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最成功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2)

分解問題有助于解決問題,獲取成功。當一個原先令你畏懼的問題被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放在你面前時,你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征服它們。所以,嘗試用吃牛排的方法來對待你的問題,你會發現獲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化繁為簡:以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作了繭的蠶是不會看到繭殼以外的世界的,被柵欄囚禁的思維是無法獲得創新的靈感的。將密封的腦袋打開,才能讓新知識、新事物、新創意進入其中。

你知道,沒有鑰匙怎么把門打開嗎?答案很簡單,把鎖砸了!

很久以前,有個富翁有兩個兒子,他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應該讓誰繼承自己的財產?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100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把兩串鑰匙、兩匹快馬分別交給了兩個兒子,看他們誰先回到家,并把宅門打開。

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但是面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哥哥左試右試,苦于無法從那兩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

而弟弟在路途中就把鑰匙給弄丟了,沉思了一會兒,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順利進去了。富翁決定由小兒子來繼承自己的財產。

人生的大門往往是沒有鑰匙的,在命運的關鍵時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規的鑰匙,而是一塊砸碎障礙的石頭!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創新常常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事情都循規蹈矩,按照傳統方式或經驗來做,雖然很簡單,但容易讓我們的思路變得僵化、刻板。看到的、想到的,都只是我們熟悉的一面,對另一面卻視而不見,這樣就不能擺脫束縛,得到的自然就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答案。

面對停滯不前的業績,無法解決的難題,我們是抱怨市場飽和?還是將密封的腦袋換個方式打開,讓新知識、新事物、新創意進入其中?答案不言而喻。

柯特大飯店是美國加州圣地亞哥市的一家老牌飯店。由于原先配套設計的電梯過于狹小老舊,已無法適應越來越多的客流。于是,飯店老板準備改建一個新式的電梯。他重金請來全國一流的建筑師和工程師,請他們一起商討,該如何進行改建。

建筑師和工程師的經驗都很豐富,他們討論的結論是:飯店必須新換一臺大電梯。為了安裝好新電梯,飯店必須停止營業半年時間。

“除了關閉飯店半年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老板的眉頭皺得很緊,“要知道,這樣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必須得這樣,不可能有別的方案。”建筑師和工程師們堅持說。

就在這時候,飯店里的清潔工剛好在附近拖地,聽到了他們的談話,他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他望望憂心忡忡、神色猶豫的老板和那兩位一臉自信的專家,突然開口說:“如果是我,我會直接在屋子外面裝上電梯。”

“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師和建筑師聽了,頓時詫異得說不出話來。

很快,這家飯店就在屋外裝設了一部新電梯。在建筑史上,這是第一次把電梯安裝在室外。

“把電梯安在外面”,多么有創意的想法啊!作了繭的蠶是不會看到繭殼以外的世界的。那些工程師和專家之所以想不出這個絕妙的辦法,就是因為他們被自己的內心所束縛,思想永遠在“屋子內”打轉。

一些人喜歡把這樣的句子掛在嘴邊:“我們最初就是這么干的,幾十年也就這么過來了,所以不要輕易改變這樣的規矩。”

可是,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的工作充滿了不確定性,經驗和知識的滯后根本無法解決新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積極轉變自己的思路,才能保證我們不被這個世界所淘汰。

有時候,阻礙我們成功的不是我們未知的東西,而很可能是我們慣性的思維,是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經驗和知識。這些東西有時會給你設置一個思維的柵欄,囚禁你的心靈,束縛你的創造力。

有位教授給學生出了這么一道考題:一個聾啞人到五金商店買釘子,先用左手捏著兩只手指做持釘狀,然后右手做捶打狀。售貨員以為他要買錘子,便遞過一把錘子。聾啞人搖搖頭,指了指自己做持釘狀的兩只手指(意思是想買釘子)。售貨員終于醒悟過來,遞上釘子。聾啞人高高興興地買到了自己想買的東西。這時候,又來了一位盲人顧客,他想買剪刀……教授說到這里,停頓一下,提出下面這個問題:“大家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買到剪刀?”

聽過教授剛才的敘述,有個學生立即舉手回答:“很簡單,他只要伸出兩個手指頭模仿剪刀剪東西就可以了。”對于這位學生的回答,全班都表示同意。

這時,只聽教授微笑著說:“其實。盲人只要開口說一聲就行了。因為盲人并非聾啞人,自己能說話。而如果用手指模仿剪刀剪東西,他自己反倒看不見。”

所以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創新,就要從自囚的柵欄中走出來,還思維以自由,善于觀察,多做嘗試,敢于實驗和幻想,學會發散性地思考,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就一定能獲得創新的源泉。

每個企業都歡迎不墨守成規而經常出新的員工,因為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永恒動力。從20世紀中期至今,人才招聘由最初的看文憑到注重經驗,再到如今青睞創新精神,這是人才理念與時俱進的深刻體現。所以,開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名優秀員工的重要標志。

