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立陶宛人的優異表現
- 1698:瑞典帝國崛起
- 白蘭地與馬黛茶
- 4252字
- 2025-04-05 02:16:51
既然華沙已經在全國初步建立威信,自然要乘機征稅,擴建軍隊。在卡爾的鼓動下,拉齊耶夫斯基在瑟姆中又提出新的議案。
“我們是時候擴張軍隊了!偉大的揚·索別斯基在救援維也納的時候,聯邦的常備軍有四萬八千名士兵,其中僅翼騎兵就有四千人之多,算上哥薩克人,聯邦至少有六萬人在軍隊中服役。”
拉齊耶夫斯基令侍從向議員分發揚·索別斯基軍隊規模的副本,副本上記錄了當時各個旗隊人員的數量以及應付的軍餉。
“而現在呢?各位猜一猜,我們的軍隊還有多少人?”
“三萬人!”一個議員立刻回答道,“幾個月前,土耳其戰爭結束時,議會還討論過裁軍的問題,當時有三萬人,計劃在和平后裁到一萬兩千人。唉!可誰能想到,戰爭會一直打到今天呢?”
談起戰爭,這位議員又嘆了口氣。
“是兩萬五千人,拋去五千領薪水的哥薩克,波蘭和立陶宛的正規軍只有兩萬五千人!”
旁邊,一位胡子濃密,往兩邊翹的議員立即糾正道。
“你們都錯了,如今聽命于我們的王軍,只有一萬六千人。”
拉齊耶夫斯基又拿出份名單來,被眾人傳閱后,臺下立即響起一片竊竊私語聲。
“一萬六千人?其他人都哪去啦!”
“能剩下這么多人,已經是盧博米爾斯基元帥的功勞啦!要不是他在瑞典和薩克森交戰時,袖手旁觀,保全了王軍,今天的王軍恐怕已經被徹底打散。”
“現在我們必須要重建軍隊才行啊!”
見著話題引導逐漸有了成效,拉齊耶夫斯基乘機提出自己的設想。
“因此提議,將波蘭軍隊擴張到三萬六千人,立陶宛軍隊擴張到一萬兩千人,總共四萬八千人,加上一萬兩千名在冊哥薩克,總計維持六萬常備軍。這樣才能匹配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大國地位。”
聽見拉齊耶夫斯基的話,臺下一片唏噓。
“六萬人!主教大人是老糊涂了吧!聯邦哪有財力維持這么多常備軍!”
“從大洪水到如今,波蘭哪一年享受過和平,還維持這么多軍隊,是要榨干波蘭的財富嗎?”
“我看主教大人說的也對,反正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在養幾萬軍隊打仗,再多養幾年,又何妨呢?施塔赤塔和農民,都習慣啦!實在不行,我們可以繼續增加猶太人的人頭稅嘛......”
“對啊對啊,土耳其戰爭的時候,聯邦是只養了三萬軍隊,可是我們還需要為奧古斯特的一萬德意志雇傭兵付軍餉,其他的薩克森軍隊,軍餉雖然不由聯邦發放,可是吃住以及冬季的宿營補貼,照樣由聯邦負責。現在把養德國佬的錢,養我們自己的戰士,有什么不行的?”
在激烈的討論后,議員們一致認為拉齊耶夫斯基維持六萬常備軍的做法實在是太激進了,于是他就退讓半步。
“既然如此,那讓我們在戰時維持六萬軍隊如何?戰爭結束后,我們就可以將軍隊縮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波蘭維持一萬兩千人,立陶宛維持四千人,在冊哥薩克名額定為四千人,總計兩萬人。”
這樣子才正常。議員們這樣想。
經過投票和表決,新的法案是順利通過。當然,因為戰事迫在眉睫,擴軍法案寫的極為草率,漏洞頗多。
“就比如說,戰爭結束后我們會裁軍。可是無論是薩克森還是俄國,都沒有向聯邦宣戰,那怎么樣算戰爭結束呢?是將奧古斯特驅逐出波蘭領土,還是奧古斯特宣布退位?是將俄羅斯軍隊趕出波蘭領土,還是收復基輔?這全看殿下的想法。”
在瑟姆中開會一整天后,年事已高的拉齊耶夫斯基主教體力明顯有所不支,在教導雅各布·索別斯基時,他顯得有氣無力,又過了會,甚至打起瞌睡來。
然而,他說的每句話,都被雅各布的牢牢記在心中。打敗奧古斯特,只是他國王生涯的起點而已。
根據揚·索別斯基簽訂在1686年同俄國簽訂的《永久和平條約》,基輔被正是割讓給俄羅斯。可惜此時的瑟姆繼續上分,即使國王在條約上簽字,他們依然拒絕批準該條約。
這就意味著,按照波蘭的法律,基輔仍然是波蘭的一部分,只是被俄羅斯非法占據。
那么俄羅斯只要繼續非法占據波蘭領土,波蘭就沒有結束戰爭狀態,就可以同俄國繼續戰爭,直到正式收復基輔為止,當然,假如戰爭順利,可以進一步的收復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地區甚至斯摩棱斯克地區,最后簽訂個確認波蘭擴張成功的條約。
只要有瑞典和奧斯曼軍隊的協助,這個夢想并非遙不可及,而雅各布,將會超越他的父親揚,成為索別斯基王朝最偉大的君王.....
