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府中坐對
- 梟漢
- 枕金刀
- 2210字
- 2025-03-09 20:00:00
何進在大將軍府中的偏廳接見了孫乾。
他褪去了一身彰顯威儀的朝服,只著一身合身常服,頭戴武弁,顯然是刻意淡化了當朝國戚,總覽大權的權臣身份,以此表露自己禮賢下士的態度。
當然,這種態度跟孫乾本人沒什么關系,純粹是因為他的恩師鄭玄。
待仆人送上漿飲,何進揮退左右,只留下兩名書吏陪坐,而后笑容溫和,問道:
“可是你師鄭大家,遣你來雒陽的?”
“不敢有瞞大將軍。”
孫乾坐在東側客位,挺直身子,長揖及地:
“學生姓孫名乾,字公祐,乃是青州北海郡人氏。因與恩師同鄉,才得以拜入門下。”
“此番并非受恩師囑托,乃是為我主劉玄德作使,特來請見大將軍。”
思來想去,他最終還是決定以本名示人,并未選擇冒名頂替。主要是孫乾經過思考之后,對自己當前的身份總算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
自己離開師門,便已經不再算作恩師的弟子了。舍棄陶謙,轉投劉備麾下之后,他首要的身份便是臣屬。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為人臣屬,食君之祿,自然應當忠君之事。
君臣為公事,師徒為私情,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豈有因私廢公之人?
正是想通了這點,初出茅廬的孫乾才得以拋卻后顧之憂,寧愿擔著身死街頭的風險,也毅然應承下了這個任務。
“哦?”
何進始料未及,略微一愣神,才開口問道:
“你主劉玄德...乃是何人?”
“大將軍容稟。”
孫乾施了一禮,恭敬道:
“我主劉玄德,名備,乃是涿郡涿縣人氏,前漢中山靖王之后。早些年間,也曾投學于盧尚書門下...”
在何進這等人物面前,劉備的身份的確有些拿不出手,所以孫乾特意用了一個語意模糊的詞。
“原來如此。”
何進倒是沒有太當回事,只是聽說并非受到鄭玄指派,未免有些失望罷了。只不過對他來說,相較于沒來頭的劉備臣屬,眼前之人身上那層鄭玄弟子的身份更重要一些。即便是為了拉攏鄭玄或者其他士子,也需要他擺出一副較為和善的面孔。
說完四個字之后,何進的目光落在了客位案幾上的兩個木匣,微微挑了挑下頷,示意道:
“公祐此番前來,可是為了木匣中的兩件東西?”
兩只木匣能夠順利進入偏廳,自然早就經過了仔細檢查。
孫乾不待一旁書吏動手,親自捧起兩只木匣,輕輕擺放在大廳中間,起身退后兩步,拜伏于地,稽首道:
“其中一只木匣,乃是漁陽叛逆,僭越稱帝之人,張舉的項上人頭。”
“至于稍小的那只,匣中之物干系重大。孫乾斗膽,懇請大將軍屏退左右,再開匣視之!”
說完,孫乾趴在地上,一點點的后退,直到離開木匣將近十步距離,幾乎挨到了大門口的位置,才停了下來。
如此作態,自然是向何進展示誠意,表明自己沒有任何加害大將軍的想法。
大將軍府等級森嚴,兩名書吏身份低微,聽他說的嚴重,也不敢上前去觸摸木匣,同樣不敢發出任何言語,只得齊齊將腦袋轉向自家主人,等待著主人示下。
坐在自己家里,何進還不至于有過多疑心,聞言只是在那盒子上看了一看,便揮揮手,示意兩位書吏退出房外。
“公祐起身,且將兩個匣子一并呈上來。”
“尊令。”
孫乾抱著兩個匣子,放在主位前邊的案幾上,然后躬身侍立一旁,等著大將軍問話。
何進伸出一只略顯粗糙的手,在兩個木匣上輕輕拍了拍,而后放在較大的那個木匣上邊,側頭問道:
“這只匣子里放的,便是張舉那賊人的項上人頭?”
“正是。”
伴隨著輕輕的“吱呀”聲,木匣被打開。
甫一見匣中那東西,何進雙眼微微一亮,將其捧將出來,抱在手里仔細欣賞了一番,口中嘖嘖稱奇:
“這個匠人倒是有些手段,一顆首級,竟能梟制的有如活物一般。”
把玩一番后,才將其輕輕放在案頭。孫乾也是個有眼力見的,連忙從一旁取來拭巾,雙手奉送何進,供他擦拭雙手。
“無妨。”
何進呵呵一笑,嘴上雖然這樣說,但還是接過了拭巾,將雙手仔仔細細擦拭一遍,才隨意丟在一旁。
“只此一件功勞,你主劉玄德,便已足以得封列侯了。”
而后面有疑惑,略微傾斜身子,出言問道:
“去歲年末之時,漁陽叛逆張純被門客王政所殺,拿著他的頭顱換了個列侯。只是據他所言,張舉逃亡烏桓之后,便下落不明。這顆首級,你主劉玄德是從何得來的?”
孫乾早有所料,出言解釋道:
“大將軍久居雒陽中樞,日理萬機,無暇顧及這些旁枝末節。”
“早在去歲九月,張舉南侵冀州為朝廷兵馬所敗。當時正值劉幽州封鎖北方諸郡,斷了那張舉逃亡之路。”
“張舉這賊人被困冀州,饑困交加,遂與其手下四下劫掠百姓,正巧被我主遇上。除了生擒一人,其余賊子盡數殺了個干凈。”
“劉玄德將那生擒之人細細盤問之后,才知道此人正是漁陽張舉。本該一并押往雒陽...只是那賊人傷了肺腑,藥石難以醫治,竟死在了半路,無法作為旁證...”
一番話語明顯是經過提前設計的,孫乾在這里略微停頓片刻,才長揖施禮,補充道:
“因我主斬殺張舉之后,并未四下宣傳。想來那張純已是窮途末路,為了安撫麾下叛眾,不知從哪找來了個替身,臨時冒充張舉。”
“張舉原為中山國相,想來雒陽中不缺見過其面貌之人。大將軍不妨將這首級傳識于眾,屆時自然能確定此人身份。”
“朝廷自有法度,公祐無須擔心。”
何進點點頭,顯然已是相信了孫乾的說法。
“待令史、醫者驗明正身,你主劉玄德必有封侯之功。”
說完話,臉上倒是起了好奇的表情,指著張舉的首級說道:
“本將軍倒是有些好奇,只看這脖頸上的傷痕,便知斬殺張舉之人,必然武藝非凡,手中武器也定是勢大力沉。照此說來,你主劉玄德,應該在幽州不是無名之人才對,怎得不將首級送往幽州牧劉伯安處,反而不遠千里,送到雒陽來了?”
孫乾神色一凜,正容道:
“若只為請封侯之功,還不至于遠赴千里。孫乾冒死沖撞大將軍車駕,并非為了張舉這顆首級。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另一木匣里的東西,事關我大漢國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