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醫學是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最貼近的科學。醫學、醫院、醫生在維護人們的健康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因患疾病到醫院接受醫生的診斷、治療,就意味著人們已承受了較大的身心痛苦。很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如果能防患于未然,將會有更大的健康意義、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如果能像醫生用“臨床醫學”知識和技術診治疾病那樣,公眾能用“生活中的醫學”知識指導生活、預防疾病,將會產生顯著的健康效果。張水軍教授所著的《生活中的醫學》正是一本用醫學指導生活的大眾醫學讀物。
張水軍教授之所以能寫出既是醫學又是科普的《生活中的醫學》,與他既是醫生又是教師的執業經歷密不可分。40多年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使他看到了太多患者的痛苦和對健康的渴望,認識到了醫生在維護公眾健康中的作用和責任,體會到了醫生的價值和成就感。同時,也使他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奠定了學術上的影響力,也加深了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當然,這也使他具有了完成《生活中的醫學》的動力和實力。
《生活中的醫學》首先對人體解剖、生理進行了概述,使讀者“認識自我”;重點介紹了生活中的醫學知識,“吃喝拉撒睡”等與健康的關系,如何使“吃喝拉撒睡”等生活與生理活動更科學更健康;特別強調了“免疫”與健康、“性”與健康、心理健康等在生活與健康中的重要性。在表述方法上,用“看似與‘吃’不沾邊的高血壓”指出高鈉飲食與高血壓的關系、用“喝酒與酒精性肝病”解釋過量飲酒的危害、用“如何使用‘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指導AED的使用方法等。這樣的寫作方式和內容,使本書更具通俗性、實用性與可讀性。
《生活中的醫學》把醫學專業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分析生活現象中的醫學原理,提出使生活更科學更健康的實用方法和建議。相信本書的出版發行,會使讀者了解更多生活中滲透的醫學知識,提高對不良生活方式影響健康的認識,增強踐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生活健康,人就健康。祝讀者生活幸福,身心健康!
2023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