.........
至少是現在,雅各布的夢想仍然停留在腦海中。波蘭擴軍的第一步就受到阻力,那就是收不上稅。
在華沙西北的普沃茨克地區,瑞典司令部中,王室戰地司令,希羅尼姆·奧古斯丁·盧博米爾斯基蓋特曼氣的胡子都翹了起來。
“不像話,一點也不像話!”盧博米爾斯基將手背在后方,焦急的走來走去,“卡爾陛下,您是不知道,唉,我該從何說起呢?”
“你挑最簡單的說好了。”卡爾坐在椅子上,手上捧著本波蘭軍隊的花名冊。
“你們瑞典人可能無法想象,波蘭沒有國庫——以前是有的,但是從1681年開始,所有的稅收都由各省決定,匯到各省的金庫,再由各省的金庫,支付給軍隊。您想想,這是有多么的愚蠢?”
“我能理解你,”卡爾點了點頭,“瑟姆的法案毫無作用,因為他們決定不了稅收,只有各省的議會才能決定稅收,可是各省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盡量少征稅,將稅負留給他省去承擔。”
卡爾對波蘭立陶宛聯邦有些了解的。和刻板印象中不同的是,瑟姆議會其實也不算是那么低效,雖然有自由否決權,可這種特權并非經常運用,就算有人想用這種特權來阻礙波蘭征稅擴軍,在瑞典軍隊的包圍下,他們也不敢運用這一特權。
理論上,假如瑟姆能指揮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官僚體系,哪怕瑟姆低效一點,也能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問題在于波蘭沒有官僚體系這種東西,稅收不是靠軍隊親自去收,就是全憑地方自愿,由地方的議會組織征收。那當然就是收不上稅。
甚至因為沒有穩定的稅收系統,波蘭立陶宛聯邦都沒有辦法像西班牙或者法國那樣去借債。畢竟借債需要穩定的預期財政收入,或者可以抵押的鹽稅關稅等。
波蘭這些都沒有,遇到沒有軍餉的時候,只能以指揮官個人的名義,通過自身而不是國家的信譽向商人借債,渡過難關。
不過往好處說,像困擾西歐或者華夏的各種官僚系統弊病,波蘭立陶宛聯邦是一點也沒有.....因為它不配。
“陛下,這就是我只有一萬兩千名士兵的原因,各地稅款再不送來,就只能維持這么多人啦!各個旗隊的指揮官都想招募新兵,可是被我阻止了,現在增加人手,月底的時候發不起軍餉,肯定會鬧嘩變的。”
盧博米爾斯基表現的十分無奈,接著,他又繼續說道:
“不過,我有法子可以擴張軍隊,只是您不一定樂意.......”
“你先說是什么辦法,再說我樂不樂意。”卡爾說。
“您聽過利索夫斯基軍團嗎?他們是志愿參加三十年戰爭的波蘭人組成的軍隊,不需要付軍餉,只需要使他們不用守正規軍的紀律.......”
“你是說任由士兵搶劫?”卡爾若有所思。
“是的,他們是最好的輕騎兵,除了波蘭人外,還有哥薩克人和韃靼人組成,在擊敗冬王腓特烈的過程中,他們起到重要的作用。”盧博米爾斯基介紹道。
“我們在波蘭作戰,假如你要組建這樣一支軍隊,其他的權貴肯定會要瑟姆撤銷你的職位。”卡爾勸說道。
“是的,據說奧古斯特在波蘭不剩下多少軍隊,憑借陛下的才能,還有我們兩國的聯軍,擊敗他是輕而易舉。可將來攻入德意志,或者對付俄羅斯,這樣的軍隊該有多么重要!”
想到德累斯頓的財富,盧博米爾斯基的腦子里瞬間涌現許多想法。他不但不需要付軍餉,還可以想劫掠的士兵付費參軍。甚至可以令他們繳納戰利品的一部分......
