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為什么腸子這么長

廣義上的腸子包括小腸和大腸,最長可達8米。

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十二指腸作為承接胃內粗加工食物的第一站,需要將匯入的膽汁、胰液等液體充分融入食物碎末中,讓食物中的糖分、蛋白質、脂肪可以充分地消化分解,以備吸收工作的順利開展。空腸的腸壁更厚、腸腔更寬,可以靠更活躍的分節與擺動運動將食糜打散消化,不過吸收能力平平。回腸的腸壁稍薄、腸腔稍窄,運動能力弱一些,但吸收能力很強,營養物質更多在回腸中得到最終的吸收。

大腸分成盲腸(包括闌尾)、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包括肛管)三部分。結腸各區段的功能稍有不同。前半段結腸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能力更強,到了后半段結腸時,食物殘渣已經結成了固態的糞便。特別是乙狀結腸,更多的是儲存糞便的功能,待到時機合適時,再將糞便送至直腸排出體外。

上一篇我們已經全方位游覽了胃的風景,走到幽門口時只讓大家稍微瞅了一眼就暫停向前了。下面我們就繼續向前一探究竟。提醒各位看官,備好旅行的“干糧”呦,接下來可是長途跋涉之旅。

還是讓胃鏡作導游,鉆過幽門后帶我們來到另外一個世界——十二指腸。這時,四周都沾滿了金黃色的液體,這就是俗稱“屎黃色”的直接來源,而且油膩膩的。哈哈,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吧?其實,這油膩的感覺主要來源于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等油性成分,這些東西可是下一步消化食物中脂肪的得力干將。

那么這些黃色液體是從哪來的呢?往十二指腸深處走,你會看到十二指腸腔側壁上有個小孔,運氣好時可能會看到有液體從中“噴”出。這就是十二指腸乳頭,是胰管、膽管交匯后胰液、膽汁的排出口。就像全自動洗衣機中適時噴出的洗滌劑一樣,由此噴入十二指腸腔內的胰液和膽汁,負責將腸道內食物的油脂和蛋白分解后供小腸慢慢吸收。此外,十二指腸黏膜自身也會分泌很多黏液,和胰液、膽汁一起混合成堿性液體,對來自胃內食物渣渣中的胃酸起到中和作用。

再往十二指腸更深處走就要拐個大彎,接下來的旅程便開始曲折顛簸了。這時,胃鏡過了幽門后已經走了25~30厘米,差不多是十二個橫指并列的長度,這也正是“十二指”腸名稱的來歷。胃鏡的長度這時已到極限,顯得力有不逮了,我們要換個導游帶路。

換掉胃鏡后,我們迎來了一名新導游——膠囊內鏡,一個和感冒藥膠囊一樣大小的玩意兒。它身形雖小,卻擁有攝像、照明、存儲、傳輸等一系列功能,經口吞服之后,就好像黃河大漂流一般游過食管、胃腔、十二指腸,最終來到屈氏韌帶的附著點。上文已講過,這是個大彎。為了更好地為大家展示小腸真實的一面,膠囊內鏡把自己混入食物之中,通過“偷拍”來獲取最直接的資料。

首先感知到的是顛簸不停。總有不斷的起伏和擠壓把膠囊內鏡向前推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更深的地方,這便是小腸的蠕動。在腸神經系統的指揮協調下,小腸不斷推動食物沿著腸道下行。這個運動方向是向前,向前,再向前的,不受重力的影響,因此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正常進食和消化。

在蠕動向前之余,膠囊內鏡突然發現身邊的很多食物“小伙伴”已經掉隊了,整個食物碎末大軍被分割成了一段又一段,首尾難以相顧,這便是小腸的分節運動。更特別的是,身處其中一段的膠囊內鏡和周圍的食物被小腸包裹的非常緊,甚至來回擺動起來,就像游樂園中的海盜船一樣,膠囊內鏡和食物伙伴們被晃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了。原先一起闖過胃腔還幸存的半點肉沫、菜葉、果粒、面片等等早都失了原形。這時來看,說它們已經成了一堆稀爛泥也不為過。我們也為這些食物換個更貼切稱呼,叫它們“食糜”更為妥當。

