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助生殖的倫理案例分析
- 于修成主編
- 2868字
- 2025-03-14 17:09:51
第二十三章 英國女士無償代孕成癮
【案例敘述】
40歲的英國媽媽Annie Peverelle已經是4個孩子的母親了,但匪夷所思的是,她與孩子們并沒有血緣關系,而且她生育孩子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擁有他們?,F在,Annie唯一留下的也只有刻有4個孩子名字的定制手鏈而已。
所有的這一切都源于6年前她參加的當地公益組織以“for love,not money”為宗旨牽頭的代孕活動。在英國有三大公益性無償中介組織,主要負責為各種原因不能夠生育產子的合法伴侶(如不孕、同性夫妻等)提供匹配的代孕志愿者。對懷孕充滿了好奇的Annie由于單身無法體驗懷孕的感覺。在她看來,參加公益組織牽頭的代孕活動既能滿足自己的好奇,還能夠無償地幫助不孕不育家庭實現期盼寶寶的夢想,是兩全其美的事情。Annie很欣喜地表示“懷第一個寶寶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真的很愛孕育生命的感覺”“我真的太喜歡懷孕了,欲罷不能的感覺。我從來沒有孕吐過,分娩的產程都特別短,除了第一次稍長,后面幾次愈生愈快,輕而易舉?!?/p>
2019年1月,Annie生下了第4個孩子,這也是她為Amanda和Jason夫婦生下的第2個孩子。Amanda和Jason夫婦與Annie相識于4年前的一次公益代孕活動。當Annie了解到Amanda因子宮內膜癌切除了子宮,從此失去生育能力,不得不尋求代孕時,非常同情,于是主動表示愿意成為她的代孕志愿者。Annie說:“與醫務工作者先是成為了朋友,慢慢認識了他們,明白了他們的苦衷后,我才作好了準備。這是金錢買不來的東西。”Amanda和Jason夫婦的第一個孩子隨后從Annie的肚子里出生。當Annie看到自己代孕的孩子給夫婦倆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后,又主動表示愿意為夫妻倆再次代孕一個孩子。
目前,Annie正計劃為一對同性伴侶代孕,將是第5次代孕,她說:“當看到那些有生育困難的朋友迎接新生命時的喜悅,我覺得幸福至極?!?/p>
【醫學觀點】
Annie的4次代孕形式,均是將不育夫婦(委托人)的胚胎植入代孕媽媽子宮,由代孕媽媽替委托人完成“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過程。代孕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應用和發展的產物,其胚胎的產生完全由委托人自己經歷藥物刺激卵巢、取卵、體外受精而獲得,即必須通過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自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出生至今,代孕技術發展已很成熟。
代孕緣于幫助因某些疾病導致子宮無法正常孕育胎兒的人群,像本案例中Amanda因子宮內膜癌切除了子宮,失去孕育能力,不得不尋求代孕;另外,在法律允許同性戀者結婚的國家,男同性伴侶因缺乏子宮,無法完成生育過程,對于此類患者,代孕確實是一種圓其生子愿望的臨床選擇。
但代孕媽媽為委托人代孕,不僅利用了自己的子宮及生育功能,而且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其身體及精力的耗損。如整個孕期所涉及的可能是全身各系統、器官的變化,孕期可能出現的妊娠劇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分娩可能出現難產、剖宮產、產后大出血、產褥感染等并發癥。這些無一不是對代孕者身體的傷害和生命的考驗。盡管本案中Annie表示代孕過程讓她愉快而且分娩過程很順利,但不能因此認定她以后的每一次孕育都是如此幸運。何況,她目前已經40歲高齡,相對妊娠來說,已屬高齡。高齡婦女妊娠后,上述的妊娠期合并癥和并發癥發生率均增加。隨年齡增加,多臟器功能趨于衰老,罹患內科疾病的風險進行性增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可影響妊娠后母嬰的安危。芝加哥大學婦產科醫生及倫理學家David Cohen博士在ABC新聞上說,對于老年婦女來說,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她們的心血管能否負荷懷孕期間體內額外的血流量。在懷孕期間,孕婦的血容量是平時的2倍,由于老年女性的血管彈性變差,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更大。高齡婦女子宮血管隨年齡增長出現彈性差,致血流阻力增加易產生供血不足,致胎兒宮內發育受阻的比例增加,導致成年后代謝性疾病發生率增加。
