住著造血干細胞,是血細胞發育的重要場所。造血干細胞是形成各種血細胞的種子,歷經從原始、幼稚到成熟三個階段,“繁衍”出成千上萬同宗同源,但不同型、不同功能的“兄弟”。血細胞的生成不僅“種子”必不可少,還需有“土壤”的參與,也就是正常的造血微環境和調控因子,它們可以影響或誘導造血細胞的生成。血細胞經過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變為具有特定功能的終末血細胞,最后釋放到血液中成為循環血細胞。由于各種血細胞壽命有限,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白細胞壽命長短不一,血小板平均壽命為10天,因此正常成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補充1×109/L以上新的血細胞,以滿足機體需要。簡而言之,血細胞的生成是造血干細胞逐步分化形成各類血細胞的動力平衡過程,保持血液系統的穩態。

圖1 血細胞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