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轉機
- 元末:我在亂世爭天下
- 四月的枇杷
- 2618字
- 2025-03-03 00:01:00
戰鼓如雷,旌旗獵獵。濠州城北八十里處,兩軍陣列對峙,空氣中彌漫著一觸即發的緊張。
朱重八身披鐵甲,手握銀槍,居高臨下審視著元軍的部署。
“左翼偏弱,可以突破。”他沉聲道,隨即轉向身旁將領,“傳令,騎兵準備突擊,目標元軍左翼。”
命令如電般傳遞。一千紅巾軍騎兵在他的親自率領下,如同離弦之箭,直刺元軍防線。
朱重八手中銀槍舞動,寒光閃爍,所向披靡。血與火的交織中,紅巾軍連續突破三道防線,直逼元軍中軍。
只是戰場上變化極快,元軍指揮官早有預料,隱藏在后方的火銃部隊突然展開,排成三列,每列百人,整齊劃一。
一聲令下,火光閃爍,硝煙彌漫,震耳欲聾的轟鳴中,無數鉛彈呼嘯而出,撕裂了沖鋒的紅巾軍陣列。
朱重八見勢不妙,立刻調整戰術。過度延伸的陣線在這種火力下極為脆弱,繼續沖鋒只會徒增傷亡。
“撤!朝西撤!”
一聲令下,手中銀槍橫掃,為撤退的部隊爭取時間。紅巾軍騎兵有序后撤,而元軍則趁勢追擊,妄圖將此次戰機化為全勝。
日暮西沉,敗退的紅巾軍將士陸續回到濠州城。醫館內外人滿為患,血腥氣濃重得令人窒息。
沐英的雙手早已被鮮血浸透,額頭的汗水如雨,卻依然堅持為每位傷員細心包扎。
雖未親臨戰場,卻從傷員的傷勢判斷出大概戰況,大多數傷口是被鉛彈造成的撕裂傷,遠比刀劍傷更為嚴重。元軍的火器威力驚人,對此紅巾軍尚無有效對策。
“趙爺爺,這些傷口比昨日的更深。”沐英用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指著一名胸部中彈的士兵說道,“鉛彈已經取出,但五臟六腑損傷嚴重。”
趙郎中點頭,嘆了口氣:“火銃就是如此,殺傷力比刀劍更強。若是這樣打下去,怕是吃虧。”
王三靜立在醫館門邊,觀察著忙碌的場景,眼神空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沐英處理完最后一名傷員,直起身來,才發現王三仍在門邊默默注視。
傍晚時分,趁著短暫的休息,沐英找到獨處的王三。醫館后院的角落里,兩人低聲交談,遠離他人耳目。
“王三,你我雖不是深交,但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我有一言,不知你愿不愿聽。”沐英開門見山地說。
“我弟兄們都死了。”王三低著頭看著指尖,聲音有些低落:“更何況,這是戰場,不是打家劫舍,不一樣。”
“你聽我說完再決定。”沐英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元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必須依賴長長的補給線,這條命脈,便是他們的軟肋所在。”
“你的意思是......”王三眼神一亮,隨即又暗了下去:“我不怕死,但是如今獨眼傷勢未愈,我一人,也偷襲不成。”
沐英沒接茬,壓低聲音,詳細分析了城北八十里處的地形特點,那里有一段狹窄的山谷,兩側山勢陡峭,谷底是一條蜿蜒的小路。元軍的補給隊伍必須從此通過,這正是設伏的絕佳地點。
“此處居高臨下,若能合理布置伏兵,不僅可切斷元軍補給,更能打擊他們的士氣。”沐英手指在地上勾畫著地形,神情專注,“山勢如此,谷口在此,伏兵可分為三部分......”
隨著沐英的分析越來越深入,王三的眸光漸漸明亮起來。
“沐小哥所言極是。元軍雖強,但遠離根基,補給線確實是他們的命門。”他撫摸著下巴,思考著沐英的建議,“若能在那山谷設伏,確實有可能一舉重創元軍,只是小哥為何不直接向郭大帥納諫呢?”
