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中醫把腎看成一個人體功能概念

1.中醫講腎不全是解剖概念

正常人一般都有兩個腎臟,這里所指的“腎臟”屬于解剖學的概念,也就是西醫學所說的腎。而平時老百姓常說的“腎虛”,是中醫的認識,而非西醫學所說的“腎臟”。中醫對于臟腑的描述更多的是功能層面的認識:比如腎能“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與臟腑氣化”“主水”“主納氣”等。而這些功能出現問題就歸為中醫“腎”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古往今來,中醫描述時常用“腎”這個字眼,很少用“腎臟”,這樣從字面上也助于與西醫學的“腎臟”區分開來。

中醫對腎的認識,內涵比西醫學解剖的“腎臟”更為廣泛。它認為腎在人體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種功能的臟器。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先天之本是指人立身之本,“人始生,先成精”,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命的源泉來自父母傳承給我們的生命之精,而在中醫認識里面,貯藏生命之精的是腎,故腎為先天之本。元陰是指陰精,即我們生命的源泉,元陽是指元氣,是我們生命的動力,有了元氣我們才能蓬勃生長。元陰元陽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從孕育成形到發育壯大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腎的重要性直接體現在腎精、腎氣的盛衰對生命活動的影響。

(1)腎精、腎氣關系到人的生長發育,乃至衰老的全過程,也關系著人的生殖能力。我們每個人呈現出生、長、壯、老、已不同生理狀態。從幼年開始,腎精逐漸充盛,腎氣也逐漸生長。到了青壯年,腎精進一步充盛,乃至達到極點,腎氣強盛,身體壯實,筋骨強健。而到老年,腎精衰退,腎氣虛衰,形體也逐漸衰老,全身筋骨運動不靈活,齒搖發脫,呈現出老態龍鐘之象。

(2)腎精、腎氣影響著機體的生長發育。在中醫看來,腎主骨,生髓通腦,其華在發,其意思是指,腎精、腎氣能促進骨骼的發展,一個人腎精充足,腎氣旺盛,就能擁有正常的健康的體魄。反之,則可能身形矮小瘦弱。腎精、腎氣也和大腦的活動息息相關。老人容易健忘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年老體弱,腎精走向衰退,腎氣慢慢虛弱,大腦沒有得到來自腎精、腎氣足夠的營養支持。腎精、腎氣也影響著毛發的生長,一個人如果腎精充沛,則頭發柔順有光澤,如果腎精不足,則有可能出現掉發、頭發枯燥等問題。

(3)腎精、腎氣調節水液的代謝。這里的水液代謝主要體現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上。如果腎精、腎氣充盈不足,或者作用障礙,就可能會出現小便不利,尿少或者夜尿頻繁。老人的腎精、腎氣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走向衰退,因此調節尿液的能力逐漸下降,所以有的老人就會出現夜尿頻繁的情況,影響了生活。

結合上述認識,我們發現中醫“腎”的功能實際上涵蓋了西醫學所指的腎臟、腎上腺、生殖腺、腦垂體等多個臟器的功能。

那么中醫的腎是不是只從功能層面去講而沒有解剖的概念呢,其實不然。中醫四大經典之一《黃帝內經》記載了不少與現代解剖相關的知識,指出了脾、胃等實體器官的位置,更指出了它們的大小、直徑、長度。但是中醫對于心、肝、脾、肺、腎等臟腑的描述更多的是從其功能去詮釋。因此,如果在臨床上有腎病科的中醫生說,某某患者腎功能不全,這一般都是從解剖概念來闡釋的,是腎臟本身真的出現了病變,導致了腎臟的功能下降,亟需合理有效的治療。而中醫說的“腎虛”不一定就是腎臟本身出現了問題。我們常在腎科看到這樣的患者,一到診室就說自己脫發、腰膝酸軟、性欲減退,還結合各種電視節目比對癥狀,最后自我診斷“腎衰竭”,其實這是不科學的,中醫本身并無“腎衰竭”一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原阳县| 澜沧| 忻城县| 云浮市| 河北省| 错那县| 彩票| 法库县| 临清市| 建宁县| 邵东县| 滨海县| 淮滨县| 玉田县| 南昌县| 乃东县| 肥乡县| 吕梁市| 临城县| 阳西县| 顺昌县| 托克托县| 淳安县| 东海县| 新营市| 灵山县| 闸北区| 杨浦区| 托里县| 焦作市| 开原市| 湖州市| 平舆县| 偃师市| 富锦市| 高阳县| 哈巴河县| 秦皇岛市| 桃园市|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