“如果真有進軍薩克森和俄羅斯的那天,會用到這支軍隊的。”
卡爾應付道。
在盧博米爾斯基走出營帳后,卡爾嘆了口氣。
看來,波蘭是真的爛泥扶不上墻。沒辦法,能帶得起來就帶,帶不起來就不帶。
難道還真能將瑞典軍隊派到波蘭各省去一個個的強迫當地議會提高稅收?這樣那就真是拔苗助長。
不過,看完軍隊名冊后,卡爾發現是波蘭提供的軍隊也還是可觀的,在12000人中,包括了109個旗隊,至少有2000名翼騎兵和6000名其他種類的騎兵,余下的則是匈牙利、波蘭和德國的步兵,還有支裝備落后卻久經戰事考驗的炮兵部隊。
在卡爾手上,除去留守華沙、克拉科夫、布列斯特等地的瑞典部隊,還有9000名瑞典士兵,經過同薩克森軍隊硬碰硬的考驗。
在從華沙出發前,卡爾用從親奧古斯特權貴那里奪得的財富,加上索別斯基宮留下的奧古斯特私人珠寶,向瑞典士兵發放每人50提羅茲,以及兩罐啤酒與半罐葡萄酒。得到賞賜的瑞典人士氣高昂,作戰欲望正盛。
加上尼爾斯將軍從但澤那邊帶來的兩萬名瑞典-德意志混合部隊,卡爾可以說同奧古斯特的戰爭簡直勝券在握,根本不用考慮那么多,只是長遠上同俄國作戰的壓力,依然困擾著他。
“陛下,米哈烏·弗朗西斯·薩皮埃哈將軍正找您呢。”
一位矮個子的副官鉆進營帳,對卡爾說道。
“快請他進來。”
卡爾說,他也疑惑,為什么立陶宛人突然找上門來了?
“卡爾陛下,我的父親從維爾紐斯寄來了幾封信,除了我們幾個的家信外,還有給您的信。”
米哈烏的父親,自然就是立陶宛軍隊的司令,卡齊米日·揚·薩皮埃哈,他指揮著全部立陶宛軍隊,其地位就像盧博米爾斯基在波蘭軍隊中一樣。
米哈烏顯然沒有準備久留,他同卡爾簡要談了談軍隊的給養問題,還有一路上的軍紀問題,就離去了。卡爾這才拆開信,看看卡齊米日·揚·薩皮埃哈到底有什么可以寫給他的。
跳過開始公式化的問候,卡齊米日寫道:
“既然瑟姆已經通過擴軍法案,立陶宛將盡到最大的努力執行這一命令,我已經向所有官員和權貴發出命令,必須為此提供金錢或者人力。”
“我們原本就有4000名士兵,后來在馬格努斯·斯滕博格將軍的領導下,又訓練出100名瑞典式的模范軍。而按照華沙的要求,需要維持一萬兩千名士兵。”
“假如招募騎兵,怎么能在短時間內招募8000人呢?所以我決定,直接將模范軍擴張到8000人,由原先經過訓練的100人作為軍官,指揮新征募的魯塞尼亞農民和哥薩克。”
“我已經要求我的弟弟,擔任立陶宛財政部長的本迪尼克特·帕維爾·薩皮埃哈盡力征稅,來滿足模范軍的軍餉需求。所有不愿意繳納稅的權貴,我都將派遣軍隊懲罰他們,假如繼續抵抗,就沒收他們的莊園,摧毀他們的城堡。”
“我們只在軍備上遇到困難,雖然您之前給予我們一些火槍,可立陶宛軍隊依然缺乏火炮,我希望您能平價售賣些大炮,當然,若是您看在盟友的份上,贈送些大炮,我們感激不盡.....”
“在魯塞尼亞和立陶宛邊境,俄國人加強了防備,但沒有集結軍隊的跡象。我想,他們應該僅僅在烏克蘭投入軍隊。”
“.............”
卡爾收起信,叫來了派鉑伯爵。
“陛下,您又何吩咐?”
“讓斯德哥爾摩給立陶宛運4000支步槍和30門大炮!”
卡爾決定還是支援薩皮埃哈家族一下,渡過最開始的難關。只要薩皮埃哈真的能靠新軍和大炮,從權貴手中征到稅,將來少不了購買瑞典的武器。
現在免費的瑞典武器,正是最好的廣告。
卡爾慶幸道,當初的一招閑棋現在是起了作用。說不定在將來,立陶宛就發展出抵抗俄國的實力。
可到時候立陶宛和波蘭的關系又如何處理呢?
果然,波蘭的事情,是最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