設身處地:以換位的方式解決問題

換位思考,顧名思義,就是轉換自己的角色,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學會換位思考,遇事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處境思考問題的人,永遠都能在職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汽車大王福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成功有什么秘密的話,那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不僅能得到你與對方的溝通和理解,而且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思維軌跡,從而有的放矢,擊中要害。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能給他人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這種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有一次,戴爾·卡耐基在報上刊登了一則聘請秘書的廣告,大約有三百封求職信涌來,內容幾乎是一樣的:“我看到周日早報上的廣告,我希望應征這個職位,我今年二十幾歲……”只有一位女士特別聰明,她并沒有談到她所想爭取的,她談的是卡耐基需要什么條件。

她的信函是這樣的:“敬啟者:您所刊登的廣告可能已引來兩三百封回函,而我相信您一定很忙碌,沒有時間一一閱讀,因此,您只需撥個電話……我很樂意過來幫忙整理信件,以節省您寶貴的時間。我有15年的秘書經驗……”

卡耐基一收到這封信,真是欣喜若狂。他立即打電話請她前來。卡耐基說:“像她那樣的人,永遠不用擔心找工作。”

換位思考是任何時候都能獲得成功的好方法。當問題發生的時候,假設自己是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來體驗和思考問題,顧及別人的感受和利益,就能消除彼此間的障礙和隔閡,取得雙贏的結果。

經濟大蕭條時期,日本的許多中小企業紛紛破產,關門大吉,有一家醬菜店也受到很大的沖擊,老板慘淡經營,舉步維艱。

老板不甘心就此失敗,怎樣才能從購買力降低而且日益挑剔的顧客中吸引更多的人呢?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想到了一個絕好的方法。老板命人去蘋果產地預先訂購了一批蘋果,在成熟以前用標簽紙貼在蘋果上,當蘋果完全變紅之后,揭下標簽紙,蘋果上就會留下一片空白。老板就在這塊空白上大做文章。

當周圍幾家醬菜店終于無力支撐倒閉之后,這家醬菜店的醬菜銷量卻大增,顧客盈門,而且還擴大了生產。這一切令同行們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這家醬菜店老板從客戶名錄中挑選出大約200名訂貨數量較大的客戶,把他們的名字用油性水筆寫在透明的標簽紙上,請人一一貼在蘋果的空白處,然后隨貨送給客戶。結果,幾乎所有的客戶對此感到既驚喜又感動,因為客戶們認為商店真正地把他們奉為上帝并且放在了心間。

因為這一兩個頗富人情味的蘋果,使客戶們記住了這一家醬菜店。每當水果上市的時候,差不多就是他們向醬菜店訂貨的時候。

如果我們送給周圍的人每人一個溫情蘋果,想想看,還會有人不用微笑來回報這一個紅紅的甜蘋果嗎?

無論是卡耐基的秘書還是醬菜店的老板,他們的成功都借助于換位思考。而在工作中我們也同樣應多問問自己:如果我是那位客戶,我會怎么做?如果我代表著那家公司,我會如何跟客戶合作等。

換位思考,是一種十分關鍵而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換位”思維的人會盡可能地站在老板或者上司的立場上判斷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看清自己的職務和級別應該做什么,才會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對組織的貢獻度,才能恰當而熟練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在上司不在的時候積極補位,才能在遇到問題時得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以退為進:用迂回的方法獲得成功

《孫子兵法》稱,“知迂直之計者”可以常勝。采用迂回的方法,采取退一步、進兩步的策略,以退為進,柔性地解決問題,不失為一種成功的好方法。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堅持不懈,懷著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理念是正確的。但是,并非要人們一味地往前沖。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我們應當分析對待,要能進也能退。有時候,用迂回的方法會更有效。

曾經有一個律師得了重病,而獨生子此刻又遠在異鄉,不能及時趕回來。當他知道自己死期將近時,怕仆人侵占財產,篡改自己的遺囑,于是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遺囑:“我的兒子僅可從財產中選擇一項,其余的皆送給我的仆人。”

律師死后,仆人便高高興興地拿著遺囑去尋找主人的兒子。律師的兒子看完了遺囑,想了一想,就對仆人說:“我決定選擇一樣,就是你。”

這樣,聰明的兒子立刻得到了父親所有的財產。

如果你是那位律師,你會怎么做呢?擔心仆人侵占自己的財產,但說教、阻止、威脅等手段都無法起到很好的作用,這時該怎么辦?其實,律師就是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以退為進,放長線釣大魚,先給對方嘗點甜頭,穩住對方,從而獲得了更大的好處。

