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掌握在別人的手中,但這段時間的“逃亡”強大了他的身心,讓他擁有了更加強大的內心。
很多人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往往就喪失了斗志,而鐵木真并沒有放棄希望,這與他骨子里那股“狼性”不無關系。他相信,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有機會重獲自由,再次站在草原上與命運抗爭到底。
在泰赤烏部的嚴密看守下,鐵木真被戴上了沉重的木制枷鎖,他的行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當他走在赤烏部時,并沒有想象中的躲閃和害怕,而是淡定地環視著周圍對他指指點點的人。可笑的是,他父親也速該的很多舊部就躲藏在其中,但是無人出手相助,所有的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此時的鐵木真還沒有高大的勒勒車的車輪高,塔里忽臺看他年紀尚幼,嘲笑他是孩童,才放過他的性命。然而,鐵木真并沒有放棄逃生的希望,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剛來時,鐵木真被關進小籠子被迫游“街”示眾,這是他人生中的一段至暗時光。在這段日子里,他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折磨,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并沒有將這些情緒表現在臉上,不論面對什么都是一張冷峻的臉。
鐵木真以冷眼冷臉的態度面對周圍圍觀、嘲諷的部落民眾。他的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憤怒、恐懼或悲傷,而是保持了一種超乎尋常的冷靜。
這讓人很難想象,一個年僅十余歲的孩子,在長期的磨難中已經養成了一種看淡生死,直面困難的人生價值觀。生活的磨難、危險、恐懼等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成為了他“登頂”的養料。這種異于常人的冷靜不僅是對外界的一種抵制,更是他內心強大意志力的體現,使他在“關押期”內能夠始終保持求生若渴的信念。
盡管年幼的鐵木真在表面上保持冷靜,但他的內心卻有一團火越燒越旺。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但這并沒有讓他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擺脫困境、一雪恥辱的決心。
塔里忽臺想要以羞辱鐵木真,達到使部落中歸附族人凝心聚力的目的,結果效果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塔里忽臺對羞辱鐵木真的心思就不感興趣了,他轉移了自己的關注點——征戰搶奪地盤和資源。這一變化也讓鐵木真有了松口氣的機會,否則他每天都要經歷一遭這種無聊的游街。
然而,就在這絕望的時刻,一位名叫鎖兒罕失剌的老人出現了,塔里忽臺將“失去意義”的鐵木真關在他家里。
而鐵木真與鎖兒罕失剌老人兩者間并不陌生,這主要是源于在也速該生前,大家就生活在一起。而鎖兒罕失剌老人也是看著鐵木真長大,了解這個孩子的脾性,尤其是在也速該被毒死后這一家人所遭遇的一切苦難都看在眼里。也速該生前的為人處事比較得人心,鎖兒罕失剌老人也深受其照顧,當此時正是“還人情”的好時候。他偷偷照顧著鐵木真,給予了他無盡的關懷和幫助。
這位老人慈祥而善良,他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叫赤佬溫,女兒名叫合達安。合達安是個美麗而善良的姑娘,她聽從父親的吩咐,提來一桶馬奶酒。當鐵木真看到這桶馬奶酒時,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嘗過這樣的美味了,于是竟一口氣喝掉了半桶。
喝完后,鐵木真感到一陣暖意涌上心頭,他感激地看著鎖兒罕失剌老人和合達安,說道:“謝謝你們,你們的恩情我永遠銘記于心。”說完,他便因為疲憊和酒精的作用倒頭而睡。
在夢中,鐵木真仿佛回到了草原,他騎著駿馬在藍天白云下奔馳,那種自由與暢快讓他感到無比幸福。然而,當他醒來時,卻發現自己仍然被囚禁在小籠子里,脖子上依然戴著枷鎖。這種持續的折磨,不僅是對他肉體的束縛,更是對他精神的摧殘。
在每一次的醒來中,鐵木真都必須面對這殘酷的現實。他曾試圖尋找逃脫的機會,但冰冷的鐵欄和脖子上的枷鎖卻將他牢牢地困住。這種無盡的等待和絕望,讓他的內心備受煎熬。
這段經歷讓鐵木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由和武力的重要性。他發誓,一旦有機會逃脫,他將不再讓任何人踐踏他的尊嚴。這段經歷也成為了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時間轉瞬即逝,鐵木真脖子上戴著沉重的枷鎖,被押解在泰赤烏部的草場上,承受著眾人的圍觀和嘲笑。然而,他并未因此屈服,眼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就在這一天,塔里忽臺做出了一個冷酷而決絕的決定——他要除掉鐵木真,以絕后患。塔里忽臺深知鐵木真不是個普通的人物,他具備著非凡的才能和堅韌的意志。一旦有機會逃脫,必定會崛起,成為泰赤烏部最強勁的對手。這樣的敵人對于塔里忽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塔里忽臺暗中觀察了鐵木真被游街示眾的整個過程,他注意到鐵木真雖然身處困境,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不屈的光芒。這種眼神讓塔里忽臺更加堅定了除掉鐵木真的決心。他明白,如果不趁現在動手,將來恐怕會后悔莫及。
于是,塔里忽臺開始暗中策劃,他招來手下,讓他在游街的路上暗中埋伏,等待最佳的動手時機。他還特別交代,要務必做到萬無一失,確保鐵木真無法逃脫。
在游街的過程中,鐵木真一直在冷靜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尋找逃脫的可能性。他的目光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尋常的跡象——街道的拐角處,一個人面色不善的盯著他。這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時刻,但鐵木真憑借過人的直覺和反應速度,迅速做出了判斷:“這個人要害我”。
于是,在絕望的境地中,鐵木真在籠子里發出了一陣用枷鎖撞擊的響聲。他用力地撞擊著籠子的鐵欄,發出清脆而急促的金屬撞擊聲,試圖在游街中引起普通部落民眾的注意。
這些響聲不僅充滿了力量,還蘊含著鐵木真內心的渴望和求生的堅定。他明白,只有讓更多的人聽到、看到他的困境,才有可能得到幫助。因此,他不斷地撞擊著籠子,直到手指疼痛、體力耗盡,也未曾停止。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塔里忽臺的手下開始感到極度的不安。他原本計劃悄悄地除掉鐵木真,以絕后患,但眼前的局勢卻超出了他的掌控。他擔心事態失控,不僅可能導致鐵木真逃脫,還可能引發更大的騷亂和沖突,于是決定撤回行動。
塔里忽臺安排的手下悄然撤退,沒有驚動周圍的族人,他意識到,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過激的行動都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后果。
而對于塔里忽臺來說,這次失敗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意識到,鐵木真并不是一個可以輕易除掉的對手。聽到手下匯報行動失敗消息的他,憤怒如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緊握的雙拳在顫抖,臉色鐵青,憤怒的情緒讓他幾乎失去了理智。他猛地砸掉了手中的酒杯,酒杯的碎片四濺,猶如此刻破碎的心情,對手下吼道:“你就是個廢物!這么簡單的任務都完不成,你讓我怎么相信你?難道這么個事情,還需要我親自動手?!”
塔里忽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原本以為可以輕易除掉鐵木真,以絕后患。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憤怒地咆哮著,聲音中充滿了不甘和無奈。
這次失敗讓塔里忽臺再次深刻地意識到,鐵木真并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對付的對手。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堅韌和智慧,以及周圍民眾的支持和同情。這讓塔里忽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