在小腸分節和擺動的過程中,膠囊內鏡和周圍的食糜一起跟小腸壁來了個最親密的接觸,甚至會陷入小腸黏膜軟綿綿的溫床之中,就好像被柔軟的毛毯包裹起來,身體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毛毯的溫暖。這份溫暖來源于小腸黏膜那密集到極致的絨毛。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看到小腸表面盡是皺褶,而且每1平方毫米的表面上可以長出30多根細小的絨毛。進一步在顯微鏡下觀察,每個絨毛上又長了許多微絨毛,而每個微絨毛表面又長滿了像鹿角一樣的多糖包被。如果可以將小腸的皺褶、絨毛、微絨毛全部展平,整個小腸的表面積幾乎可以達到200平方米,這差不多是我們體表面積的100倍。為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人體竟然置辦了如此大戶型的豪宅,看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很中肯呢。

設想一下當一杯水倒在蓬松的毛毯上會是什么情況?水分很快就滲透到了毛毯的每一絲毛料之中,甚至伸手去摸時都不會有潮濕的感覺,想擠出水來更是不可能的。同理,經過加工的食糜這時已是一堆小分子構成的流動液體,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膽固醇、脂肪酸、維生素、電解質等,一旦貼上了密密麻麻的腸絨毛便不能自拔,紛紛滲過腸壁,卷入到流經腸道的血管、淋巴管等的滾滾洪流之中,參與到人體轟轟烈烈的生長建設中去了。

在小腸的旅程當中,膠囊內鏡在不同位置不斷地經歷著分節、擺動的小腸運動,身邊的食糜被吸收后也僅剩殘渣。大約經過了6~8小時的顛簸旅程,走過了將近6米的蜿蜒“腸”路,我們終于又來到一個洞口,這便是小腸的終點——回盲瓣,鉆過回盲瓣便到了大腸的世界。

初見大腸,給人的感覺猶如肥頭大耳、滿身臭氣的油膩人士。膠囊內鏡置身其中,沒有了前期小腸中那種來回的顛簸推擠,感受到的只有懶散的蠕動,而且幅度也不大,身邊的食物殘渣們也就慢悠悠的在大腸中散步前行。經過將近20小時的大腸之旅后,膠囊內鏡才晃晃悠悠地來到了消化道的最終出口——肛門。

要說起大腸中的一路見聞,可算是不忍直視。在進入大腸的初期階段,食物殘渣的水分還很多,隨著水分被大腸不斷吸收,食物殘渣就好像被“烘干”了一樣,運動到大腸末段時已經結成了固態,這便是人的終極糞便。而且,這些固態糞便在大腸的最后一段里竟然可以一待好幾天,要不是我們的膠囊內鏡比較圓滑,估計也會和那些糞便一樣滯留很久。

雖然腸道很長,但任何一處都有自己的特定角色定位,它們通力協作,才能為人體生命代謝提供最佳的營養支持。腸子的各部分都有很重要的工作任務,所以貿然揮霍肯定是不行的。不過,在危機時刻,腸子也會發揮出很強的代償能力。例如在病變的腸段被切除后,剩余的腸段會代償替補一部分原有腸段的功能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但這種代償是有限度的。在保留回盲瓣的情況下,小腸至少要留存100厘米以上才可以基本維持人體的消化吸收需求。

還是那句話——“民以食為天”,腸子負責的是人體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保障,看似平淡普通,但卻是任何人都不可失去的。可以這樣說,幾乎人們所有的快樂源泉都來源于腸子,當你吃不香、拉不好的時候,任何更高級的享受都顯得力不從心了。我建議大家,每餐后休息片刻,靜靜去聆聽腸子蠕動帶來的咕隆咕隆的樂章,你的生活或許會變得更幸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镇沅| 礼泉县| 达尔| 类乌齐县| 崇信县| 兰州市| 会泽县| 上林县| 农安县| 交口县| 万荣县| 海晏县| 通许县| 鲜城| 垦利县| 若尔盖县| 双峰县| 扎赉特旗| 定结县| 万年县| 宣武区| 浦城县| 报价| 安乡县| 琼结县| 昔阳县| 新余市| 彭州市| 衢州市| 宁晋县| 乾安县| 罗山县| 马公市| 多伦县| 乾安县| 泗洪县| 耒阳市| 枝江市| 茶陵县|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