【倫理討論】
代孕的需求可分為醫學因素和社會學因素兩類,其中社會學需求的代孕由于是滿足某些人獨特的需求而被唾棄和鄙視。而醫學因素產生的代孕需求(如:先天性無子宮、子宮腔嚴重粘連、子宮切除、子宮畸形、子宮內膜嚴重損傷等)雖然具有部分正面價值意義,但仍然存在著倫理爭議。
具體到本案例,主要涉及輔助生殖倫理學基本原則中的知情同意、尊重原則、保護后代原則、保護供者原則等。
Annie與Amanda和Jason夫婦是在完全知曉代孕過程的風險與受益的情況下自主選擇的,雖然符合知情同意與尊重原則,但是Annie的子宮作為“生育器官”“借”給了Amanda,容易導致人倫關系尤其是家庭關系的復雜化,甚至產生混亂。
從保護后代原則出發,代孕難以保障后代的利益。盡管本案中代孕母親Annie不可能與契約母親爭奪嬰兒的監護權,但若新生嬰兒如果有出生缺陷,也可能會相互推卸責任。無論是爭奪還是放棄監護權,這對無辜的新生命來說是極不公平的。
從保護供者原則考慮,代孕母親所承擔的妊娠風險難以得到保障。一旦供者在懷孕過程中發生危及生命的并發癥,或是生出具有缺陷的孩子,容易產生糾紛。
【法理討論】
Annie成功進行多次的無償代孕是與英國的代孕政策息息相關的。英國是試管嬰兒的發源地,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人工輔助生殖立法。英國率先于1985年、1990年頒布了《代孕協議法》和《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加強了包括代孕在內的人工生殖和胚胎研究的法律規制,現在正在醞釀制定針對代孕的專門法律——《代孕法》。在英國,商業化的代孕服務被嚴格禁止,但無償型代孕有法可依,能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實施。在英國,代孕者的選擇必須經過權威組織的體檢和評估,并且在申請、入選、代孕、產后等環節里,也得遵照一系列的法規,例如是否提供卵子,或是代孕受精卵等。Annie體驗懷孕的愿望并非隨意實現的,而是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的。
【情理討論】
代孕滿足了某些類型的不孕不育夫妻生育后代的愿望,但在這份美好的表面下卻潛藏著難以回避的風險。在Annie進行無償代孕的英國,對無償代孕是允許的,原因在于除了直接配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外,在國民的需求和接受度上都比較成熟。代孕的出現可能將破壞傳統家庭結構完整性,打破這一血緣親情秩序,另外,不可避免的醫療風險將由誰來承擔?代孕的委托人其實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代孕者的生命風險上,俗語說女人生孩子好比從鬼門關走了一趟,從這個角度來說,委托人是非常自私的。因而,有著獨特的傳統道德、文化、宗教、習俗的國家往往拒絕代孕。
【社會輿論】
能否為生育力欠佳的女性實施代孕技術,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表示理解,他們認為:當今社會,有很多女性由于某些醫學原因(如:先天性無子宮、子宮切除、子宮畸形等)無法自身孕育孩子。還有些女性患有不宜懷孕生子的疾病,如心臟病病程較長、子宮內膜癌病史等,如果有代孕者一拍即合,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何樂而不為呢。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每個人都有生育的權力,那是自然生育權,當不能生育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以不能凌駕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或可能有巨大的代價為底線的。代孕,近10個月的懷胎,其風險不可預知,盡管孕婦的死亡率已明顯降低,如果代孕媽媽因分娩而逝,有良知的委托人會煎熬一生。
【小結】
醫源性的代孕解決了極少數特殊家庭的生育問題,即使是在有著完善的法律法規之下的國家里,仍存在嚴重的倫理問題。
(于修成 鄭備紅)
參考文獻
[1]于修成.輔助生殖的倫理與管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