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嬰的指尖觸到玉璽邊緣時,韓談正用銅匕割開趙高的喉管。血珠濺在齋宮東墻的《山海圖》上,應龍的眼睛被染成赤紅。三更的梆子聲穿透風雪,宮門外傳來甲胄碰撞的細響。
“衛(wèi)尉程開求見。“宦官尖利的通報聲里,子嬰忽然嗅到一絲異樣——青銅燈盞的火苗正在向東傾斜,那是密道暗門開啟的氣流。
程開率十二名郎官魚貫而入,鐵靴碾過青磚上未干的血跡。“稟大王,趙成府中搜出與楚賊往來帛書三十卷。“他呈上的木匣里,除了染血的簡牘,還有半塊刻著“項“字的楚式兵符。
子嬰摩挲著兵符紋路,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館見過的項燕墓出土文物。當他抬眸時,程開甲胄領口處一抹朱砂痕跡引起注意——那是秦軍高級將領點驗首級時的標記。
“把閻樂的人頭掛在橫門。“子嬰突然開口,“用趙高府中的蜀錦裹住。“
韓談手中的銅盆咣當墜地。按秦制,叛臣首級當裸懸示眾,蜀錦裹顱分明是厚葬規(guī)格。程開瞳孔微縮,瞬間領會深意:這是要誘使趙高余黨冒險奪顱。
子嬰望向窗外翻卷的雪霰,現(xiàn)代程序員的記憶與秦王感官仍在交融。他能清晰分辨出血腥味中混著的松脂香——那是趙高生前最愛的熏香。
五更時分,橫門城垛已積滿新雪。閻樂的頭顱裹著五層錦繡,在風中輕晃如鐘擺。暗巷里,三雙草履正無聲逼近。
“確是閻大人。“黑衣人甲盯著蜀錦上的蟠螭紋,“取首級時莫碰錦緞,趙相說過那料子浸過劇毒。“
當鉤索拋上城垛時,衛(wèi)尉府的強弩同時上弦。程開伏在譙樓暗處,看著三個黑影如壁虎般攀墻,突然想起兩日前子嬰的囑咐:“要活口,但不必囫圇。“
第一支鳴鏑射穿黑衣人乙的腳踝,第二支釘住黑衣人甲的袖袍。第三人見勢要逃,卻被城頭潑下的火油封住退路。程開踩著燃燒的雪水走近時,發(fā)現(xiàn)黑衣人甲袖中藏著楚地特有的竹管吹箭。
“咸陽獄新制的刑具,正缺試器之人。“程開劍鋒挑開刺客面巾,露出張布滿黥刑的臉——這是本該戍守漁陽的刑徒。
譙樓暗室內(nèi),子嬰聽著遠處慘叫,正用朱砂在帛書上勾畫。韓談發(fā)現(xiàn)那竟是張咸陽地下水道圖,某些節(jié)點標注著奇怪的符號(阿拉伯數(shù)字)。
“讓程開把刺客右手拇指送去少府。“子嬰突然吩咐,“要連著第三指節(jié)。“
當那截斷指呈到少府令面前時,老工匠渾身劇震——指節(jié)紋路竟與陽陵虎符的暗契完全吻合。子嬰要復刻的不僅是兵符,更是一個驚世騙局。
大朝會當晨,麒麟殿九階玉陛結(jié)滿霜花。奉常胡毋敬的賀表讀到“天降祥瑞“時,殿外突然傳來重物墜地聲。十八口樟木箱被郎官抬入,箱蓋開啟的瞬間,霉味沖散了龍涎香。
“這是三川郡守李由殉國前,從敖倉搶出的最后一倉粟。“子嬰指尖拂過板結(jié)的糧塊,“諸卿不妨嘗嘗。“
老世族們盯著粟塊上蠕動的蠹蟲,治粟內(nèi)史王綰已匍匐在地:“臣罪該萬死!去歲關中大旱,敖倉存糧本應......“
“本應足夠支應到今歲麥熟。“子嬰踱下玉階,革履踩碎了一只逃竄的米象,“然則修驪山陵抽丁五萬,鑿靈渠又調(diào)糧三十萬石。“他突然掀開第七口木箱,發(fā)黑的陳粟中赫然埋著具嬰孩骸骨。
宗正嬴傒的鳩杖突然斷裂:“此乃妖異!“
“這是南陽郡上月的餓殍。“子嬰舉起顱骨上殘留的麻布片,“諸卿可識得此物?“布片角繡著“將作少府“的印鑒——本該用于帝陵的裹尸錦,竟出現(xiàn)在饑民身上。
博士仆射周術突然撞向殿柱,鮮血染紅了《墾草篇》殘簡:“商君啊!老朽遲悟了四十年!“
廷議持續(xù)到申時,積雪壓折了宮墻外的青桐枝。當子嬰拋出“復行軍功授田“的詔令時,九卿的爭吵聲驚飛了棲在鴟吻上的寒鴉。
“我贏姓宗廟所在之地,豈容賤民染指!“嬴傒扯開紫袍,露出胸膛的玄鳥黥紋。這是襄公時代宗室長老的標記,在場老世族紛紛效仿,霎時間麒麟殿恍如百鳥朝鳳。
子嬰默然展開一卷泛黃的羊皮,那是驪山地宮出土的《商君書·更法篇》。當“宗室非有軍功不得屬籍“的朱批亮出時,老臣們仿佛看見孝公與商鞅的鬼魂立在殿角。
治粟內(nèi)史王綰突然咳出黑血,他袖中滑落的藥瓶上刻著楚式云紋。程開的劍鋒抵住其咽喉時,這個管了三十年糧倉的老臣喃喃道:“楚人許了我云夢澤畔三百頃......“
暮色吞沒咸陽時,子嬰獨坐蘭臺。案頭攤開著從趙高密室搜出的帛書,項燕五年前的筆跡赫然在目:“秦法苛而民怨沸,待其粟盡兵疲,楚當...“
韓談添燈時,發(fā)現(xiàn)秦王在竹簡上畫著奇怪的符號:46→72。他不知道,這是穿越者在計算歷史給予的修正時間。