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救國捐糧義舉
- 興宋從祖宗附體開始
- 拂影星河
- 2359字
- 2025-03-11 00:01:00
趙諶以神宗皇帝的口吻,環視眾人,繼續說道:“朕攻打西夏之時,戰事吃緊,國庫空虛,為了保我大宋江山,不得已動用了仁宗寶庫中的糧草輜重。
朕一生殫精竭慮,為的就是讓大宋繁榮昌盛,可朕萬萬沒想到,朕的子孫竟如此無能!”
說到此處,趙諶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無盡的憤怒:“趙佶,朕的不肖子!竟然不理朝政,沉迷于花鳥書畫,將朕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弄得烏煙瘴氣!
還有你,趙桓!真的好孫兒!你即位之后,搖擺不定,面對金人畏畏縮縮,全無我大宋皇帝的威嚴!”
官家趙桓直接走下龍椅,跪倒在太子趙諶的跟前,抱著他的大腿哭訴道,“孫兒有罪,孫兒有愧先祖重托啊!”
朝堂上一片死寂,眾人皆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震住。
主和派大臣們更是嚇得臉色蒼白,癱倒在地。
官家的態度非常明確的表示這是神宗皇帝附體在太子身上,誰還敢去質疑。
趙諶繼續慷慨陳詞:“如今金人兵臨城下,你們不思如何退敵,卻在這里相互指責,勾心斗角!
你們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大宋的百姓嗎?”
大臣們紛紛伏地請罪:“神宗皇帝陛下息怒,臣等罪該萬死!”
趙諶看著眾人,語氣稍微緩和:“你們這些大臣,目光短淺,只想著求和自保。
卻不知,求和只能換來一時的安寧,卻換不來長久的太平。”
主和派大臣們羞愧地低下頭,不敢言語。
這時,孫傅趁機站了出來,說道:“神宗皇帝陛下圣明!如今官家支持太子殿下抵抗虜賊,已經取得一些成績!”
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太子被祖宗附體,神宗皇帝是當今官家趙桓的爺爺,不能讓他罵的太兇,有損官家顏面。
趙諶微微點頭,說道:“此次朕借太子趙諶之身,便是要讓你們明白,大宋的江山,還需你們這些臣子共同守護。切不可再為一己之私,置國家安危于不顧。”
眾人齊聲道:“臣等謹遵神宗皇帝陛下教誨!”
趙諶見朝堂氣氛有所轉變,心中稍安,這才又裝暈過去,好讓“神宗”結束附體。
他知道,這一場朝堂風波暫時平息,但更大的危機還在城外。
就在此時,城外的金兵大營內,斡離不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三天后的攻城計劃。
金兵們正在搬運攻城器械,整個大營一片忙碌。
“二太子,攻城所需的投石車、云梯等器械正在陸續就緒,將士們斗志高昂,只等三日之后,一舉攻破汴京!”郭藥師興奮地向斡離不匯報。
這個狗漢奸,攻打汴京比誰都積極,狗東西!
斡離不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望向汴京的方向,仿佛已經看到了城門被攻破,宋軍投降的場景。
“很好,傳令下去,讓兒郎們,養精蓄銳。此次攻城,務必全力以赴,不能再給宋軍任何機會。”
……
而在汴京城中,趙諶回到東宮后,立刻召集孫傅、梅執禮、曹晟等親信大臣前來。
趙諶坐在東宮的書房中,眉頭緊鎖,手中握著一份剛剛呈上來的糧草庫存報告。
汴京城內的糧草儲備已經所剩無幾,而金兵圍城的日子卻遙遙無期。
他知道,若再不采取行動,城中軍民將面臨斷糧的危機。
趙諶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城中糧草短缺,乃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籌措這些糧草,諸位可有良策?”
孫傅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太子殿下,城中不少王公大臣、商賈富戶,家中存糧頗豐。
若能動員他們拿出部分糧草,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梅執禮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后說道:“太子殿下,若直接強行征收,恐會引發城中動蕩,王公大臣與商賈富戶們必然心生不滿,于守城大計不利,此事需慎重行事。
或許可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他們主動捐出部分存糧,以解汴京燃眉之急。”
曹晟卻面露擔憂之色:“梅大人所言雖有理,但這些人大多自私自利,只怕難以輕易說服。若勸說無果,又該如何是好?”
趙諶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梅執禮再次建議說:“太子殿下,若有人愿意主動捐糧,朝廷可給予嘉獎。”
孫傅點頭表示贊同,“此計可行,先以懷柔之策試探,也可彰顯朝廷的寬厚。”
趙諶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強行征糧確實不妥,但若不動員他們捐糧,城中軍民將無以為繼。梅左丞的辦法可以考慮。”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
沉思片刻后,他轉身說道:“本宮有個主意。我們在城中張貼告示,宣布將舉辦一場‘救國捐糧義舉’大會。
凡主動捐糧者,皆可在大會上受到表彰,其名字也將被銘刻在汴京的功德碑上,流芳百世。”
孫傅眼前一亮,贊許道:“太子殿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既能動員大戶捐糧,又能避免強行征糧帶來的負面影響。”
梅執禮、曹晟等人也都紛紛點頭。
幾人商議已定,趙諶立即帶著兩位宰執進宮向官家奏明此事,征得官家圣旨。
官家趙恒無不應允,很快開封府就在城中各處張貼告示,宣布“救國捐糧義舉”大會即將舉行。
告示一出,城中頓時沸騰起來。
汴京城內,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告示,百姓們紛紛駐足觀看。
告示上寫道:
“大宋天子趙桓、太子趙諶,為救國難,特此號召城中王公大臣、商賈富戶,踴躍捐糧。
凡捐糧者,皆可在‘救國捐糧義舉’大會上受到表彰,其名字將銘刻于汴京功德碑上,流芳百世。
望諸位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告示一出,城中富戶們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這是為國出力的大好機會,愿意捐出部分糧草;也有人擔心捐糧后自家糧草不足,猶豫不決。
趙諶深知,僅靠告示還不足以打動所有人。
他決定親自出面,拜訪幾位在城中頗有聲望的王公大臣和商賈富戶,勸說他們帶頭捐糧。
就在他剛要出去的時候,大美妞朱槿瑜又來了。
他是真服了這個表姐,每天不來逗逗自己好像就不舒服。
“諶哥,我聽說你在募捐糧草,是不是?”朱瑾瑜的個頭超過了現在的趙諶,低著頭跟他說話感覺有些滑稽。
趙諶點點頭算是默認。
朱瑾瑜一點也不怕犯忌諱的摸摸趙諶的后腦勺,“諶哥別急,姐姐幫你。這次募捐我要算第一個,五千石糧草,這是朱家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朱瑾瑜聽說這個消息后,第一時間回家與自己的父親商量,軟磨硬泡終于讓她得償所愿。
她的父親朱孝章,永慶軍承宣使,實際上是個閑差。
軍人出身的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獨生女兒身上,這次下注也算是下了血本。
讓女兒親自來告訴趙諶,目的不言而喻。
還沒開始,就募來五千擔糧草,這讓趙諶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