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呼吸康復的技術體系和內容
第一章 臨床評估
第一節 病史及癥狀
著重于癥狀和疾病對日常生活功能影響的角度去收集病史資料。根據初始和持續的病史評估,進行個體化呼吸疾病康復干預。
一、主訴
每項主訴應簡單易懂,切勿用引導性話語。
二、現病史
詢問病史時應引導患者敘述病損過程及功能,尤其對日常生活、社會生活、職業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并評估程度(表2-1-1-1)。此外,需用系統方式來區分主訴中的每個問題(表2-1-1-2)。
表2-1-1-1 影響程度

表2-1-1-2 癥狀分析

其中需了解和評估患者呼吸系統相關癥狀,明確呼吸功能異常是原發或是繼發。此外,需詢問患者治療史,了解其既往康復治療及改善情況,從而發現最有效且最能提升患者自信的呼吸疾病康復方案。
三、既往史
既往史可評估和了解治療前共患病,共患病也是風險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心肺、神經和肌肉骨骼系統病史尤為重要。
(一)心肺系統障礙
呼吸疾病康復前,心肺疾病評估為優化心肺健康及防范危險因素提供了重要保障。
1.準確評估心肺貯備能力 是正確制訂呼吸疾病康復方案的前提;并有助于評估心肺原因誘發運動風險的概率。
2.需著重評估的心血管疾病 冠狀動脈疾病(高脂血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病、高血壓、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臟病、運動員心臟綜合征和非心源性心功能不全等。
3.需著重評估的肺部疾?。ū?-1-1-3)。
表2-1-1-3 需著重評估的肺部疾病

(二)神經系統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引發的呼吸障礙涉及多種病理生理機制,包括:中樞、周圍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1.中樞系統功能疾病
腦干、脊髓和腰椎損傷、皮質梗死、癲癇、脫髓鞘疾病、腦卒中、腦癱、帕金森綜合征和脊髓灰質炎等。
2.周圍系統功能疾病
包括運動神經元、周圍神經、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其中咽、喉和舌神經肌肉疾病會影響呼吸道通暢,阻礙呼吸疾病康復的進行。
3.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疾病
多發性萎縮疾病和代謝功能障礙引起的自主神經疾病和自主神經癥。
(三)肌肉骨骼系統障礙
既往的外傷、關節炎、截肢和其他肌肉骨骼功能障礙造成的無力、關節僵硬或不穩均可對呼吸疾病康復產生不良影響,康復評定前應對上述障礙進行調查。
還需注意共患病的治療情況,有助于提高呼吸疾病康復實施的安全性。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β受體拮抗劑可引起氣道阻力增加甚至氣道痙攣;合并糖尿病者,胰島素等降糖藥可能造成呼吸疾病康復時低血糖的發生。
四、系統回顧
系統回顧提供的疾病線索,可進一步確定現病史和既往史,對呼吸疾病康復預后具有潛在影響。
五、個人史
個人史包括心理和精神病史、社會生活史和職業史。
(一)心理和精神病史
靜息狀態下嚴重精神心理障礙會阻礙呼吸疾病康復進展。需重點了解:
1.患者的性格、情緒和心態,有無行為異常表現。
2.有無重大事件(家庭變故、不幸婚戀變化、重要疾病損傷影響、事業挫折和人際關系異常)引起心情、情緒和精神改變。
(二)社會生活史
為呼吸疾病康復患者考慮一個結構化的家庭康復計劃,需評估其社會生活史。
1.家庭
應了解患者家庭成員的災難性疾病、婚姻狀況、家庭成員分工及有無其他成員住在附近等。同時還要了解所有可能提供幫助人員的工作或學習安排,是否愿意以及有多大能力來幫助護理患者,確定可獲得性。
2.家居
觀察住宅設計,了解患者能否方便進出;及確定住宅所在地與康復機構間的距離等。可根據患者家居情況選擇適合的呼吸疾病康復形式。
3.生活方式
詢問其有無休閑娛樂及生活方式改變,有無高脂飲食、久坐、長期壓力和煙草、酒精、毒品和藥物的濫用等不良生活方式。其中應著重關注患者飲食和煙草使用的情況。
(1)飲食:
體重指數示體重不足或肥胖的患者應考慮特定的飲食支持。
(2)煙草:
進行吸煙狀況評估,并向吸煙者提供戒煙幫助。
(三)職業史
1.工作史
包括患者的工作類型、工作時間、具體工作情況、工作變更原因及工作場所的建筑物障礙、職業目標和職業環境等。有助于明確患者的可靠性、自律性、興趣類型和要求,及有無患肺部疾病的高危風險。
2.教育和培訓
包括完成教育時間、畢業或肄業年齡、參加培訓情況和特殊技能等。有利于個體化的健康教育。
3.經濟
應基本了解患者的收入、投資、保險資源、殘疾分類及債務等。
六、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的重要疾病史有利于制訂全面的呼吸疾病康復計劃。應重點了解的疾?。?/p>
(一)肺部遺傳性疾病
α-抗胰蛋白酶缺乏癥、囊性纖維化、過敏性哮喘及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等。
(二)其他
腫瘤、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風濕免疫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