“我還小,這就是缺點。”沐英苦笑一聲,“而且郭大帥本來就有意收服你,這是你的一個機會,也是紅巾軍的一個機會。”
“給我一日時間思索,沐小哥……”
“不必說,我懂,一日時間夠了。”
與此同時,城中發生了一件轟動之事。此前被捕獲的那批裝扮成乞兒的元廷探子,被郭子興下令處決。
這些乞兒雖年幼,卻個個身懷不凡武藝,專門打探紅巾軍軍情并暗中破壞城防。郭子興認為此等行徑罪不可恕,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朱重八得知此事后,心中不忍。月黑風高之夜,他悄然前往關押乞兒的地牢,趁守衛換崗之際,放走了這群孩子。待到次日清晨,郭子興得知犯人逃脫,震怒不已,卻苦無證據指證,只得強壓怒氣,命人加強城內巡邏。
沐英雖未親見此事,卻從朱重八眉宇間那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中,感知到了端倪。
這位紅巾軍統領的心中,似乎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仁慈胸懷,只是家國大義之下,也不知是好是壞。
第二天清晨,王三在沐英的陪同下,前往郭子興的中軍大帳。帳內氣氛凝重,郭子興正為前線戰況和乞兒逃脫之事焦頭爛額。見王三前來,他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大帥,王三有要事稟報,我先去軍營看看將士們。”沐英行了個禮,起身告退。
等了片刻功夫,沐英走遠后,郭子興語氣冷淡問道:“什么事?”
王三不卑不亢,上前一步道:“草民發現元軍補給線有一處弱點。城北八十里處有一狹窄山谷,元軍輜重必經此地。若能在此設伏,當可一舉重創敵軍補給。”
他詳細闡述了地形優勢和伏擊計劃,言辭懇切,目光堅定:“若能切斷元軍補給,不僅可減輕前線壓力,更能動搖敵軍士氣。一支遠離根基的軍隊,一旦補給不繼,戰力必將大減,同時,若是糧草等搶奪一部分,紅巾軍的困境也能緩解幾分。”
郭子興沉思良久,眼中的懷疑逐漸被興趣所取代。若此計成功,不僅能扭轉當前不利局面,還能為前線爭取寶貴的喘息時間。
“此計可行,可是現在守將就這么些,無人可用。”郭子興揉了揉眉心。
“若是大帥信任草民,那三十精銳足矣。”王三答道,“人多反易驚動敵軍,輕裝小隊更適合伏擊。”
郭子興思索片刻,環視了一圈在場將領,見無一人出來發聲,點了點頭:“好!我給你三十精銳,你即刻前往北方設伏。若能成功切斷元軍補給,重重有賞!”
想了想,又補充道:“記住,此戰關系濠州城存亡,容不得半點閃失。若有異動......”
“末將明白。”王三松了口氣,眼底重新燃起斗志,“定當全力以赴,不負大帥重托。”
王三領命后立刻著手準備,選擇了三十名身手矯健的士兵,攜帶輕便武器和三日干糧,當日便啟程北上。沐英站在軍營外,目送這支小隊消失在遠方的山林中。
天邊的云層泛著血色,如同戰場上流淌的鮮血,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廝殺。
三十人小隊避開寬闊的官道,沿著崎嶇的山路連夜行軍。穿越密林,涉水過河,終于在次日黎明前抵達了狹窄的山谷。
山谷兩側峭壁陡立,谷底是一條蜿蜒的小路,寬不過十余步,卻是元軍進攻濠州時物資運輸的必經之路。
王三站在山頂,俯瞰整個山谷,腦中回想著沐英的話,已有全盤計劃。
隊伍分為三組,一組負責在山頂準備巨石,待敵軍進入谷中時推下,造成混亂,二組弓箭手埋伏在兩側山崖的樹叢中,負責遠程打擊,三組則藏在山谷入口和出口的密林中,伺機切斷敵軍退路。
所有準備就緒后,王三隱蔽在山崖上,耐心等待獵物的到來。
手心微微出汗,心跳略顯急促。這一戰若勝,不僅是為紅巾軍立功,也是為自己和獨眼開創一條新的生路;若敗,則萬劫不復,恐怕這峽谷也是自己的埋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