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患者必讀:貧血、白細胞低、血小板低怎么辦
- 叢明華主編
- 1471字
- 2025-03-15 08:29:43
血細胞大家族介紹

造血干細胞是這個家族里的老爺爺。
老爺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髓系干細胞,二兒子叫淋巴系干細胞。
大兒子成家后希望振興家族,給老爺爺生了五個孫子,大孫子叫粒-單核系祖細胞,二孫子叫嗜酸性粒祖細胞,三孫子叫嗜堿性粒祖細胞,四孫子叫紅系祖細胞,小孫子叫巨核系祖細胞。
這五個孫子又開枝散葉了,分別有了孩子,前三個孫子的孩子和二兒子的孩子有一個共性,渾身無色,外人把他們統稱為白細胞。
四孫子的孩子比較有特點,是紅色的,就起名叫紅細胞。
小孫子的孩子特點更明顯,不像白細胞那樣是個球形,他家的孩子長得扁扁的,呈片狀,起名叫血小板。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血液里的三個明星主角,統稱為血細胞。

白細胞


白細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細胞,是一類無色有核的血細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當病原體入侵人體的時候,白細胞就會吞噬或者殺傷病原體,因此白細胞是我們人體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人體健康的衛兵。當放化療引起白細胞數量下降,人體的防御系統兵力不足,無法有效對抗病原體時,人體就很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其中的中性粒細胞是衡量患者抵抗力及感染風險的重要指標。

紅細胞
血紅蛋白是包裹在紅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人類血液呈現紅色就是因為血紅蛋白是紅色的。

血紅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攜帶氧氣。經過呼吸道進來的氧氣通過肺組織進入血液,然后和血紅蛋白結合在一起,跟著血液流到全身各處組織器官,在組織器官內釋放出來,供組織器官利用。因此,當血紅蛋白數量不足時,也就是發生貧血時,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會下降,全身各處組織供氧就不足,無法正常工作。我們人體會出現沒力氣的現象,稍微干點兒什么都會氣喘吁吁。

血小板
血小板雖然說是血細胞,但是沒有細胞核,它是從骨髓中的巨核細胞上脫落下來的由細胞膜包裹起來的細胞質。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參與止血,也有吞噬病毒的作用。當人體發生創傷時,血小板會聚集到受傷的部位,形成一個血小板團,將破損的血管進行初步修補,阻止繼續出血。隨后血小板與凝血因子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止血栓子,進一步修補受損的血管。當放化療引起血小板減少后,人體發生創傷時就沒有足夠的血小板形成栓子來修補受損的血管,出血時間延長,出血量也更大,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造血干細胞

1.種子學說
當放化療后,骨髓造血干細胞受到損傷,相當于種子遭到了破壞,造血功能從源頭上受到了影響。

2.土壤學說
造血微環境是早期血細胞生長的環境,相當于土壤。放化療同樣會破壞造血微環境,就像土壤遭到破壞變得貧瘠,種子自然無法更好地開花結果,血細胞也就會生成困難。

3.蟲子學說
放化療使身體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就像莊稼,雖然長出來了,但被蟲子咬壞,從而也無法更好地生長。

4.原料學說
腫瘤患者因放化療影響消化系統,存在惡心、嘔吐等情況,導致營養攝入及吸收不良,使蛋白質、維生素B12、葉酸、鐵等造血原料攝入不足,血細胞合成困難。

總結
基于以上幾方面原因,使得血細胞生成減少,要想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需要從修復種子和土壤、消滅蟲子、提供原料四個維度來營養骨髓,增強骨髓造血干細胞的造血能力,從而維持外周血液中血細胞的數量。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知道,我們這本書主要是告訴大家,放化療引起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的前因后果,以及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要如何應對。比如:放化療后多久會出現“三低”?出現“三低”時該吃什么?要注意哪些問題?醫生開給我們的藥是如何起作用的?這些藥什么時候開始用、什么時候停?
我們還專門請教了營養學的專家,為大家推薦了一些在家就能做的豐富食譜。希望對您和您的家屬有所幫助。
磚拋完了,下面重頭戲來了。愿大家好好學習,在抗癌路上一帆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