現實中,有許多問題也是如此。如果和對方硬碰硬,過度地強硬,有時并不能取得成功,相反還會將問題弄僵,很難再解決好。這種時候,采用迂回的方法,采取退一步、進兩步的策略,以退為進,柔性地解決問題,可能才是更好的方法。

以退為進,這是一種自我表現的藝術,也是一種生存競爭的策略。池田大作曾說:“權宜變通是成功的秘訣,一成不變是失敗的伙伴。”的確,想要成功,必須懂得變通,不能一成不變,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的船,如果想要行駛到達目的地,必須懂得見風轉舵。

一個人走在路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必須注意轉彎。其實,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也是相同的道理,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早點成功,除了堅持到底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懂得適時地轉彎和變通,否則只會讓自己離成功的目標越來越遠。面對問題、障礙時,有時不妨后退幾步,從另一個方向入手解決問題。

一個在外貿公司干了十多年的中年人由于公司的突然倒閉,失業了。剛開始,中年人覺得憑借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和不錯的英語口語,在對口單位找個“飯碗”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也許運氣好的話還能弄個“經理”當當。然而在求職過程中他卻屢屢碰壁。

一天,中年人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后精神大振。那是一家做冰淇淋機的私企,剛獲得出口權,急招高手加盟。廣告特別提到,有專業經驗人士可以優先。中年人琢磨著,如果還是按平常那樣去遞簡歷、面試,很可能會被拒絕。經多方打聽得知,過些時間工廠會接待一位美國新客戶,急著要找個略通制冷專業、英語口語不錯的人當翻譯。于是中年人想方設法找上了門。

與總經理見面后,中年人并沒有談應聘的事,只說一定會把這項工作幫忙做好。那幾天,中年人以“合法身份”在廠里的網站上查閱資料,下車間細看工藝流程,惡補有關專業術語,向工程師虛心請教。經過為期一周的精心準備,中年人對當好翻譯兼商務助談已胸有成竹了。

外商如期而至。陪客戶看設備和進行商務談判,中年人熟門熟路。在車間、談判室、酒店,中年人不離總經理左右,把總經理的銷售意圖準確無誤地傳遞給外方。流利的口語,恰如其分的“幫襯”,出口環節的熟稔,給客戶和總經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客戶與工廠敲定了出口合同。

談判結束了,中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也降臨了。應聘終獲成功。

在攀登高峰的路途上,遇到“此路不通,請繞行”的標志并不少見,這時你不妨坦然接受,不必固執地“一條道跑到黑”。工作中,你必須意識到變化會隨時發生,并為此做好準備,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方法和計劃來達到既定的目的。

《孫子兵法》稱,“知迂直之計者”可以常勝。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是數學常識,但在工作中,看似最直接、最便捷的線路未必是最“短”、最有效的線路,有時可能恰恰相反。

想要達到目的,就要有意識地變通,讓腦子多拐幾個彎,靈活地判斷和處理。當直線的方法走不通的時候,試著走走曲線之路,不必拘泥于某種方式或方法;在一個方向遇到了阻礙,可以嘗試走另一個方向,并沒有人規定你必須往哪條路走,到達目的地,獲得成功才是最重要的;當對方過于強勢的時候,不妨退一步,再前進,這樣迂回地前進往往能達到比直線前進更好的效果。

蛇打七寸:抓住問題的根本和關鍵

遇到困難,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事事著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與此相反,有的人不管遇到多棘手的問題,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問題的要點,并采取相應的辦法,于是,他們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獲得了成功。

在工作與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能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以獲得成功。然而有的人能做到,但有的人卻做不到。這其中原因有很多,而是否懂得抓要點、抓根本,則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那我們怎樣才能掌握這一智慧呢?

(一)學會找“要害”

遇到難題時,首先尋找“要害”,并采取相應措施,這是十分關鍵的。

一家賓館的電梯需要進行維修了。電梯維修公司和賓館早就簽訂了合同,經過檢查后,維修公司將維修的時間定于5天之后,但維修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這必然會給客人帶來不便,即使不全部停業,較高樓層的客房恐怕也得暫停使用。

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當時正好遇到賓館的人事變化,賓館剛剛承包給一位新經理經營,而且正處于旺季,要他將電梯停用12小時,他可不干。維修公司接連派了3批人與他接洽,但都被他拒絕了。于是,公司派了一位老員工去和他交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建宁县| 清河县| 高雄市| 西畴县| 乡宁县| 高淳县| 乌拉特前旗| 平武县| 靖远县| 北川| 论坛| 洛扎县| 沁阳市| 嘉祥县| 五常市| 北辰区| 南漳县| 界首市| 普兰店市| 太原市| 银川市| 万山特区| 报价| 安龙县| 余姚市| 上蔡县| 沿河| 长兴县| 南澳县| 龙胜| 沈丘县| 印江| 乌审旗| 南江县| 布尔津县| 铁岭市| 莱芜市| 开鲁县| 肇东市|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