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商:解決你人生99%的難題
- 笛子
- 2964字
- 2025-02-19 17:00:30
第一章
拆商,是每個人都應擁有的能力
拆商,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拆商(decompose quotients,DQ),全稱為“拆解商數”,是指人們拆解問題的能力。不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拆商很高的人,總能在遇到事情時從容不迫地用自己的拆商解決好大大小小的問題,哪怕遇到了從未遇到過的問題和挑戰,他們也能抓住問題的本質,不斷地拆解問題,將其各個擊破。這樣的行為方式可以讓他們在人生中一帆風順,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生活的強者。
拆商高的人,善于精準地發現問題、定位問題、拆解問題。將大問題拆成小問題,將小問題拆成更小的問題,直到把問題拆解到他們能輕松處理的程度,并成功將其解決;同時,對不同的事情又能準確復盤,快速迭代,并通過系統性的思維讓自己的人生更加井然有序。
從創業的角度來說,拆商是一個創業者成功的關鍵。創業是一個大問題,里面包含了很多復雜的環節。在實踐中,我們會不斷將創業的進度拆分成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度目標等,還會把任務拆分給不同部門、不同員工,并拆分出不同的執行細則,等等。為了讓自己的企業蓬勃發展,企業家、創業者每天都在發揮自己的拆商,讓事業目標按照自己規劃的宏偉藍圖,一步步地實現。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于學習、科研、處理人際關系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很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的人,拆商往往非常高。不論是家庭關系、情感關系還是朋友關系,這類人總能及時發現問題所在,精準找到核心問題,再一步步拆解。這樣不僅不會在解決問題時讓人際關系惡化,還會因為發生了有意義的溝通而讓關系得到提升,變得越來越融洽。
相對而言,拆商不高的人,總是會被各種事情卡住。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人,你問他:“事情處理得怎么樣了?”他會告訴你:“由于某某問題還沒解決,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往下推進,事情還停滯不前。”例如,有些人有創業的想法,但是真到實施的時候,如果問他們有什么具體的計劃、要采取什么行動時,他們總會告訴你,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還沒開始行動。他們甚至會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如果他們不提升拆商,就很難主動去推進和解決問題,所有進程都要依靠他人的力量去推動。對他們來說,每件事情都可能有無數卡點,阻止計劃的進一步推進。這個卡點在他們的眼前就像一堵難以翻越的墻。從表面上來看,事情進展不順利是因為沒有找到解決方案或運氣不好,其實并不是真的沒有解決方案,更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他們沒有看到本質的問題(真問題),更不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地拆解并解決。當你讀完這本書,并且經過不斷學習和磨煉,提升了自己的拆商后,這些所謂的卡點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門檻,輕輕松松就可以跨過去,不會絆住你的腳步。同時,這些卡點還會在你的身邊形成一條“護城河”,讓他人不能輕松復制你的成功,讓你成為解決問題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
你是一個拆商高的人嗎?如果你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經獲得了成功的充分條件;如果你回答“不是”,那么我也恭喜你,因為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和你一起拆解問題,幫助你提升拆商。拆商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或者說天賦),而是須經過后天訓練才得以形成的。以我為例,我以前覺得自己不算聰明,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別人快,但經過多年來不斷地萃取經驗、勤加練習,總結出了拆商的底層邏輯和訓練方法,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在別人眼中很睿智,也很成功的人。
我將自己這些年的經驗都寫進了這本書里,希望可以幫你認識到拆商的重要性,幫助你有效提升拆商,使它成為你人生旅途中的強大“武器”。即便你本身已具備較高的拆商,這本書也可以讓你對自己的行事邏輯有更清晰的認知,從而更快地解決問題,更好地做出決策。
“榨汁機”原理
為了能更好地說明拆商的用途,我提出了一個理論——“榨汁機”原理。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每天都要輸入和輸出各種信息,就像一臺正在使用的榨汁機,放進新鮮的水果,榨制出鮮美的果汁。
信息多種多樣,不論是每天接收的社會信息,還是對自我產生的新的認知和體會,抑或接觸的人和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都可以作為大腦這臺“榨汁機”的輸入信息。這些信息源源不斷地輸入“榨汁機”,經過“榨汁”的過程,再持續不斷地輸出。輸出的信息又被我們轉化成處理生活中問題的關鍵。輸出也有多種形式,比如語言上的輸出、行動上的輸出等。語言上的輸出可以是給別人傳授一個經驗,也可以是回答一個問題;行動上的輸出可以是寫文章、拍短視頻、做直播,等等。
如果很久沒有學習,我們會覺得大腦空空、不踏實。就像是一臺很久沒使用過的榨汁機,太久沒有得到新鮮水果的滋養。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為大腦補充一些“新鮮水果”,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營養“果汁”。
這個“榨汁機”原理中,涉及兩個很重要的能力。
第一個能力是篩選和輸入。
要想輸出質量好的“果汁”,我們先要保證放入“榨汁機”里的原料足夠好,這就需要將兩種錯誤原料排除在外。
第一種錯誤原料是錯誤的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被各種短視頻、文章鏈接、短信、微信轟炸,有數不清的信息主動或被動地找到我們。我們要學會甄別信息,判斷正確與錯誤。錯誤的信息就像壞掉的水果,在最開始就要被篩除。
第二種錯誤原料是無用的信息。在篩選完正確信息之后,還要將正確但無用的信息排除。它們就像是很酸或沒有味道的水果,雖然可以吃,但是影響果汁的品質。
我們常說的一個詞——學習,這是輸入的極佳渠道,但它其實可以拆分成學和習,也就是學和做。在學和做中間,有一條鴻溝,做到和做出成果之間,又有一條鴻溝。要想提升自己從學到習,再到高效地產出成果,那一定要不斷優化自己的“榨汁機”,讓自己的輸入系統越來越強。
起初,你可能會覺得你的“榨汁機”在信息輸入階段損耗較大,比如在聽課、看書、與卓越的人聊天和做事時,最初可能只能吸收20%~30%的有效信息。這就好比你買了10斤新鮮甜美的橙子,結果因為不會削皮,連皮帶肉削掉了8斤,最后只剩2斤果肉放入榨汁機,非常可惜。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訓練和提升,以提高信息輸入的效率,減少損耗,從而使大腦能更快地處理信息,更快地做出反應。
第二個能力是轉化和輸出。
在保證了輸入的效率后,能夠輸出多少新鮮的“果汁”,就涉及轉化率。把2斤果肉放入榨汁機,能榨出300毫升還是500毫升的果汁,取決于轉化率。
所以,在轉化層面,我們也要不斷升級和優化“榨汁機”。例如可以將“榨汁機”的零件進行升級換代,從簡易的“榨汁機”,一步一步升級為擁有更精良的零件與工藝的優質“榨汁機”。
我有一個令身邊的人都很羨慕的能力:輸出量比輸入量更大。比如,我聽完1小時的課程,可以立刻將課程的內容用更好的方式、更貼切的案例、更深入的剖析以及更便于落地的實操指導呈現出來,變成2小時的課程。這聽起來很難,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擁有優化自己“榨汁機”的意識,并且不斷地積累和練習,提高其運轉速度,將自己積累的知識形成底層邏輯并融會貫通,那么你也能做到。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直覺非常準,經常跳過思考過程直接判斷出正確結果。上學時他參加競賽是這樣,看電影時猜兇手是這樣,在工作中處理問題也是這樣。很多人認為他的這種能力很“玄”,但其實,他是將自己的“榨汁機”用到了極致。
我對直覺的定義是,它是一種基于學識和經驗而形成的判斷力。我的朋友只是大腦的運轉速度非常快,在潛意識里完成了轉化的過程,直接將結論呈現出來。
在這本書里,我希望可以用拆商為你打造一個超強“榨汁機”,從而讓你的大腦能更有效地輸入,更快速地轉化,更準確地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